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拉贝:曾冒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立即响应拉贝心中的中国很美一己之身庇护25万人中国不会忘记拉贝

作者:正一品历史
“我在这里所见过的防空洞,没有一个是很安全的。但它们看上去全都是防空洞,而这就足够了。”——《拉贝日记》

1937年12月,中国南京沦陷,一群手持武器的魔鬼闯入南京,在这座城市展开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

传教士约翰·马吉见证了真正的人间炼狱,很多场景甚至比欧洲黑死病肆虐的时候还要惨烈。马吉利用手中的相机和胶片,记录下了最真实的南京大屠杀。

据悉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共制造了28起集体屠杀,858起零散屠杀,可计算死亡人数高达30多万。在如此艰难的境地,有不少驻留在中国南京的国际友人冒死站了出来。除开篇提到的约翰·马吉以外,还有一个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他曾庇护了众多身处南京的普通民众。

拉贝:曾冒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立即响应拉贝心中的中国很美一己之身庇护25万人中国不会忘记拉贝

传教士约翰·马吉

拉贝是1882年生人,由于他的父亲是船长,从小就给他讲述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丰富多彩。也是因为父亲的存在,拉贝逐渐产生了一个模糊的想法。

他想要到父亲口中那个奇妙的中国去看一看。1896年,拉贝的父亲不幸病逝,为了支撑家庭,拉贝不得不选择中断学业,到一家出口商行当伙计。

后来拉贝又前往非洲东南部的莫桑比克,在一家英国公司工作了好几年。等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拉贝从德国汉堡出发,辗转了好几天到达中国北京。

拉贝看到中国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国家,他在工作之余想办法收集了大量有关于北京的照片和绘画,并且记录了自己在北京的所见所知。

拉贝:曾冒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立即响应拉贝心中的中国很美一己之身庇护25万人中国不会忘记拉贝

约翰·拉贝

当然了,那时候中国也有不少昏暗陈腐的地方,因为民智未开,国内群众的生活差距非常大,但是这些都没有影响到拉贝对中国的喜爱。

1931年11月,拉贝被任命为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诸多暴行,他决定记录下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知,就这样,《拉贝日记》出现了。

等到1934年的时候,拉贝主动在自己位于南京的住处附近建造了一所德国学校,一来可以教书,二来可以当庇护难民的场所。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开始疯狂袭击南京,拉贝当时所居住的地方在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号,成了南京安全区收容难民的25个国际安全区之一。

拉贝:曾冒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立即响应拉贝心中的中国很美一己之身庇护25万人中国不会忘记拉贝

拉贝故居

当时日军的轰炸机一直不间断地在空中盘旋,向南京城内投下炸弹。拉贝为了保护中国百姓,他在自己家修建了防空洞,并拉起了一面巨大的万字旗,以此来避免日军的轰炸。

后来随着战事的不断恶化,很多人为了离开南京,不惜一切代价地购买船票,拉贝作为一个德国人,本可以选择和这些人一样,购买船票离开中国,但他没有这样做。

留下来的拉贝和其他选择“帮助善待自己的东道国”的国际友人成立了一个国际委员会,他们利用手中的物资建立了安全区,用来保护当地的平民。

由于拉贝的身份特殊,所以他被推选为了委员会主席。通过他们的努力,安全区被安置妥当,在拉贝等人的计划中,所设立的难民收容所可以接收20万难民。

拉贝:曾冒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立即响应拉贝心中的中国很美一己之身庇护25万人中国不会忘记拉贝

《拉贝日记》剧照

此后没多久,国际委员会的成员陆陆续续离开中国,很多人都劝说拉贝离开,但是拉贝坚定地表示:

“我已决定留在南京主持国际委员会工作,以建立中立区保护20多万平民。”

为了让日本认可安全区的存在,拉贝想出了很多办法,他去请求日本政府、德国政府,但都没有得到让人满意的答复。

不过好在拉贝给希特勒写信的行为被日本当局注意到,为了避免两国产生龃龉,日本当局不情不愿地给拉贝开了一道口子,也是因为如此,拉贝才得以成功庇护住20多万中国平民。

南京沦陷后,地狱降临。那漫长的四十多天是中国永远的伤痕,同时也是拉贝最自责和难过的日子。他每天都会被难民请出去救人,而每一次外出,都冒着生命危险。

拉贝曾亲眼见到遍地的尸体,也曾听到撕心裂肺的哭吼。得知那些自己好不容易救下的中国士兵被日军全部拉出去枪毙的消息后,他感到了无力、愤怒和不甘。

拉贝:曾冒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立即响应拉贝心中的中国很美一己之身庇护25万人中国不会忘记拉贝

拉贝剧照

相比于外面的世界,安全区要相对平静一些,但仍然有很多日军强行闯入,到处蹂躏姑娘和妇女,拉贝始终都记得,为了救下一个正在被侵犯的中国姑娘。他拿出纳粹的袖标,大声喊着自己所能想到的词汇,直到吓走那个手中提着步枪的日本士兵,当他的手垂下的时候,额上一滴冷汗缓缓落下。

诸如此类的事情,拉贝还遇到过很多很多。为了尽可能记录下这些案件,拉贝在不断对外写信控诉的同时,也会留下备份收集在自己的日记中。

通过他的日记,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那时候的南京到底有多么恐怖。1938年新年,拉贝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的礼物。

拉贝:曾冒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立即响应拉贝心中的中国很美一己之身庇护25万人中国不会忘记拉贝

在这个中国传统节日里,中国难民在院子里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拉贝三鞠躬,然后将一块长3米、宽2米的红绸布送给了拉贝。

上面写满了“济难扶危,佛心侠骨……”等字样,有人将绸布上的话翻译给了拉贝:“你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然而在这之后没多久,拉贝就被强行召离了中国。

不过对于他曾经做过的一切,中国一直非常感激,当时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对拉贝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国民政府还授予拉贝三色彩玉勋章,编号98。

对于拉贝而言,这段在南京的痛苦经历让他永生难忘,晚年的他拉贝回忆起自己在南京的这段经历时,仍会非常难过自己没能救下更多的中国人。

拉贝:曾冒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立即响应拉贝心中的中国很美一己之身庇护25万人中国不会忘记拉贝

被轰炸后的南京一角

后来战争结束,拉贝又因为纳粹的身份而受到排挤,一家人生活非常拮据,甚至有一段时间里,拉贝和家人到了濒临饿死的地步。消息传到中国之后,南京市民自发募捐了1亿元。

由国民政府按市价2000美元转汇至德国援助拉贝,并且在这之后,拉贝总是能时不时收到南京市民寄给他的衣服等物资,靠着这些物资,拉贝晚年的生活也算得到了保障。

1950年1月5日中午,拉贝因为突然中风而倒下,短短几个小时之后,拉贝去世了。在去世之前,他将曾经写下的日记等资料均交给孙子保管,并希望有朝一日这些资料可以公诸于众。

60多年后,经过多方努力,《拉贝日记》终于公布于世,这部侵染着看不见的鲜血的“巨作”,一点点揭开了那段日本当局拼命否认的历史。

拉贝:曾冒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立即响应拉贝心中的中国很美一己之身庇护25万人中国不会忘记拉贝

拉贝日记宣传图

拉贝虽然身死,但他以及他的家人和中国之间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时候,一位叫托马斯·拉贝的德国医生向中国驻德大使寄了一封求援信。

他以个人名义请求中国可以提供药物援助,挽救自己的家人和患者。消息传来后,工信部迅速联系了浙江的一家医药企业。

这家药企在得知这批药物是给拉贝后人的以后,果断决定免费赠药,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托马斯·拉贝需要的物资用专机亲自送了过去。

曾经拉贝庇护中国25万百姓,如今拉贝后人遭遇困难,我们也必当全力相助。最后我们不妨再来补充一点关于拉贝的内容。

拉贝:曾冒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立即响应拉贝心中的中国很美一己之身庇护25万人中国不会忘记拉贝

托马斯·拉贝

事实上拉贝去世后,他的墓地因为后人无法承担昂贵的管理费用,逐渐变成了一座荒坟。不过他的墓碑一直被妥善保存着,并且在1997年的时候被迁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而他的墓地也因为南京政府的出资而焕然一新。

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亲自设计了拉贝的墓地,如今有很多人都会特地抽时间去拉贝墓地凭吊拉贝,在他的墓地上,总是有大片大片的鲜花环绕,而他所喜爱着的帮助过的中国,也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

拉贝:曾冒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立即响应拉贝心中的中国很美一己之身庇护25万人中国不会忘记拉贝

拉贝墓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