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胱鱼嘴里吃出“外星虫”经鉴定系缩头鱼虱

作者:食品伙伴网
胱鱼嘴里吃出“外星虫”经鉴定系缩头鱼虱

半岛都市报9月28日讯(记者 景毅 ) 9月27日,市民刘先生在早市买了几条胱鱼,结果在鱼嘴里吃出两只蟑螂大小的虫子,一家人看了直犯呕。经中科院专家鉴定,该虫子学名为缩头鱼虱 ,是等足目鱼怪属的一种,其专门寄生在鱼类的口腔及鳃部,靠吸收寄主的血液生存繁殖,虽样貌丑但对人体无害,甚至还可以食用。

“太瘆人了,吃胱鱼吃出俩大虫子。”27日中午,市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当天早上他在洛阳路早市买了几条胱鱼,中午做了几条,结果吃着吃着在一条胱鱼的嘴里发现了虫子。这只虫子长1厘米多,体形跟蟑螂差不多,表面还有一层硬壳。更为瘆人的是,虫子腹部有两排小腿,其中头部的两条腿要长一些末端还带着钩子,尾部呈扇形,整体形象甚为丑陋,一家人看了都犯呕。刘先生在其余几条鱼找了一遍,又发现了1只同样的虫子。

刘先生说,自己是老青岛人,吃了30年海鱼,从来没见过这种虫子。经询问,很多市场商贩都说不上虫子的名字。28日下午,记者咨询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鱼类专家刘静研究员。刘静表示,市民发现的这种虫子是一种寄生虫,学名叫缩头鱼虱 ,是一种甲壳类动物,跟海边礁石间穿行的海蟑螂属于近亲,它寄生在鱼的口腔和腮部。缩头鱼虱相貌丑陋,国外将其命名为贝蒂寄生虫,还有个更形象的名字叫外星虫,一些科幻电影上外星生物或者变异生物就是以它为原型创作的。

刘静表示,这种虫子在鲷类及鲹类海鱼中颇为常见,其会造成寄主鱼组织损伤、贫血、体重下降、生长缓慢、死亡率上升等,但是对于人却是无毒无害,甚至还可以食用,属高蛋白食物。

刘静提醒,广大市民更应该注意鱼类肠道里的线虫,在吃鱼时一定要把内脏收拾干净,最好是充分加热后食用,避免鱼体内的寄生虫及有害微生物侵入人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