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夷王活煮了齐哀公,齐人历经九世复仇成功

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俩带领姜子牙等一帮小弟伐商成功后,建立了延续八百年之久的周朝。到了周夷王时已大不如前,为了树立权威,周夷王竟然把齐国国君齐哀公给活煮了。

周夷王活煮了齐哀公,齐人历经九世复仇成功

周文王求贤

自从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由其弟周公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前期王位都是父传子,依次为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

懿王死后本该太子姬燮即位,没想到却被他的叔爷爷周孝王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实力篡夺了王位。太子燮就是后来的周夷王。

其实周孝王篡位也不太令人意外,毕竟他的前辈们已经出了问题,开始礼崩乐坏。

周孝王他爷爷周昭王好大喜功,征伐四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面对国内的叛乱无力招架。周天子的权威也不复从前,出现了大幅下滑。

先是鲁国姬沸杀死哥哥鲁幽公,自立为国君,即鲁魏公。

鲁魏公破坏了周朝的继承制,按说当时的周昭王应该讨伐他。可没想到昭王竟毫无反应。这样的纵容引起了其他诸侯的模仿,礼崩乐坏自此开始。

而昭王依然穷兵黩武,竟然讨伐起了荆蛮,很不幸,昭王死在了讨伐的路上。他带去的兵力也折腾没了,周边的戎狄也开始虎视眈眈。

周夷王活煮了齐哀公,齐人历经九世复仇成功

周昭王伐楚

更为要命的是,国内的诸侯开始轻慢周天子,有些诸侯竟然不朝贡了。

到了周孝王他哥哥周懿王时,国力更加衰弱,出现了戎狄交相入侵的窘境。

国家急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等到周懿王死后,周孝王顺势从太子燮那里夺取了王位。

没当上周天子的太子燮只能装孙子,事实上他也算是周孝王的孙子。他开始在诸侯中广结善缘,以待天时。

功夫没白费,周孝王死后,诸侯们都拥戴太子燮即位,终于成为了周夷王。

大概是为了报恩,他即位后对诸侯们都很好,很会委曲求全。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国力太弱了,自己根基又不稳。

周夷王二年,纪国和吕国来朝,周天子竟然亲自到黄河边上迎接,并待之以宾礼。

这样的做法是不符合周礼的。所以后世都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他的做法破了尊卑秩序。

但当时的诸侯都觉得他是个贤明的君主。周夷王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出于权宜之计,但也实实在在损害了周天子的威严,导致有些诸侯不来朝贡,并且相互征伐。

最为过分就是楚国。楚国本是个子国,其国君熊渠竟然僭越称王。更狠的是他还让他三个儿子也称王。

周夷王也拿楚国没办法,因为他拿齐国都没办法。

齐哀公多年不朝贡,还四处征伐周边的小国,无视宗周的威严。

周夷王起初装孙子,等到他坐稳了王位就开始收拾不听话的诸侯了。这一次他拿齐国国君齐哀公开刀了。

齐国是东方大国,又是开国元勋姜子牙的封地,具有征伐四方的权力。此时的齐哀公也狂妄得很。他觉得他是姜子牙的五世孙,而周夷王是姜子牙女婿的八世孙。论起辈分来他还是长辈呢。

看到齐哀公不去朝贡没事,其他诸侯也纷纷效仿。不但不朝贡也跟着征伐小国。

周夷王就想,如果能把齐国制服了,其他国家也就老实了,这就叫杀鸡儆猴。

说干就干,周夷王先试探了一下诸侯们对他的态度。他假装得了重病。诸侯们都争相探望周夷王。唯独齐哀公漠不关心,没有以礼问候周夷王。

周夷王更加痛恨齐哀公,必欲除之而后快。

恰在此时,纪国国君纪炀侯来朝见周天子。纪国和齐国挨着,但国家弱小,生怕就齐国吞并。

纪国和周天子关系很好,加之纪炀侯可能是觉出来周夷王对齐哀公很不满。于是纪炀侯就火上浇油,说了很多齐国的坏话,还说齐哀公要谋反。

这次谈话更加坚定了周夷王除掉齐哀公的决心。于是周夷王开始设局。

周夷王以会盟诸侯的名义,让诸侯都来镐京朝见周天子。这可是件大事,齐哀公也不敢怠慢,赶紧启程朝见周天子。

没想到等待他的竟然是死亡。刚到镐京的王宫,周夷王下令就把齐哀公抓起来了,不听分说就把齐哀公放到了沸水滚滚的大鼎之中。大国国君齐哀公就这样卒了。

周夷王活煮了齐哀公,齐人历经九世复仇成功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

齐哀公的惨死,成了齐国的奇耻大辱,此后的国君都不忘报仇雪恨,多次对纪国进行讨伐。

终于在公元前690年,齐襄公灭掉了纪国,并毁其宗庙。

齐国历经九世,一百七十八年才成功报仇雪恨。此后,齐国在齐桓公的治理下愈发强大,并且成为了春秋首霸。

其实,按照当时的习俗,家仇只追溯五世。但齐国做到了历经九世而报仇,这一点也坚定了汉武帝讨伐匈奴的决心。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虽然短时间内震慑住了诸侯,但并没有使宗周强大起来。他儿子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周厉王也死于逃亡的路上。

史书对于周夷王烹杀齐哀公的做法也颇有微词。《史记》和《竹书纪年》都认为是周夷王听信谗言而冤杀了齐哀公。

西周的衰落先是周天子自己德行不修,才导致了齐哀公等诸侯的不臣之举。而杀一个掉齐哀公并不能挽回西周的衰退之势。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和点赞[送心]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