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国治沙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沙漠可以变成森林吗?能变成粮仓吗?

作者:地理有意思

近些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不但在科技、制造、基建等方面有很大的建树,甚至在生态治理方面也取得了多方面成效,尤其是围绕西北沙漠地区的生态治理,不但大面积阻止了沙化土地的前进路径,更是为全球旱区生态治理树立了形象标杆。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那些为阻挡沙漠而付出辛勤汗水的治沙人,没有他们的汗流浃背、身体缺水等,就不会有毛乌素、库布齐等地区的增绿现象,更不会有今天北方沙尘暴减少的画面。

我国治沙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沙漠可以变成森林吗?能变成粮仓吗?

然而,在我们感叹沙漠治理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网络上却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夸张言论,比如沙漠变森林、沙漠变粮仓等,甚至有人期待着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未来有一天能够变成开满鲜花的大草原,以此改变整个西北的气候,促使西北地区的人口、经济再再上一个台阶。不得不说,这样的言论出发点是好的,毕竟我国西部广袤的面积,承载的人口数量确实不算多,而东部地区却因为人口太过密集,面临着缺水、污染等严峻危机,但这些言论在发表时,却严重违背了科学依据。

我国治沙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沙漠可以变成森林吗?能变成粮仓吗?

下面,我们就围绕沙漠治理的夸张言论来详细聊一聊,首先聊一聊沙漠能否变成森林,根据现有的治沙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已经累计完成治沙防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总投资超过2000个亿,单纯从数据上来看,似乎沙漠变成森林只是投资和时间的问题,但其实大部分人都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所有的沙漠治理成果,永远都是以固沙、防沙为目的,而绝不可能是为了让沙漠整体变成绿洲,更不可能是为了让沙漠变成参天森林,因为沙漠整体变绿洲只不过是一个童话罢了,至少目前来看,还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非常简单的缺水问题。

我国治沙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沙漠可以变成森林吗?能变成粮仓吗?

我们在学习初中地理时,就有学到过,治理沙漠不能单纯依靠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本身就相当于是抽水机,盲目在沙漠植树,不但不可能成活,反而会损耗有限的沙漠地下水,破坏沙漠现有的生态系统。这里可以举一个很经典的案例--草方格,1956年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被流沙侵扰,我国利用草方格来设置了沙障,并在方格内种植灌木,以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后来因为这种方法比较高效、便捷,逐渐推广到了整个治沙前线,草方格也由此变成了外国人口中的“中国魔方”。但大部分人只知道有草方格这种方法,却根本不知道草方格具体所能发挥的作用,简单讲草方格的原理就是先将流沙固定住,使流沙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层生物土壤结皮,然后在土壤结皮上种植耐旱灌木。

我国治沙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沙漠可以变成森林吗?能变成粮仓吗?

然而利用草方格固定的沙漠生态系统,植物生长承载能力非常有限,最多只能发育到杂灌草本的状态,再进一步就会进入死亡与萌发之间无限循环,因为当沙漠的灌木越来越多时,就会因缺水而超过这片地区的承载能力,出现大量死亡、遗留种子随风飘散的现象,而一场降雨后又会重新萌发、生长,这样的循环过程大概五六年就会完成一次,且在降水环境不好的年份,这些灌木丛甚至还要人工砍掉一部分,以控制灌木的循环年限,所以沙漠整体变绿洲真的只是童而已话。

我国治沙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沙漠可以变成森林吗?能变成粮仓吗?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列举毛乌素、库布齐的治理案例,不可否认这两个地区的治理成果确实非常明显,且除了栽种沙蒿等耐旱树种外,还种植了樟子松、刺松、红松等针叶树种,但实际上这两个地区与传统意义上的沙漠有很大区别,将其称之为沙化土地更为合适,因为这里曾经是水草丰美的草原地貌,自然降雨量可以满足植被生长的基本需求,后来是由于过渡开垦、放牧,才逐渐沙化为不毛之地,所以不能将两者的治理成果直接运用到,传统沙漠的治理之上,且退一步来讲,当前这两个沙地的治理重点也是围绕着止沙返绿,距离变成参天森林还很遥远,所以真的不要幻想着人类可以消灭沙漠,更不要幻想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能变成水草丰美的大草原

我国治沙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沙漠可以变成森林吗?能变成粮仓吗?

然后再说说沙漠变粮仓,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沙漠种植甘草的言论,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只能说在沙漠边缘小规模种植确实可以,而想要全沙漠推广绝对没有可能,原因除了上面所说的缺水问题以外,还与沙漠所能提供的营养有关。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大都离不开氮、磷、钾等元素,但沙漠地区的营养元素极度贫乏,因为沙漠的营养元素来源非常单一,以磷元素为例,基本只能靠降尘输入,一旦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整个系统内的磷元素将快速流失而得不到有效补充,所以这就相当于是在消耗沙漠最后的生命底线,与我们治理沙漠的出发点完全相悖。

我国治沙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沙漠可以变成森林吗?能变成粮仓吗?

当然了,本篇文章不是在否定我国的治沙成果,只是单纯地在解释沙漠变森林、沙漠变粮仓的言论有些夸张,实际上种种迹象都表明,我国在西北的增绿行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增绿、反绿现象,与沙漠变森林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因此而过分地解读。

对此各位看官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