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的特权是怎么失去的|史记周次元047

作者:Msure的野生历史课

从齐哀公那一代开始,齐国是否与周王室就决裂了呢?那时候,周天子似乎对诸侯还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可以一怒之下,就对齐国这样的大国国君处于极刑。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

这件事也许可以这么看,正是周王室插手齐国的事务,导致了齐国接下来数十年的混乱。齐国从周王朝建国之初,一直是王室忠实的护卫者。后来,就变了。当犬戎攻进镐京,周天子危急的时候,齐国可能会觉得,保护周王室这件事他们早就没有了责任。

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的特权是怎么失去的|史记周次元047

047

在发生了周夷王烹杀齐哀公这件事之后,齐国与周王室之间的关系发生什么变化呢?毕竟到了周幽王的时候,已经隔了几代人了,他们有没有就曾经发生过的不愉快达成和解呢?《史记》次元中没有说。只是那件事对齐国后来的政局的余震一直持续了几代人,齐国会不会把之后的乱局归因在周王室的头上呢?

按照《史记》次元里《齐太公世家》的记录,周夷王烹杀齐哀公,是因为听了纪侯的谗言。从“烹杀”这个极端残忍的行为来看,齐国应该是做了对周王室危害极大的事,让周夷王非常愤怒。齐哀公是被冤枉了呢?还是另有其他的原因呢?《齐太公世家》的记录里完全没有说。只是提到周夷王是受了奸人的蛊惑。不过,也许周夷王有自己的判断和目的呢?

在烹杀齐哀公之后,周夷王扶植齐哀公的弟弟姜静做了齐国的国君,也就是齐胡公。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齐哀公至少不是一个亲近周王室的人,他的行为对周王室不敬,或者他的存在让身为周天子的周夷王很不安。这最终惹怒了周夷王。那时候周王室还有权威和实力对诸侯行使生杀予夺,即使是齐国这样的大国也不例外。之后,周王室需要在齐国寻找一个听话的人,来做齐国的国君,这个人就是齐胡公。

如果还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呢?在齐哀公被烹杀这件事上,齐胡公姜静也有贡献。姜静早有夺位的心,不过是借助了周夷王的力量,在周王室的支持下,成功登上了齐国国君的位置。齐国有个听话的君主,对周王室来说,并不算一件坏事。

我们知道一件事,在太公姜尚被封到齐国之后,齐国发展最快。他们在周王室遥控不到的东方迅速壮大,难说不是一个威胁。到了齐哀公这一代,也许齐国真的不够听话了。扶植听命于周王室的齐胡公,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的特权是怎么失去的|史记周次元047

齐国接受这个现实吗?显然并没有。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

这应该意味着,周王室想在齐国树立一个代言人的计划并没有成功。来自周王室的这一安排很快就打破。推翻齐胡公的行动是齐哀公的同母弟弟发动的,这可以理解为齐国的一次夺位的叛乱,是针对齐胡公的,更像是反对周天子的决定。他在齐国的事务上插手太深了。

在《史记》次元里,我们应该特别留意司马迁文字之间特别强调的细节,在上面的几句话,倾向尤为明显。第一,发起推翻齐胡公的行动的人是“哀公之同母少弟”,这应该可以理解为这是齐哀公那一派势力的复辟。第二、在杀了胡公之后,强调了齐献公是“自立”的。这一方面意味着他的身份不可能得到周王室的认可,另一方面,齐国对是否一定要得到周王室的认可,这个时候应该也并不在意。

《史记》次元中没有记录周王室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是什么。周王室和齐国的关系应该从此进入一种极不和睦的状态,关系应该算是彻底决裂了。周王室应该对齐献公也没有办法。有过周夷王烹杀齐哀公的先例,齐献公应该不会主动去觐见周天子的。尽管诸侯朝见周天子也是周王朝建国之初立下的规矩。到这个时候,就不必再遵守了。谁知道周天子发起疯来会干什么。

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的特权是怎么失去的|史记周次元047

这场由齐哀公被烹杀引发变乱对齐国来说,应该是大伤元气的。齐献公也是个狠角色。他上位的第一年,就“尽逐胡公子”,还迁了都。算是巩固了齐国的自主管理。

接下来就是周王室一连三代人的混乱状态,从周厉王一直到周幽王,周王室自顾不暇。齐国呢?齐国也没闲着。

“(齐武公)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从这段记录里看,齐国发生的混乱状况也可以说和周王室的混乱非常相似。齐国同样出了一个暴虐的君主,就连“历”这个谥号都和周厉王一致。接下来齐胡公的儿子在齐国人的支持下,发动了叛乱,齐历公被杀,但是并没有完全成功。齐历公的儿子在叛乱之后做了齐国的国君,对于参与叛乱的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剿。重新巩固了对齐国的控制。他的角色几乎是周宣王是一致的。

一直到齐庄公的时候,在多年的政局震荡中,齐国的国力恢复了多少呢?此时的齐国应该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强盛一时的齐国。也不会是那个有能力可以代替周天子号令天下诸侯的齐国。我们还知道一件事,早在周成王的时候,齐国在诸侯之中是拥有特殊的地位的。

(周成王)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我们回头看一下周夷王烹杀齐哀公这件事,它的意义还在于,对于周天子来说,周夷王剥夺了齐国这种在诸侯之中的特殊地位和权力。毕竟,齐国拥有这样的权力对周王室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

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的特权是怎么失去的|史记周次元047

周天子从那一刻起,应该就失去了齐国这支强大力量的支持。

如果我们从周夷王那个时期开始重新梳理一次,看看周王室和齐国之间的关系,一种可能性应该是这样的:

齐国拥有号令和征伐诸侯的权力,这是在周成王时代得到周王室认可的。

到了齐哀公的时候,齐国已经强大到对周王室构成威胁的程度。纪侯的谗言应该就是指出了这种威胁,引起了周夷王的警醒。或者齐哀公真的做过挑战周王室权威的行为。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可以看作是对齐国特殊权力的剥夺。周王室不能让齐国这样毫无控制地发展下去。

周王室扶植齐胡公作为代言人,但是没有成功。

到了齐历公的时候,齐胡公的儿子曾经做过一次努力,仍然没有成功。

之后,齐国的控制权历经历公、文公、庄公三代,他们应该都不会是亲近周王室的人。但齐国曾经拥有的“五侯九伯,实得征之”的特殊权力应该再也没有了。就算他们想,也不会得到周天子的认可。

就在齐庄公继位后的第二十四个年头,犬戎之乱爆发了,周幽王姬宫湦被杀。在遥远的东方,齐庄公会怎么想呢?在他的心里应该会觉得,齐国早就没有了为周天子抛头颅洒热血的责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