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前后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资敌”德国,仅6个周法国就投降

作者:春草无忧

二战爆发初期,德国几乎以一己之力横扫了大半个欧洲,直到今天不少人也对此感到不解……

二战期间的竟然如同一台似乎永远也不会停下来的战争机器,领土和资源都有限的德国,究竟是如何将苏联和英国以外的欧洲国家击败的?

那是因为德国有着强大的装甲部队,如果德军没有纵横无敌的装甲部队,仍疯狂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话,那将无异于自寻死路。

而这种强大装甲部队战术来源于一本书《未来的陆军》,讲述如何与机械化部队进行机动作战,德军据此建立了庞大的装甲军团。闪电战突袭波兰,35天结束战斗,1天(准备的说是4个小时)攻克丹麦,又仅仅用了6个星期就打败了法国。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后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法国军事学院学习的戴高乐上尉就曾创造性地预见:“下一次战争将是坦克战。”他在1932年发表的《职业军队》和《未来的陆军》两本书中,又明确地提出了精良的装甲部队将是未来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最主要突击力量。

虽然戴高乐这两本书,当时的社会给予的评价很高,认为《职业军队》可以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相媲美,然而法国的思维僵化,清高的统帅部对戴高乐上尉的预判,依然理所当然的不予理睬。

而不甘于失败的人,却往往最敢于尝试。经历过一战失败的德国将军们就非常重视。德国装甲兵总监兼任陆军参谋长的古德里安等根据《职业军队》一书提出的见解,创建了三个师的坦克部队。

当其他国家还在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战术当做宝贝时,1939年9月1日,德国开始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5月,德国同样运用集群坦克闪击法国,法国只支持一个半月就投降了。

为此,法国人痛心疾首地说:“德国人赢得了胜利,只花了十五个法郎(戴高乐《职业军队》一书的售价)。”

十五法郎显然决定不了战争的胜负,法国人输在了法国统帅部的短见之上。

法国统帅部的统帅们当时没有意识到戴高乐的价值,他们固执地认为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足以把战争阻止在国境之外。

然而现实给了法国人一记严重的耳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