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5年,邓小平看望病中王近山,向中央提一请求,中央批示:同意定陶战役,王近山英雄虎胆感情触礁,跌入谷底念旧情,邓小平妥善解决王近山难题

1974年冬的一天,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到北京参加政治局会议。会议结束后,特意去看望自己的老首长邓小平。

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曾长期在邓小平手下工作。邓小平担任中原野战军政委时,李德生任第六纵队17旅旅长,后来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邓小平任政委,李德生则担任二野12军35师师长。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两人不仅是上下级关系,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因此多年未见,有着说不完的话。

1975年,邓小平看望病中王近山,向中央提一请求,中央批示:同意定陶战役,王近山英雄虎胆感情触礁,跌入谷底念旧情,邓小平妥善解决王近山难题

李德生

在两人谈话过程中,邓小平提到淮海战役,感慨地说道:“在淮海南线战役中,你们部队打得不错。”

突然间,李德生的眼眶变得湿润起来,说道:“我们打淮海,都是王近山同志指挥得好,他打仗很有一套...”

王近山...提到这个名字,邓小平一时感慨万千,向李德生点了点头:“说得对,他是我们二野最能打的,现在他怎么样了?”

李德生此行的目的,除了探望老首长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向老首长反映王近山的情况,希望能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于是将王近山的近况和盘托出。

得知王近山已经重返军界,在南京军区担任副参谋长,邓小平显得十分高兴。与此同时,他也深知以王近山的战功,当副参谋长有些“委屈”,于是对李德生说:“任何年代都不能忘记那些在革命年代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这件事我来安排,建议把他安排到全国政协当常务委员。”

有了老首长的批示,李德生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邓小平则陷入久久的沉思之中,战争年代的一幕幕往事又在他脑海中浮现......

1975年,邓小平看望病中王近山,向中央提一请求,中央批示:同意定陶战役,王近山英雄虎胆感情触礁,跌入谷底念旧情,邓小平妥善解决王近山难题

王近山

王近山从一个在大别山编筐的农村汉子,成长为能征善战的红色战将,靠的是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也离不开刘邓首长的悉心培养。王近山一生经历无数恶仗、硬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定陶战役,他在一众纵队司令员中挺身而出,全歼国民党整编第3师,活捉师长赵锡田,让刘邓大军在中原站稳了脚跟,奠定了淮海胜局,被邓小平称为“二野最能打的、功劳最大的将领”。

1946年8月,刘邓首长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刚经历陇海战役,部队还来不及休整,就收到国民党大军进犯的情报。据情报显示,国民党已集结14个整编师共计38万人的兵力,向我解放军发动进攻,企图一举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举消灭在中原地区。

此时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只有4个纵队共4万兵力,加上各民兵武装也不过5万人,实力完全处于下风。打还是不打?怎么打?刘邓首长连夜展开作战会议,并要求各纵队司令员、政委悉数到场。

1975年,邓小平看望病中王近山,向中央提一请求,中央批示:同意定陶战役,王近山英雄虎胆感情触礁,跌入谷底念旧情,邓小平妥善解决王近山难题

邓小平

在会议上,刘邓首长先后表态:这一仗必须要打,而且要打赢,应集中优势兵力,先吃掉国民党王牌整编第3师,然后再各个击破。发言完毕后,刘邓首长用期许的目光看着各位纵队指战员,希望他们能站出来担任主攻,啃下整编第3师这个硬骨头。邓小平问道:“我们是坚决消灭敌人,还是收拾东西回太行山?”

面对邓小平的提问,现场陷入短暂的沉默之中,敌我悬殊太大了,谁也没有把握能打赢这场仗,一旦失败,极有可能导致中原战场满盘皆输。

邓小平看大家犹豫不决,又说道:“我和刘司令就不信了,我们这支队伍会在关键时刻怕了敌人!”

这时,六纵司令员王近山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大声说道:“我和政委(杜义德)商量过了,让我们六纵去拼吧!我们六纵组建晚,不怕牺牲。如果部队打光了,我们也不负于党,不负于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

王近山这番话立刻得到了邓小平的赞同,他激动地说道:“王近山,好样的!我支持你打!”

1975年,邓小平看望病中王近山,向中央提一请求,中央批示:同意定陶战役,王近山英雄虎胆感情触礁,跌入谷底念旧情,邓小平妥善解决王近山难题

定陶战役

王近山打仗不惜命,屡次亲自上阵,带队冲锋,甚至被降职,被人称为“王疯子”。但邓小平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多次说道:“王近山那不叫疯,而是革命的英雄主义!”

9月5日,定陶战役正式打响。王近山将指挥所设在距敌300米的作战前沿,将纵队6个团全部投入战斗,向大杨湖敌整编第三师师部发起猛攻。经过一夜激战,敌整编第三师被全歼,师长赵锡田束手就擒,一举取得战役主动权。从此,六纵称为刘邓手下的一支铁军,王近山也打出了自己的成名之作。

新中国成立后,王近山又率领13兵团参加了抗美援朝,回国后担任公安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并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硝烟散尽,王近山却遭遇了人生中的最大挫折,令人不胜唏嘘。

1975年,邓小平看望病中王近山,向中央提一请求,中央批示:同意定陶战役,王近山英雄虎胆感情触礁,跌入谷底念旧情,邓小平妥善解决王近山难题

韩岫岩和王近山

1963年,中央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件,来信者是王近山的妻子韩岫岩。她在信中说,自己的丈夫王近山,存在严重“作风问题”,与自己的妹妹韩秀荣走在一起,请求中央做主。

王近山和妻子韩岫岩,相识于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当时担任772团副团长的王近山在战斗中负伤,进入野战医院疗养,由护士韩岫岩负责照顾。韩岫岩出身书香门第,有文化,又长得漂亮,是公认的“院花”。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王近山对身边这个女护士动了情,大胆表白,骑着大红马就把韩岫岩娶走了。

一开始,两人的感情十分和谐,王近山铁汉柔情,为了不让妻子受苦,还用平板车自制了一顶轿子,让韩岫岩坐在上面陪着他南征北战。有一次被师长刘伯承看到了,大发雷霆,当得知上面坐着的是韩岫岩时,他点了点头:“原来是王夫人啊。”笑着便走了。

随着战事的结束,两人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多次发生争吵,吵起来互不相让。按王近山的说法:“我娶了一个脾气和我一样的人。”

建国后,王近山在工作之余,经常到礼堂跳舞。妻子韩岫岩不放心,于是把妹妹韩秀荣接到家里来,让韩秀荣跟着去,监督王近山。没想到一来二去,王近山竟和妻妹韩秀荣培养出了感情。韩岫岩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讥讽王近山:“别看你腿瘸(王近山负伤,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跳起舞来倒不瘸了。”王近山也寸步不让,两人再次爆发争吵。

1975年,邓小平看望病中王近山,向中央提一请求,中央批示:同意定陶战役,王近山英雄虎胆感情触礁,跌入谷底念旧情,邓小平妥善解决王近山难题

毛主席与许世友

事后,韩岫岩觉得委屈,于是一纸诉状将王近山告到中央,要求离婚,甚至惊动了毛主席。得知老部下犯了错误,邓小平亲自出面相劝,并警告王近山:“此事就此作罢,否则一定挨处分。”

但王近山坚持己见,声称“明人不做暗事,组织怎么处理我都接受”。于是,王近山丢掉了党籍、军籍、并被撤销一切职务,送到农场“改造”。

1969年,“九大”召开期间,毛主席从许世友的口中得知王近山近况后,十分同情他的遭遇,询问道:“谁来接收‘王疯子’呢?”

许世友当即回答道:“我接收。”

于是,经毛主席批示,王近山得以重返军界,来到许世友执掌的南京军区,担任常务副参谋长。此时的他终于一扫阴霾,这么多年来,他有太多次梦到自己回到深爱的部队了。

1975年,邓小平看望病中王近山,向中央提一请求,中央批示:同意定陶战役,王近山英雄虎胆感情触礁,跌入谷底念旧情,邓小平妥善解决王近山难题

1974年,老部下李德生到北京,向邓小平提及王近山的近况。邓小平很关心这位部下,于是向组织申请,将王近山安排到全国政协担任常委。李德生、肖永银等老部下得知这一消息,都为王近山感到高兴。

然而正是在这年冬天,王近山被检查出得了贲门癌。南京军区立刻上报邓小平,当晚便得到回复:“王近山同志的病情,一定要全力救治,如有困难,请火速送到北京来。”王近山听说邓政委如此关心自己,不由地落下泪来,激动地说:“替我谢谢老首长。”

1975年5月,邓小平专程赶往南京看望王近山,当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肖永银向邓小平汇报工作时,邓小平打断了他,说道:“我到南京来不是听你汇报工作的,我要听王近山的病情!”得知王近山正在医院抢救时,邓小平怅然若失。

1975年,邓小平看望病中王近山,向中央提一请求,中央批示:同意定陶战役,王近山英雄虎胆感情触礁,跌入谷底念旧情,邓小平妥善解决王近山难题

王近山追悼会

邓小平回到北京后,了解到王近山仅享受行政9级待遇,生活困难,于是立即向中央提出申请:恢复王近山行政6级待遇。

很快,邓小平的申请便得到了回复,中央批示:同意。从此,王近山恢复行政6级待遇,每月可领到300元,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1978年5月初,饱受病痛折磨的王近山已入弥留之际,他仿佛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用微弱的声音喊道:“敌人打到哪了?我们谁在那里?”

王近山小儿子眼含热泪,回答道:“是李德生叔叔在那里。”

“李德生在我就放心了...”说完,王近山又沉沉睡去。

1975年,邓小平看望病中王近山,向中央提一请求,中央批示:同意定陶战役,王近山英雄虎胆感情触礁,跌入谷底念旧情,邓小平妥善解决王近山难题

韩岫岩

虽然医院精心治疗,但王近山的病情已经无力回天,南京军区开始准备王近山的后事。看到南京军区送来的悼词初稿后,邓小平斟酌再三,将悼词中的“副参谋长”改为“顾问”。这四字之改,可让王近山享受正军职待遇,葬礼将按照大军区领导办理。这一更改,在我军历史上绝无仅有,足见邓小平对王近山的一片情谊。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在病房内嘹亮的冲锋号中逝世,终年63岁。

王近山的前妻韩岫岩,从未真正想过与王近山离婚,后来也始终不承认两人离了婚,她时常念叨着和王近山的点点滴滴,王近山生病时也到医院探望,但被挡在了门外。

2007年,韩岫岩在临终之际仍不忘王近山,喃喃地说道:“我要找王近山去了。”再也没有醒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