天天看点

晋惠帝年幼时就表现的不聪明,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作者:历史战争

皇帝这个“令千古英雄共折腰”的宝座,许多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挤破脑袋都想坐这个位置,怎么会有痴呆儿当上皇帝呢?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加魔幻,西晋的第二位皇帝司马衷就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低智商皇帝。

晋惠帝年幼时就表现的不聪明,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他不是一般的智商不太高,比如许多皇帝都会有的某些糊涂操作,司马衷是真的先天低智商,不太明白事理。他的父亲就是晋武帝司马炎,在九岁的时候,司马衷就被立为太子。再长大一些,司马炎为儿子娶了宰相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作老婆,这个贾南风一家正是奸臣奸后祸国殃民的外戚代表。名分早定,有时候也是个麻烦。武帝当政的前十几年励精图治,自从平吴之后,就觉得天下晏安、高枕无忧,于是以前节俭明决的他变得有些奢侈,贪图享乐,任用奸臣,最关键的是有些老糊涂了。虽然他的威望很高,终其一生还是牢牢地把握住了政权,然而也埋下了之后十几年祸乱的根源。

怎么回事呢?太康末年,司马炎意识到要最终确定下任皇帝的人选,他也知道儿子司马衷脑子不好使,但毕竟是几十年的太子,“名不正言不顺”,废立太子还是需要谨慎考虑一番的,而且虽然儿子不聪明,但他很看好自己的孙子。

晋惠帝年幼时就表现的不聪明,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司马炎又趁机考验了一下自己的儿子,曾经把太子东宫官署的官员都召集在一起,然后拿出尚书部门的事情和奏表给儿子看,让他作决定。太子哪里对得出来,贾南风知道这是皇帝考验,一旦失败自己岂不是当不上皇后了,于是就命令左右替太子代对,左右文士的奏对引用了很多古书古事。给事张泓是个明白人,谏言说:“太子不爱学习,没看过啥书,这是陛下深知的。如今还是把事情断明白比较好,千万不可多引用古书。”贾妃听从了,奏章上给皇帝,司马炎一看心中大喜,看来自己的儿子只是读书不好,但还是明白事理的,于是太子的位置就还是坐稳了。

晋惠帝年幼时就表现的不聪明,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于是司马炎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儿子乃至自己的孙子谋划。儿子这一辈应该是没啥问题,孙子呢?皇孙不是太子妃贾氏亲生的,这就有些麻烦了,万一我百年之后,傻儿子被皇后操纵,我的嫡皇孙被贾妃废除了,那可就大事不妙了。和心腹商量很久,还是很难决定,最终采用了谋士王佑的计谋,还是要先防备外戚,确保儿子先顺利继位。就让太子同母的弟弟秦王司马柬都督关中,楚王、淮南王分别镇守京畿要害,藩王拱卫王室。为了害怕自己的老婆皇后杨氏家族,任命王佑统领禁军。

想法很好,但结果不如人意。病重之时,当年佐命自己的元勋大臣都已谢世,群臣不知所从,想了想只有杨后的至亲杨骏名义上最堪辅佐。司马炎稍微好转一点,下诏让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想让朝中有名望比较年轻的几个臣子辅佐,杨骏都秘而不宣。司马炎很快又意识模糊了,杨后于是便立刻矫诏让杨骏辅政。过了一会,司马炎又回光返照了,问汝南王来了没有,这是要见一面然后托付后事的意思。左右都说没来,司马炎终于支撑不下去了,未来得及做最后的决断就去世了。

晋惠帝年幼时就表现的不聪明,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果然,这就埋下了后世祸乱根源。杨后不是司马衷的生母,自然还是只想着自己杨家的事,想摆弄新任皇帝。司马衷新立,让贾妃当上了皇后,野心勃勃的皇后和家人贾谧等人就和太后杨家有了激烈的冲突,朝中又没有司马家的大臣可以稳定局势。太后和皇后的争斗就逐渐白热化了。

贾后心狠,最终多次借助皇帝的名义取得了胜利,把杨骏杀了还不算,一般也就最多冷落太后,谁知这贾南风竟然如此毒辣,废除了太后的名位,过了不久,竟悍然杀害了太后。可惜,她没想到,得意了几年的她最终因为到处矫诏擅杀大臣,杀害司马家的许多藩王郡王,引起了许多不满,最终赵王司马伦等发动兵变,进京控制了局势,把贾家都给清扫了,贾南风终于被杀了。

晋惠帝年幼时就表现的不聪明,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不过赵王司马伦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进京不久先是为相国,后来干脆就自立为帝。又引起了其他藩王的不满,司马炎去世时分封许多藩王的恶果终于表现出来了,“八王之乱”开始了。各路诸侯王互相攻伐,京都洛阳杀得个几进几出,又挟持皇帝北征,把战火绵延到了长安,期间司马颖、司马颙等乃至其部将都曾挟持皇帝,最终东海王司马越暂时平定了战火,奉迎皇帝回洛阳不久,司马衷就驾崩去世了。或认为司马越毒死了司马衷。

可以说,司马衷在这期间过的也是很悲惨。身为九五之尊,被自己的母后、皇后玩弄在股掌之间,又被各路诸侯王操纵挟持,动不动就被废立,自己的儿子孙子也一个个死于非命,连自己都颠沛流离饱经战火,曾经“面中三矢”,差点连命都没了,委屈到最后还是被毒死。作为皇帝,司马衷可谓悲惨,最可悲的是他还是个痴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