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名人陈群——为官员的楷模做人的榜样

作者:山藤泓
三国名人陈群——为官员的楷模做人的榜样

说陈群可能不熟悉,但说九品中正制就都知道,这个制度就是陈群首创的,说是名人绝对没错。况且陈群老婆是荀氏,荀彧的女儿,荀彧的名字响彻三国。查了陈群这个人,发现这个人物不光才能了得,人品更是值得称赞。

三国名人陈群——为官员的楷模做人的榜样

陈群开始的时候给刘备当部下,看问题有远见,曾经劝过刘备:“兴平元年(194年),刘备时为豫州刺史,以陈群为别驾。其时陶谦病死,徐州以举州迎刘备继领,刘备正欲前往,陈群便跟刘备说:袁术的力量还很强大,如果现在就东取徐州,一定会与袁术发生争斗。要是吕布乘机袭击我军的后方,那时即使将军得了徐州,事情也一定不会有圆满的结局。刘备不听,还是东去徐州,与袁术争战。结果吕布果然兵袭下邳,又遣兵往助袁术,最终大破刘备军,刘备这时候才悔恨当初没听陈群的劝告。”这样的人才失之交臂,对刘备是损失,对陈群却不一定,陈群后来辅助曹操,更能比较出谁更具有雄才大略,陈群跟对了人,后来的发展更是刘备所不能给予的。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位列三公,托孤重臣,封侯,儿孙也表现不错,做武将当官的很多。

三国名人陈群——为官员的楷模做人的榜样

陈群的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能投明主,还有识人之明:“当时有人向曹操引荐乐安人王模、下邳人周逵,曹操均召而用之。陈群向曹操力言不可,并以为王模、周逵二人德秽行劣,最终必然坏事,曹操不听。结果王周二人果然犯事受诛,曹操方信陈群之言,并向陈群承认错失。陈群便推荐广陵人陈矫、丹阳人戴干,曹操皆加以任用。后来东吴为叛,戴干因忠义死于变难;陈矫则成为一位名臣,是以举世均认同陈群知人之明。”可见陈群,不亏是官员后代,饱学之士,还有实践能力的人。

三国名人陈群——为官员的楷模做人的榜样

陈群的为人,值得说说,在朝中对人无适无莫(语出《论语 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指对于人事没有厚薄之分,贵雅而执名杖义,不会为媚人而违背道德。在这个官本位的社会里做到这样太难能可贵了,为了升职勾心斗角互黑,为了讨好领导打击别人成为常态化的环境中,有一个人能不会媚人而违背道德就是稀世珍宝,这样的品质具有现实推广意义。

三国名人陈群——为官员的楷模做人的榜样

陈群不揽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讽谋反时,黄门侍郎刘廙之弟刘伟被魏讽诱同,如今按罪连坐,刘廙亦当诛。陈群便向曹操进言,曹操亦道:"刘廙是名臣,我的本意也想要赦免他。"于是只是调任他的官职而已。刘廙因而深感陈群之德,陈群却认为:"议论如何量刑乃是为了国家,并非为了私人,况且赦免你的决定本是出自英明之主,我又怎么能知道呢?"陈群心胸博大,从不骄矜自傲,始终都是如此。”“他前后数次,密陈朝廷得失,每次上奏都封隐其事,辄毁草拟文件,时人及其子弟均不能知其所奏。有人讥议陈群居位拱默。正始年间诏撰群臣上书,以为名臣奏议,朝士乃见陈群谏事,皆甚叹息。”拿公权揽私人势力自古就是常态,作为臣子不起异心,不突出自己,不蓄立个人势力,体现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份,各司其职,君要像君臣要像臣,不能做无序的竞争,是何其珍贵。如果各树羽翼,在一个集体里搞小圈子,争蝇头小利蜗角虚名而引起纷争,变成恶斗,十分恶心人,做人何等得不肖,使人生何其的无聊。陈群多么的独立,不屑于标榜自己,别人误解也不在意,坦荡荡一君子。

三国名人陈群——为官员的楷模做人的榜样

为减少战争,尝试采用谈判的方式统一中国,陈群也作过努力:“黄初四年(223年),陈群与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分别致书与蜀相诸葛亮,向其陈说天命人事,希望蜀汉能举国称藩,但徒劳无功。”三国时期战乱对国家损害很大,人口锐减,给五胡乱中华做了铺陈,没有三国时期的混乱和国事衰微,周边哪个少数民族政权有能力如此侵占中原,屠杀汉人。如果通过谈判可以化解意识形态分歧,不必战争解决,给国家留点力量以免外族入侵多好。

三国名人陈群——为官员的楷模做人的榜样

为防范对立造成小圈子,也防范一团和气混日子,当陈群为司空,录尚书事时向曹叡建议如下:“当臣子的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是非混淆,互相包庇,乃是国家的大患。如果大臣们彼此不和睦,就会产生对立的派别;如果有对立的派别,对文武官员的好坏评价就会失去标准和根据;如果评价好坏没有根本标准和客观根据,就会良莠不分,真假难辨。对这种现象,陛下不能不深加防备,及时采取措施,以断绝后患。”陈群为人处世符合君子群而不党,也为杜绝产生各个集团,而产生党同伐异,混淆是非,以集团利益最大化就失去了公正。这是管理层常出现的问题,不是别人打败了自己,而是内耗消耗了自己。

三国名人陈群——为官员的楷模做人的榜样

为政为民减负,规劝当权者在得意忘形时随意挥霍,享受国家本来就负担不起的消费,害得老百姓困苦,国家陷入混乱,也不利于当权者自己的利益:陈群劝曹叡:"从前汉高祖刘邦只和项羽争夺天下,项羽灭亡后,宫室都被大火烧毁了,因此萧何才修建了武库和谷仓,这些都是急切需要的设施,可汉高祖看到这些建筑造得很壮丽,仍然气冲冲地责备萧何不该把它们造得过分豪华。如今吴、蜀尚未平定,实在不应该大兴土木。人想要做件事或者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没有找不到借口和辩解之词的。何况您是天子,没有谁敢违抗您的旨意。如果以前您打算拆毁武库,就可以说不能不拆毁它;如果以后您打算再修复它,又可以说不能不修复它。如果您一定要做的事,固然陛下打算不会屈从于臣下的言辞,但是如果您能断然回心转意,也并非是臣下的力量所能达到的。当初汉明帝想修筑德阳殿,钟离意极力劝阻,汉明帝就听从了他的意见,可后来还是动工修建了,宫殿建成后,汉明帝对大臣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要是钟离尚书还在,这座德阳殿也盖不成了。'所以说,当帝王的怎么会惧怕一个臣子,其实都是为了老百姓啊。现在臣下不能让陛下留意倾听我的意见,比起钟离意来,我可差得太远了!""曹睿于是有所减省。”

三国名人陈群——为官员的楷模做人的榜样

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有个让人可以作为表率的人物,是多么珍贵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