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本“不可能”翻译的《撒旦探戈》,挑战你的阅读

作者:紫牛新闻
这本“不可能”翻译的《撒旦探戈》,挑战你的阅读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扬子晚报讯 (记者 蔡震)曼布克国际奖得主、匈牙利著名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代表作,电影《撒旦探戈》原著小说,以挑战读者的极限阅读而著称,也因此被誉为“不可能”翻译成中文的作品。不久前,这一文坛翻译难题被一位旅居匈牙利的华裔翻译家所攻克。4月1日下午,译林出版社邀请到翻译家余泽民来南京先锋书店与读者见面,著名作家鲁敏出席。活动间隙,余泽民向扬子晚报记者讲述了翻译《撒旦探戈》前后的有趣故事。

鲁敏与余泽民

留着长发,肤色微黑的余泽民,看上去有点像是从小说里走来的人物,带着几份神秘。感觉到记者好奇的眼光,余泽民强调了下语气,“我的头发不长,拉斯洛的长发比我的还长。”

余泽民说他与拉斯洛相识了26年,谈起这位蜚声欧洲的神秘作家,余泽民眼中放着光芒,“拉斯洛真是个天才作家,他是一位具有哲学思想的小说家。他精通音乐,曾是乐队的钢琴师,他当过资料员、编外记者、甚至是地板打磨工,大学毕业后怀着一腔服务社会的热血,跑到一个小山沟里当了一名乡村图书馆管理员。”至于为何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余泽民介绍,“据拉斯洛本人跟我说,他经历过三次火灾,第一次就是哪所乡村图书馆,大火无情地把房屋和书籍全部烧毁,于是他发誓要多写几本书。”

大火之后不久,28岁的克拉斯开始创作《撒旦探戈》,“虽是处女作,但这无疑是克拉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尽管他后来写了大量的作品。”

《撒旦探戈》出版后,得到了电影大师塔尔·贝拉的青睐,克拉斯也成了塔尔的御用编剧,塔尔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改编自他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撒旦探戈》了。在这部七个半小时的神作中,塔尔·贝拉用令人喘不过起来的长镜头构筑了一个琐碎可怖的人间地狱。余泽民说,“电影和小说是完全契合的。”

这本“不可能”翻译的《撒旦探戈》,挑战你的阅读

余泽民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在匈牙利友人家偶然结识拉斯洛,两人成为好朋友,“拉斯洛在多国游历,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我曾多次陪同他到中国游访,他还创作了好几本与中国有关的著作。”

拉斯洛的作品点燃了余泽民对匈牙利文学的兴趣,进而成为他走上翻译之路的源起。余泽民现场回忆了他和拉斯洛这些年来交往的片段,特别提到早在2000年前后他已翻译过拉斯洛的短篇小说《茹兹的陷阱》并随后发表在中国的《小说界》杂志上。由于匈牙利语非常独特,因此少有人问津,后来翻译《撒旦探戈》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他的长句也独树一帜,对绝大多数的匈牙利读者来说也是阅读上的挑战,他的句式既很难读又很耐读,细腻又粗粝,细碎又宏大,构设精密,富于律动。如果翻译不好,会让人读起来觉得上气不接下气。”不过,最终他还是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铸造了翻译界的一个奇迹。

余泽民介绍,可能中国读者不太习惯友拉斯洛的写作风格,“但这种文风一看就是拉斯洛的,可想他一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文风,这和中国许多作家不同。拉斯洛不是靠体验写作,而是智慧。他很会运用隐喻手段,是的作品视野更加开阔。”回忆那段翻译时光,余泽民这样描述:“这本书于我,是一种虐读,全新的体验,折磨加享受,窒息式的快感;快感之后,是更持久的窒息。”

这本“不可能”翻译的《撒旦探戈》,挑战你的阅读

《撒旦探戈》的时间跨度不过几天,场景也寥寥无几,讲述了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十几个无处营生的村民在阴雨连绵、泥泞不堪的晚秋季节里上演了一出酗酒、通奸、偷窥、背叛、做梦与梦破的活报剧。冷漠与麻木残忍地虐杀着一切生机,直至两个骗子的出现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引领他们迈着周而复始的死亡舞步,走向想象中的光明未来……延绵不断的阴湿,闷声不响的残忍,让人头皮发麻的绝望贯穿全书,所有人都没有自主的空间,都是希望的奴隶,命运的棋子,包括作家自己,最终也与那个将自己关在家中昼夜偷窥并勤奋记录的医生融为一体,既操纵蛛网,也被蛛网绑缚。我们以为自己生活在有希望的人间,哪知人间在魔鬼的陷阱里;我们以为自己长脚就有可能逃离,哪知道自己是粘在蛛网上的米蛾。人类的历史就是周而复始,永难逃脱魔鬼的怪圈。

书中最为经典的几个场景在电影中都有传神的呈现:小艾什蒂虐猫致死,带着死猫走在泥泞的路上,闭门不出企图记录和控制一切的医生,小酒馆中病态滑稽的舞步与狂欢……拉斯洛与塔尔一起饶有兴致地跟随这群不自知地追随撒旦的人们,探究着人的底线,把现实检验到疯狂。

有读者指出《撒旦探戈》的黑色成分过多,但是作者自己并不承认。拉斯洛说,凡事都有悲与喜的两面,“从这面看是喜剧,那面看是悲剧。实话实说,我不认为《撒旦探戈》是部黑暗作品,它不是悲剧,而是一部关于没有根据的信仰的悲喜剧。我觉得我的书是哲学,是关于痛苦的。”

这本“不可能”翻译的《撒旦探戈》,挑战你的阅读

关于作者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1954— )

匈牙利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15年曼布克国际奖得主,囊括了包括科舒特奖、共和国桂冠奖、马洛伊奖、尤若夫·阿蒂拉奖、莫里茨·日格蒙德奖、阿贡艺术奖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要的匈牙利文学奖项,并于2014年获得美国文学奖。

关于译者

余泽民

翻译家、作家,现居匈牙利布达佩斯。翻译凯尔泰斯、艾斯特哈兹、马洛伊、纳道什等匈牙利重要作家的作品约二十部,被誉为“当代匈牙利文学的中国声音”,曾获“开卷好书奖(翻译类)”、“中山文学奖”和匈牙利政府颁发的“匈牙利文化贡献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