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的特權是怎麼失去的|史記周次元047

從齊哀公那一代開始,齊國是否與周王室就決裂了呢?那時候,周天子似乎對諸侯還有絕對的權威,甚至可以一怒之下,就對齊國這樣的大國國君處于極刑。

“哀公時,紀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靜,是為胡公。”

這件事也許可以這麼看,正是周王室插手齊國的事務,導緻了齊國接下來數十年的混亂。齊國從周王朝建國之初,一直是王室忠實的護衛者。後來,就變了。當犬戎攻進鎬京,周天子危急的時候,齊國可能會覺得,保護周王室這件事他們早就沒有了責任。

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的特權是怎麼失去的|史記周次元047

047

在發生了周夷王烹殺齊哀公這件事之後,齊國與周王室之間的關系發生什麼變化呢?畢竟到了周幽王的時候,已經隔了幾代人了,他們有沒有就曾經發生過的不愉快達成和解呢?《史記》次元中沒有說。隻是那件事對齊國後來的政局的餘震一直持續了幾代人,齊國會不會把之後的亂局歸因在周王室的頭上呢?

按照《史記》次元裡《齊太公世家》的記錄,周夷王烹殺齊哀公,是因為聽了紀侯的讒言。從“烹殺”這個極端殘忍的行為來看,齊國應該是做了對周王室危害極大的事,讓周夷王非常憤怒。齊哀公是被冤枉了呢?還是另有其他的原因呢?《齊太公世家》的記錄裡完全沒有說。隻是提到周夷王是受了奸人的蠱惑。不過,也許周夷王有自己的判斷和目的呢?

在烹殺齊哀公之後,周夷王扶植齊哀公的弟弟姜靜做了齊國的國君,也就是齊胡公。

我們也許可以這樣了解。齊哀公至少不是一個親近周王室的人,他的行為對周王室不敬,或者他的存在讓身為周天子的周夷王很不安。這最終惹怒了周夷王。那時候周王室還有權威和實力對諸侯行使生殺予奪,即使是齊國這樣的大國也不例外。之後,周王室需要在齊國尋找一個聽話的人,來做齊國的國君,這個人就是齊胡公。

如果還有這樣一種可能性呢?在齊哀公被烹殺這件事上,齊胡公姜靜也有貢獻。姜靜早有奪位的心,不過是借助了周夷王的力量,在周王室的支援下,成功登上了齊國國君的位置。齊國有個聽話的君主,對周王室來說,并不算一件壞事。

我們知道一件事,在太公姜尚被封到齊國之後,齊國發展最快。他們在周王室遙控不到的東方迅速壯大,難說不是一個威脅。到了齊哀公這一代,也許齊國真的不夠聽話了。扶植聽命于周王室的齊胡公,未必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的特權是怎麼失去的|史記周次元047

齊國接受這個現實嗎?顯然并沒有。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與其黨率營丘人襲攻殺胡公而自立,是為獻公。”

這應該意味着,周王室想在齊國樹立一個代言人的計劃并沒有成功。來自周王室的這一安排很快就打破。推翻齊胡公的行動是齊哀公的同母弟弟發動的,這可以了解為齊國的一次奪位的叛亂,是針對齊胡公的,更像是反對周天子的決定。他在齊國的事務上插手太深了。

在《史記》次元裡,我們應該特别留意司馬遷文字之間特别強調的細節,在上面的幾句話,傾向尤為明顯。第一,發起推翻齊胡公的行動的人是“哀公之同母少弟”,這應該可以了解為這是齊哀公那一派勢力的複辟。第二、在殺了胡公之後,強調了齊獻公是“自立”的。這一方面意味着他的身份不可能得到周王室的認可,另一方面,齊國對是否一定要得到周王室的認可,這個時候應該也并不在意。

《史記》次元中沒有記錄周王室對于這件事的态度是什麼。周王室和齊國的關系應該從此進入一種極不和睦的狀态,關系應該算是徹底決裂了。周王室應該對齊獻公也沒有辦法。有過周夷王烹殺齊哀公的先例,齊獻公應該不會主動去觐見周天子的。盡管諸侯朝見周天子也是周王朝建國之初立下的規矩。到這個時候,就不必再遵守了。誰知道周天子發起瘋來會幹什麼。

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的特權是怎麼失去的|史記周次元047

這場由齊哀公被烹殺引發變亂對齊國來說,應該是大傷元氣的。齊獻公也是個狠角色。他上位的第一年,就“盡逐胡公子”,還遷了都。算是鞏固了齊國的自主管理。

接下來就是周王室一連三代人的混亂狀态,從周厲王一直到周幽王,周王室自顧不暇。齊國呢?齊國也沒閑着。

“(齊武公)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厲公無忌立。厲公暴虐,故胡公子複入齊,齊人欲立之,乃與攻殺厲公。胡公子亦戰死。齊人乃立厲公子赤為君,是為文公,而誅殺厲公者七十人。”

從這段記錄裡看,齊國發生的混亂狀況也可以說和周王室的混亂非常相似。齊國同樣出了一個暴虐的君主,就連“曆”這個谥号都和周厲王一緻。接下來齊胡公的兒子在齊國人的支援下,發動了叛亂,齊曆公被殺,但是并沒有完全成功。齊曆公的兒子在叛亂之後做了齊國的國君,對于參與叛亂的人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剿。重新鞏固了對齊國的控制。他的角色幾乎是周宣王是一緻的。

一直到齊莊公的時候,在多年的政局震蕩中,齊國的國力恢複了多少呢?此時的齊國應該早就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強盛一時的齊國。也不會是那個有能力可以代替周天子号令天下諸侯的齊國。我們還知道一件事,早在周成王的時候,齊國在諸侯之中是擁有特殊的地位的。

(周成王)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

我們回頭看一下周夷王烹殺齊哀公這件事,它的意義還在于,對于周天子來說,周夷王剝奪了齊國這種在諸侯之中的特殊地位和權力。畢竟,齊國擁有這樣的權力對周王室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

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的特權是怎麼失去的|史記周次元047

周天子從那一刻起,應該就失去了齊國這支強大力量的支援。

如果我們從周夷王那個時期開始重新梳理一次,看看周王室和齊國之間的關系,一種可能性應該是這樣的:

齊國擁有号令和征伐諸侯的權力,這是在周成王時代得到周王室認可的。

到了齊哀公的時候,齊國已經強大到對周王室構成威脅的程度。紀侯的讒言應該就是指出了這種威脅,引起了周夷王的警醒。或者齊哀公真的做過挑戰周王室權威的行為。

周夷王烹殺齊哀公可以看作是對齊國特殊權力的剝奪。周王室不能讓齊國這樣毫無控制地發展下去。

周王室扶植齊胡公作為代言人,但是沒有成功。

到了齊曆公的時候,齊胡公的兒子曾經做過一次努力,仍然沒有成功。

之後,齊國的控制權曆經曆公、文公、莊公三代,他們應該都不會是親近周王室的人。但齊國曾經擁有的“五侯九伯,實得征之”的特殊權力應該再也沒有了。就算他們想,也不會得到周天子的認可。

就在齊莊公繼位後的第二十四個年頭,犬戎之亂爆發了,周幽王姬宮湦被殺。在遙遠的東方,齊莊公會怎麼想呢?在他的心裡應該會覺得,齊國早就沒有了為周天子抛頭顱灑熱血的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