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作者:白马时光图书

白马时光

孩子的科学启蒙从何时开始最好?

对此,身价450亿的富豪奶爸扎克伯格有自己的做法。

他在女儿还没满月时,就给女儿读量子力学绘本,浇灌女儿的好奇心。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他还邀请悉尼大学任教的著名物理学家Chris Ferrie(克里斯·费里)博士担任女儿的科学启蒙老师,后者甚至专门为小朋友设计了系列科普短片《扎克伯格给女儿的科学启蒙课》。

扎克伯格非常推崇给孩子培养科学兴趣,在他看来,世界上很多东西都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需要去探索和学习才能明白。

是啊,科学启蒙从来不怕早,选择合适的科普读物,早早开启科学启蒙,既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能帮助孩子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收益终身的思考习惯。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本在欧美人气颇高的科普读物:《如何获得诺贝尔奖》,这本书在

欧美家庭几乎人手一本,以讲故事的独特方式,将各类知识深入浅出介绍给孩子,是父母在给孩子进行科普启蒙时的首选。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聚集专家权威,超强主创保证内容质量

给孩子看的科普读物,

最重要的就是内容的真实、权威性,作者要足够专业,才可以保证内容精准,不会误导小读者。

作为风靡欧洲、被多位中外科学家一致推荐的科学启蒙读物,《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由诺贝尔获奖者巴里·马歇尔亲自执笔,为书籍内容的准确性、专业性保驾护航。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巴里•马歇尔,2005年与罗宾•沃伦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胃溃疡可由病菌导致,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为了推进研究进度,巴里在自己身上试验,验证了他们的理论。

这个充满冒险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将他的渊博学识和科学思维全部融入到《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之中,以科学家的视角讲述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生动解析一个个科学知识点,让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

文字是抽象的,高质量的插画则可以让抽象的内容“活起来”,当读到的内容有了具体且好玩的画面,孩子也更愿意接受、并且容易记住所读的内容。

《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的插画由

澳大利亚漫画传奇人物伯纳德•卡莱奥主笔,画风简明传神,对整本书的内容表达起到了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比如书中塑造的爱因斯坦形象,亲切可爱,深受孩子们喜爱,这样的科学家形象,就像一位顽皮博学的老朋友,瞬间就能拉近小朋友与科学研究的心理距离。

让孩子感到有趣、亲切的插画可以增进儿童阅读兴趣,也能更具体地展现出各个知识点,让孩子更加轻松地理解书中介绍的科学知识。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拒绝传统说教,奇幻之旅引发阅读兴趣

干巴巴的科普说教,谁都不会喜欢,但充满未知、穿越时空的冒险之旅,几乎没有孩子会拒绝。

《如何获得诺贝尔奖》就颠覆了传统刻板说教的模式,作者巴里化身“最佳导游”,与小女孩玛丽一起,带着小读者经历11场奇妙的时空之旅,拜访11位诺贝尔得主,向他们提出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在旅途中收集不同的科学知识。

翻开书,小读者的奇幻之旅从一次神秘的私人集会开始……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马可尼、屠呦呦、爱因斯坦等十几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科学家齐聚一堂,他们中有的人已经过世、有的人得奖时此刻正与他争论的人甚至还未出生,可所有这些客观因素都崩阻碍他们顺畅交流。

这样的奇幻场景,就是本书主人公,小女孩玛丽在拜访巴里·马歇尔教授时无意间发现的。

为了让玛丽帮他们保守这个跨时空集会的秘密,大科学家们给了小女孩一个特权:由巴里陪伴,玛丽可以去十一个人所在的年代拜访他们,提出她的问题。

玛丽充满惊喜的酷炫科普之旅,正式开启了。

旅行第一站,玛丽和巴里来到1905年的瑞士,在狭小拥挤的办公室中,他们见到了年轻时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在这里,小读者将和玛丽一起,通过爱因斯坦“本人”的讲解,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的概念。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爱因斯坦笑了:“你知道吗?移动速度越快,时间速度越慢。你说你几岁来着?十岁?”

玛丽点点头。

“想象一下,你今天离开地球,用最快的速度(假设是光速的99.5%)飞行五年。对你来说,这一点很重要。等你回到地球时,你多大了?”

“很简单呀,我十五岁了。”

“完全正确。可由于你的运动,你感到的时间比你在地球上的朋友感到的时间要慢哦。对他们来说,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十年。想象一下吧,他们都会长出皱纹,变老了。”

玛丽皱皱眉头:“那就是说,我向前穿越了时间。”

在这些有趣的对话中,小读者可以对晦涩难懂的狭义相对论、时空履行等概念形成一个初步印象,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思维方式也能得到锻炼。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与爱因斯坦的见面就在关于时空旅行的讨论中结束了,在接下来的旅程中,玛丽和小读者们造访居里夫人的实验室、在豪华游艇上邂逅无线电发明者马可尼……

通过11次奇幻旅行,小读者们能认识并了解11位诺奖得主的故事,学习物理、化学、医学等多个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并且在科学家的带领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开发特色内容,趣味实验保证学以致用

实验,是最重要的科研手段之一,培养一位“小小科学家”,一定要从培养他的实验能力着手。

这本书在每站旅行的最后,都会介绍几个容易操作、效果明显的小实验,既能培养动手能力,也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趣味性、激发孩子对科学的热爱、拉近孩子与科学的距离。

比如,DNA研究听起来似乎很高端、复杂,但事实上,几颗草莓就可以让你开始对DNA的研究。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很轻松能拿到的,操作的步骤也非常简单: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那些白线一样的云朵,就是草莓DNA的分子了,简简单单一个实验,就看到了草莓隐藏在外表之下的“秘密”,世界的多样与神奇,就通过这些小实验,展现在孩子面前。

牛顿曾经说过:“If I have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意思就是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权威、专家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汲取他们的学识和智慧,就能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取得最好的效果。

而这本诺奖得主悉心打造的《如何获得诺贝尔奖》,就是孩子进行科普启蒙时那个“巨人的肩膀,”可以帮助孩子在最有趣、最权威的引导下,打开科学的大门。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诺奖得主邀请你的孩子,共赴一场关于科学的奇妙旅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