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鹤镇白蛇庙的旧貌今生

作者:浙江新闻台州

2018-07-24 11:37 | 天台白鹤镇

白鹤镇白蛇庙的旧貌今生

民间信仰历史悠久,是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弘扬"和合"文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共存。

地理位置

白蛇庙位于白鹤镇小田楼村下50米地方,距离老县城10公里左右,由老104国道入村约200米,地处平原,交通便利。白蛇庙2017年被批准为“浙江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白鹤镇白蛇庙的旧貌今生

历史考证

白蛇庙(又称白蛇殿)建于清雍正与乾隆期间,建庙距今约有280多年,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沧桑,准确时间没有记载。因故变迁、多次修缮,大跃进破四旧间而殿宇毁于一旦。庙中砖瓦用于修建村小学,至公元1993年,经村善男信女募捐资金、材料及助工,庙宇终于重建。后经二次扩建。殿宇恢复历史原貌。由于历史原因,白蛇殿建成时间和命名没有准确记载,查“天台褚氏宗谱”在乾隆十年六修谱时(1745年)记载,静安公下祀产有……“一民田一亩一丘,坐白蛇殿麦租四升五,谷租一石五斗官”“水孔一口,座白蛇殿前计税一分”。子孙置祀田作为祭祀费用,属于当时族里普遍做法。说明1745年前就有“白蛇殿”,修谱时距今273年。推算建白蛇殿时约有280年历史。至于殿庙为什么叫“白蛇庙”有一说法是“祖先请相士看村里风水,”村里造屋地形西高东低,相士看后因村东有一似蛇形水沟绕村大半圈至村下塘,沟里水清白净,说为了要保村里风水,在圈内沟旁建了庙宇才能保住水口,后祖先就把庙宇称“白蛇殿”。后传下来有“白蛇殿前”、“白蛇殿塘”的称呼,留传至今。

白鹤镇白蛇庙的旧貌今生

白蛇庙旧貌

至解放初,白蛇庙已有大殿三间,两厢抱屋各三间,并有建有大门一处。占地面积约约200平方米左右。内供有明皇夫妇,土地公、土地婆,财神爷夫妇等神像,阴间判官、捕师神像立在左右。平时村民外出、问讨凶、吉,都要来殿里烧香拜佛,请“明皇棣”保佑管顾。据老年人传下来殿里所供佛像是明朝朱棣皇帝,因为在明朝朱棣皇帝管理国家中有“永乐盛世”繁荣景象,对元朝异族政治制度不满,成为祖先偶像。也是祖先对社会复兴怀念所供奉的原因。庙中神像也引来邻近村善男信女为求家庭平安、社会安定、祷福和礼拜,每逢农历十二月十一老爷寿日,善男信女献上等祭品,并请做道场,以至庆典。祭典结束并散祭物品。场景热闹非凡,为村民幸福,社会安定中起到一定作用。

白鹤镇白蛇庙的旧貌今生

白蛇庙今生

白蛇殿在大跃进时期被拆除后,至1972年后村民将神明奉于第三生产队的集体屋内东间,至1983年三队集体屋转买后又迁至大队集体屋内。这期间有信仰善男信女村民还是经常去礼拜,至1993年,根据村民要求,自己筹集资金和材料出工助力重建白蛇殿大殿一间。2009年,村民善男信女认为殿宇较小,满足不了民间信仰活动要求,一致要求扩充殿宇为原先规模,经村民助力改造,大殿扩为三间和两厢抱屋,并重塑佛像。2018年因当时先用材料和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大殿漏雨,今更换了屋顶材料木檩、衍条,瓦片等,并在屋面做了防漏材料,更换了已损大殿柱。使古庙焕发新生。

白鹤镇白蛇庙的旧貌今生

规范管理

白蛇庙内摆放着整齐的消防器材,宣传窗口张贴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每月有专人会上门检查服务,由村老人协会负责管理场所,规范消防管理。未来,管理人员将继续秉持“和合”理念,不断推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使民间信仰场所真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合"文化的福地。引导民间信仰场所与社会其他方面和谐共存、团结共进,实现了社会和谐、文化融合的新格局。

白鹤镇白蛇庙的旧貌今生

(原标题:《【一庙一故事】白鹤镇白蛇庙》 编辑:许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