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宋名将系列之——刘锜

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省静宁县)人。

大宋名将系列之——刘锜

网上借图,侵权必删

刘锜相貌俊美,一个字“帅”,帅得艺术家宋徽宗见了都欣喜不已。这要是在现在,不用刮仿瓷、描眉抹唇也可以靠脸吃饭,让女粉丝们为之倾倒。各位看官老爷如果以为刘锜是靠容貌上位出名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位刘帅哥打仗可是把好手,而且还是位了不起的战术大师。

怎么个战术法,且看我细细道来。

刘锜,泸川节度使刘仲武之子,将门之后,从小习文弄武,特别箭术了得。年纪不大的时候被高俅(这货能力不咋地,但挺识货)推荐,进入仕途。

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召见刘锜,一见面就喜欢上了这位帅哥(29岁,最有魅力的年纪,可自行脑补画面),好歹将其派知岷州(今甘肃岷县),任陇右都护,统兵应对西夏和金国可能的进攻。

刘锜在同西夏的作战中屡获战功(这些年西夏就像是经验空投包,凡在西北和他们打过战的,都能舔得很爽),西北老大张浚一见刘锜,同样的剧本,一样的味道,刘锜升级成功。

建炎四年(1130年),刘锜率泾原军参加富平战役。富平之战失利后,率残部撤到德顺军驻守。富平惨败,所有参与者都被责罚,刘锜也不例外,贬到四川面壁思过去了。

绍兴三年(1133年),刘锜复职。来年与吴玠吴璘兄弟抗击金兵于仙人关(今陕西略阳西北)。看到战报上熟悉的名字,高宗诏令刘锜到临安(杭州,南宋都城)朝见,并留在了身边任职。两年后,刘锜成为了高宗皇宫禁卫队长。后改任海军副司令员,加强南宋的海防、江防。

绍兴七年,张浚投高宗所好,举荐刘锜统管三衙军,高宗的护卫军总司令。接着,朝廷把王彦的“八字军”交给了刘锜(王彦此时率军进临安被夺军权)。刘锜开始单独成军,率部进驻庐州。不久刘锜移驻镇江,改任枢密院都统制,刘锜所部(王彦所创立的“八字军”有了最高待遇的肯定)成为枢密院的直属部队。

绍兴十年(1140年),宋金第一次绍兴议和没过几天,金兀术就撕毁合约重新向南宋大举侵犯。刘锜预先率领三千人退守顺昌(福建西北部),准备背水一战,以阻止金兵。士兵们士气高涨,高呼:“平时人欺我八字军,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八字军很多士兵来源于两河草莽,怀揣一颗爱国之心入伍,常年被其他正规军看不起。详见本人所写大宋英雄王彦篇)。

因情报准确,刘锜夜袭金军先头部队,给了金兀术一个下马威。等金军大部队兵临城下的时候,刘锜却下令打开所有城门,经典的“空城计”在实战中上演。金人围城却不敢靠近,气势上,刘锜又胜一阵。

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困顺昌的金兵越来越多,反而松懈。刘锜反其道行之,遣骁将阎充募敢死队五百人,夜里去劫营,大获全胜,杀得数万金兵败退了十五里。当天夜里,刘锜再次想人之不敢想,派遣百人敢死队如神兵天降直冲金营,借着雷雨四处喊杀,搅得金兵们晕头转向,甚至自相残杀,天亮后遍地尸体,金军士气低落,再次后退。刘锜率军尾随顺势北上,想收复一些失地。不曾想这时宋金再次联络并展开和议,刘琦大军只能退驻太平州待命(安徽涂县),这多像我们熟悉的岳家军遭遇。

大宋名将系列之——刘锜

网络借图,侵权必删

大宋名将系列之——刘锜

顺昌保卫战是刘琦毕生指挥的最经典战役,以区区几千兵马耍得数倍于自己的金军狼狈不堪,在整个宋金交战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绍兴十一年(1141年),反复无常的金兀术再次率大军南侵江淮地区,刘锜率军迎战,至柘皋(安徽巢湖柘皋镇)与十万金军相遇。刘锜率军首先大破金军的铁骑(这个时期金军中曾经无敌的"铁浮屠"和"拐子马"都被宋军熟练掌握了克制办法),金兵们“顺昌之战”的阴影未退,居然看到刘锜的帅旗就心生怯意。

这一战让金军大败,退向西北的紫金山休整。名义主帅张俊因争功、轻敌,以致宋军大部被金伏兵所袭而大败,宋军一路惨败渡江回到长江南岸。柘皋之战先胜后败,让宋金和议超级被动。

之后高宗为体现和谈诚意,罢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位大将的兵权,刘锜请辞也放弃指挥军队,改任地方文官。

绍兴三十年(1160年年),刘锜重掌兵权,调任镇江府御前诸军都统制,整顿军马备战。常年不被重视,这时的宋军又变得羸弱不堪。

来年,完颜亮调号称六十万大军南犯,金军众多将领竟无人敢单独与刘锜相抗。

金军面对刘锜不敢对攻,反而将进攻重心转到淮西。淮西主将王权不战而逃,彻底破坏了刘锜的作战部署。金军随即南下争夺瓜洲渡,与刘锜部将左军统领员琦相遇于皂角林。双方经过一番恶战,宋军击杀了敌将,斩敌数千大获全胜。宋军取得“皂角林之战”的胜利。

大宋名将系列之——刘锜

高宗可倚仗的将领只剩刘锜,遂令他退回江南,专守长江防线,保卫临安。只是此时的刘锜身染重病,已无力指挥瞬息万变的战场。

缺乏有效的抵抗,金军攻势异常凶猛,群龙无首的宋军不敌,在两淮地区惨败,金军成功逼近长江边。

在此危难之时,都督府参赞军事虞允文,将长江边的溃军游勇迅速聚集起来,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与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将金军阻挡在了长江以北。算是替刘锜完成了最后的使命。

大宋名将系列之——刘锜

病榻上的刘锜听闻金朝议和使者又要来京,忧愤交加、急火攻心,病情加剧恶化,吐血数升而亡,享年六十四岁。死后获谥“武穆”(岳飞的谥号也是武穆,故南宋有岳武穆,也有刘武穆)。后宋孝宗追封其为吴王,加太子太保。

大宋名将系列之——刘锜

刘锜指挥战争时深沉果断,颇有儒将风范。特别是顺昌之战,其指挥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让金军苦不堪言。据传,金帝完颜亮率军南下侵宋时,下令有敢提及刘锜姓名的,就罪不饶恕。可见,顺昌之战给金军带来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无奈高宗及身边一波又一波的投降派只想偏安一隅、苟活享乐,用一次又一次的和谈糟践了刘琦毕生的心血,这可能是一代名将刘锜一生最大的悲哀吧。

哀呼,叹呼!

编撰整理不易,关注子博,一位热爱历史的老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