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末民初多怪杰——王国维之死及文化解读

作者:孔夫子旧书网

作者 | 羊城书叟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王国维之死,有不少不同的解读,1927年6月2日(阴历端午前二日),在颐和园的昆明湖投湖自尽,经人打捞出来之后,背面的衣服竟然还没有湿透,发现其衣袋中一封遗书,他给世人留下的遗书开篇就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这十六字,就是王国维要投湖自尽的原因,为什么是只欠一死?又为什么是“义无再辱”?十六个字很简单,十六个字的内涵、堂奥却是亦浅亦深。

有人认为王国维之死是:“殉清说”、“殉独立自由之意志说”、“以身殉学术说”、“以身殉文化说”等;又或政治原因和精神苦闷,这是源自悲观哲学的原因;还有“长子之丧,挚友之绝”,也有人认为是:罗振玉逼债,导致王国维投湖自尽的,比如,郭沫若在1946年写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就是持这种观点的。

学界中还有人认为:罗振玉剽窃王国维作《殷虚书契考释》的说法。罗振玉比王国年长,有地位、有能力,他在殷墟甲骨、西域简牍、敦煌卷轴、大库档案和外族遗文研究、整理方面都有过贡献的人。

罗振玉早年发现了王国维是一个可以做学问之人,资助他到日本留学,回国之后,王国维走上学术道路,也得到受罗振玉不少的提携。罗振玉与王国维还结成了儿女亲家。

王国维治甲骨是从帮助罗振玉校写《殷虚书契考释》一书,罗振玉这书的原稿在1951年,由罗氏后人售于陈梦家。陈梦家在《殷虚卜辞综述》对稿本原貌作了说明,从而证明学界的“剽窃说”是不实之言。

1916年王囯维从日本回国。在哈同“广仓学窘”《学术丛编》任编辑主任,兼仓圣明智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甲骨文字及商周历史研究,作出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1923年春,当时溥仪要选海内硕学之士,王国维经升允、罗振玉推荐,到北京充任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得了五品衔,还可“在紫禁城内骑马”。

按清代惯例,能在南书房工作,大都应是进士、翰林以上学问渊博的著名人物,王国维虽只是布衣出身,以他的学识,能与杨钟羲、景方、温肃三人同时入南书房工作,有机会得窥大内所藏,曾检理景阳宫藏书。

1924年,发生了“北京政变”,冯玉祥以雷霆万钧的手段把溥仪被逐出紫禁城,王国维和其他遗老依然留着辫子,伴其左右,他更是陪着已经逊位的前朝皇部溥仪读古书,随时接受“垂洵”,这为王国维做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环境。

之前,1917年有张勋的复辟,王国维和许多前清的遗老遗少兴奋不已,希望张勋复辟成功,“山川重秀、天地再清”,王国维还为此准备出谋划策。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以风雷之势发动的北京政变,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宣布成立“国民军”。

冯玉祥发动的这次北京政变,最具历史意义的是,他授意摄政内阁通过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帝号,清室迁出紫禁城,驱逐溥仪出宫。这才真正终结了皇帝的历史,彻底断了中国历史上皇帝的“龙脉”。

溥仪被逐出紫禁城,王国维随一帮满清的旧臣,留着辫子,伴驾左右。他即使去了清华执教,离开了溥仪,王国维每到春节都特地前往天津“张园”去谒见溥仪。王国维对冯玉祥和国民革命军非常不满(冯玉祥北京政变后,提出建立国民军)。王国维在诗中曾写到:事到艰危誓致身。

王国维死后,溥仪下旨,发给王家治丧费两千元,谥以“忠悫”(音如雀)。按谧法,“行见中外曰悫”,“忠悫”意为忠贞朴实,表里如一。

梁启超与王国维同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梁启超曾想驱逐王国维,但梁启超也颇多欣赏王国维的学识。人性的复杂,国学导师也概莫能外。

王国维死后,梁启超曾促请北洋政府褒扬王国维一番,为此,他找到当时任国务总理顾维钧,顾维钧答应提出阁议,结果多数阁员不知王国维是何许人也,阁议未被通过。

梁启超于九月二十日参加了王国维的葬礼,在王国维的墓前,对清华研究院诸生发表演讲指出:依欧洲人的眼光看来,自杀乃是怯弱的行为;基督教且认做一种罪恶。在中国却不如此,许多伟大的人物有时以自杀表现他的勇气。

粱启超虽然是一个时代的巨臂,他经常不乏这一类标新立异的“宏论”。梁启超进而援引孔子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欤”说到:王国维本可不死,只因既不能屈服社会,亦不能屈服于社会,所以终究要自杀。

我的乡贤任公先生继续论述王国维之死的原因:伯夷叔齐的志气,就是王静安先生的志气。这样的自杀,完全代表中国学者“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精神;不可以欧洲人的眼光去苛评乱解。

他认为王国维性格复杂而且矛盾:他的头脑很冷静,脾气很和平,情感很浓厚,只因有此三种矛盾的性格合并在一起,所以结果可以至于自杀。

一是:他对于社会,因为有冷静的头脑所以能看得很清楚;

二是:有和平的脾气,所以不能取激烈的反抗;

三是:有浓厚的情感,所以常常发生莫名的悲愤。

任公任解,他说:积日既久,只有自杀之一途。

清末民初多怪杰——王国维之死及文化解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