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八佰》前,这段历史你应该了解……1 找回“老相识”2 资源换军火3 无法继续“脚踩两条船”

作者:瞭望智库
看《八佰》前,这段历史你应该了解……1 找回“老相识”2 资源换军火3 无法继续“脚踩两条船”
看《八佰》前,这段历史你应该了解……1 找回“老相识”2 资源换军火3 无法继续“脚踩两条船”

电影《八佰》剧照

以淞沪抗战为主题的《八佰》已开启全球云首映礼及超前点映。

影片内容围绕发生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的最后一役,讲述的是第88师262旅524团第1营的“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电影中,装备德制钢盔、毛瑟步枪和马克沁重机枪的“八十八师弟兄们”,就是军迷们津津乐道的“德械师”之一,装备德制装备,由德国顾问训练。

人们可能不禁要问,当年的德国为什么要给中国训练部队、输送军火呢?

让我们翻开历史档案吧。

文 | 张远 王勍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环球”(id:globemagazine),原文首发于2020年8月14日,标题为《看<八佰>前,这段历史你应该了解……》,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一战后,为了防止德国在欧陆再次崛起,战胜国英、法除了对德国进行严厉的制裁外,还在德国周围精心构筑了严密的战略包围圈。德国只得向东寻找新的伙伴。

彼时的中国外交人员把握到了这一动态。当时一份中国外交期刊分析文章写道,德国“苟欲脱离英法之羁绊,采先发制人之外交,则必联俄……德国能受其利,而不受其害,则势必别寻与国,以资控制。于是世界上可以为此与国者,非中国即日本。”

德国军界可谓是向东探索的“先行者”。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军方迫切希望在他国悄悄地寻找一块试验田、训练场,实践新理念、新战法、新武器。德国先是选择了苏联,但在20世纪20年代后,德苏军方交往龃龉逐渐增多。此时德国军界的目光开始转向中国。

看《八佰》前,这段历史你应该了解……1 找回“老相识”2 资源换军火3 无法继续“脚踩两条船”

德国汉学家培高德收藏的一本德国纳粹时期鼓吹日本军事力量的书籍《日本力量的秘密》,这本书的出版意在配合当时德国外交亲日的政策。

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汉学家、中德军事交流合作史学家培高德认为,德国军界选择中国某种程度上是必然,也是一种历史的惯性。可以说,在德国军界眼中,中国是“老相识”。自19世纪60年代起,中德军事往来就开始活跃。北洋海军主力“定远”“镇远”为德国造,北洋新军雇德国顾问习德操,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曾留学德国……

1927年至1938年,德国退役上校马克斯·鲍尔、中将乔治·佛采尔、“德国国防军之父”上将汉斯·冯·塞克特、上将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先后前往中国,带领军事顾问团,为南京国民政府襄赞军事。

彼时中国对于学习德国军事也尤为积极,“陆军学德国”几乎是当时军界高层的共识,德国军事顾问也受到尊重和较高的待遇。

塞克特的家信中写道,他被当作中国的“军事孔夫子”。德国史料也记有一则趣闻,法肯豪森是国民政府军事会议中,可以落坐蒋介石座位讲话的人。

民国档案中记载,一段时间里,德国顾问鲍尔每周五晚在南京三元巷总司令部内为中方高级军官讲课,内容包括军事工业、新式武器、化学战等。课堂下的学生也都是“大牌”,包括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和李济深等。

看《八佰》前,这段历史你应该了解……1 找回“老相识”2 资源换军火3 无法继续“脚踩两条船”

图为“德国顾问团合照”,照片前排中间为德国在华军事顾问团团长、步兵上将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拍摄日期为1936年3月12日,拍摄地点为中国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通过鲍尔介绍,接触到德国一些大工业财团如克虏伯、法本、德意志银行、德意志帝国工业银行的头脑们。两国经贸往来也逐渐加深,各取所需。

中国当时亟需军事装备,以及能够支撑军队的军事工业体系,而德国方面则亟需中国的原料,双方可谓“一拍即合”,达成了“易货贸易”协定。

《德国外交档案:1928~1938年之中德关系》作者、德国自由大学汉学家罗梅君认为,这一时期的这种贸易可谓中德两国往来的“压舱石”。由于一战之后,德国失去了在中国的所有特权,中国与德国没有历史包袱,互相视为可以平等交往的伙伴。当时一些舆论认为,德国一战失利、中国积贫积弱,两国都欲奋发图强,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德国礼和洋行与1934年成立的德国工业品贸易公司(合布楼公司hapro)等企业是德国政府对华输出军火的代表。《八佰》中出镜的德式m35钢盔、子弹带等装具、德制1924年式毛瑟步枪等等,均为德国输送。

这些装备武装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德械师”,包含南京国民政府87、88、36师和1个教导总队。

作为交换,中国向德国输送钨、锑、铜、铁、铅等金属,以及猪鬃、桐油等物资。这批物资是德国一战之后重新整军备战的必需品,按照《德国国防经济史》中记载,德国在一战后唯一能够自给自足的战争原料仅有煤炭。

档案记载,中国锑元素彼时生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0%,在一些年份是德国进口锑的唯一来源。中国湖南东南部的武陵山脉出产的钨,输送至克虏伯制成硬质装甲板和穿甲弹。可以说,中国这些稀有金属为德国提供了“工业维生素”,进而做出了“军事金刚石”。

看《八佰》前,这段历史你应该了解……1 找回“老相识”2 资源换军火3 无法继续“脚踩两条船”

这是德国《法兰克福汇报》驻华记者莉莉·阿贝格在1937年至1939年写的一本书《中国的革新:国土纵深作武器》中的一幅“德械师”士兵照片

德中两国愈走愈近之时,德日两国也在相互“勾兑”。形象地说,上世纪30年代,中、德、日是一个较为尴尬的“三角关系”。

培高德认为,对于德国政府而言,日本的“利用价值”有两点:一是从地缘政治考量——谁能够在远东牵制苏联,中国还是日本?二是德国垂涎于被日军侵占的中国东北地区出产的战略资源:高品质大豆。这些大豆是通过日本的公司对德供货,德国扩军备战步伐的加剧,让德国对油脂和饲料的需求膨胀。

在日本逐步实施侵华政策之时,德国外交采取的是“脚踩两条船”的政策。彼时,德国政府中出现了“亲华派”和“反华派”。

看《八佰》前,这段历史你应该了解……1 找回“老相识”2 资源换军火3 无法继续“脚踩两条船”

这是英国奥斯普利出版社出版的军服志424期中关于中国军队的插画

培高德认为,从上世纪30年代初至30年代末,德国对华外交经历了一个由业务干部主导的务实外交政策向意识形态外交政策的转变。

“德国纳粹政府这一转变是尴尬的。从贸易利益上讲,德国不遗余力想维持对华贸易,获取资源;而另一方面又希望巩固德意日三国轴心。”培高德说。

看《八佰》前,这段历史你应该了解……1 找回“老相识”2 资源换军火3 无法继续“脚踩两条船”

图为日军海军陆战队从南京码头出发。拍摄日期为1938年1月6日

电影《八佰》中,在淞沪抗战后不久,德国驻华大使奥斯卡·陶德曼曾试图在中日之间斡旋,但此时战况的迅速发展已让他在中日两方间没有更多回旋的余地,调停无果而终。

此后,德国政府逐步确立了日德合作布局:承认伪满洲国、停售军火物资、撤回军事顾问、拒收留德军事学生、承认汪伪政权……

南京国民政府也认清形势,放弃和谈幻想,“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

1941年,中国对德国宣战。(除电影剧照外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参考资料:

1.柯伟林:《德国与中华民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潘琪昌:《百年中德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3.马振犊、戚如高:《蒋介石与希特勒-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研究》,九州出版社,2012

4.马骏:《日本侵华后的中德关系及其变化》,《世界历史》1989年第3期

看《八佰》前,这段历史你应该了解……1 找回“老相识”2 资源换军火3 无法继续“脚踩两条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