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世纪的“罗马军团”,征服欧洲的利剑——论加洛林王朝军事组织

公元732年10月10日,一队柏柏尔(来自非洲的游牧民)侦察兵正催马慢跑过图尔(今法国中西部城市)城外荒芜的农地,他们每个人都把自己裹在好几层厚厚的长袍中。尽管距他们的首领——倭马亚王朝的西班牙总督,阿卜杜勒·拉赫曼(?-732)——带领他们跨越比利牛斯山脉已有数个月,于数次战役和劫掠中夺来的,曾属于法兰克人的战利品也让军队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可西欧寒冷的冬季却是这些沙漠来客未曾见识过的。似乎,图尔城里那些软弱、瑟瑟发抖的基督徒和他们的财宝,在风雪的面前都变得没那么吸引人了。突然,远处的情景令侦察兵们不由得勒住了马匹。地平线上,闪烁着的矛尖、锁子甲的反光、震撼大地的脚步声与飞扬的尘土,都令他们意识到了一件事:法兰克人的大军即将到来。

中世纪的“罗马军团”,征服欧洲的利剑——论加洛林王朝军事组织

图尔战役中交战的法兰克和倭马亚军队

率领这支大军的是法兰克人的宫相,查理公爵(686-741)。他在接到倭马亚人入寇的消息后,就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军队,赶往南方。与此同时,阿卜杜勒·拉赫曼得知法兰克人的军队来到,遂起行拔营出战。一场决定法兰克王国,乃至整个西欧基督教世界命运的战斗就这样展开了。

起初,双方几乎旗鼓相当,倭马亚人的骑兵反复冲击着法兰克阵线,而法兰克人则列出坚固的盾墙加以抵挡。而后形式开始逆转,当时的编年史中记载,法兰克战士们"如大海一般无法被撼动。他们坚定的站着,一个贴着另一个,形成如冰块般的堡垒",且"不知疲倦地将宝剑挥向敌人的胸膛",面对无法击破的阵势,倭马亚骑兵渐渐居于下风。这时又传来查理率军偷袭大营的消息,使得倭马亚军的士气彻底崩溃,阿卜杜勒·拉赫曼也在撤退中阵亡,法兰克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就是早期法兰克军队在战场上崭露头角的最著名例子。

中世纪的“罗马军团”,征服欧洲的利剑——论加洛林王朝军事组织

"铁锤"查理迎战阿卜杜勒·拉赫曼

八世纪中叶,曾经强盛的法兰克王国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变局。曾为墨洛温王朝宫相的"矮子"丕平(714-768,即上文中查理公爵之子),取代了最后一任墨洛温国王,建立了新的加洛林王朝。(关于宫相一职及加洛林篡位的介绍,请查阅本人的另一篇文章:法国的“宫相”们为何能权倾朝野,与我国古代的宰相相比又如何?)而他的儿子查理曼(742-814),则用钢铁和十字架统一了整个西欧,800年的圣诞节,他被教宗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接过了已丧失数百年的西罗马帝国法统,后世将其称为"加洛林帝国"。

中世纪的“罗马军团”,征服欧洲的利剑——论加洛林王朝军事组织

查理曼的帝国

因为法兰克人本就诞生于曾经野蛮的日耳曼部族,对于他们来说,军事成就要比其各方面的成就都耀眼。本文将简要介绍加洛林王朝军队的组成和战术,让大家对这支曾随查理曼征战欧陆的军队有基本的认识。

· 军队构成

加洛林王朝的军队构成可分为两大类:由国内的法兰克人所组成的主力军;以及来自各盟国、朝贡国、附属国的辅助兵团。

本国军队中,占比较少,且最精锐的当属"斯卡拉"(scara),即拉丁语中的"神圣"之意。他们是丕平统治时期组建的军队,武艺高强,既能马上冲击敌军,也能下马列阵战斗。查理曼时期多用作王室护卫,直属国王指挥。11世纪诞生的史诗《罗兰之歌》中,那位圣骑士罗兰在现实中的原型想必就是一名斯卡拉近卫。除此之外,查理曼时期的法兰克军中,其他贵族骑兵的占比也越来越多,和早期步兵占绝对多数的墨洛温王朝军队大不相同。

中世纪的“罗马军团”,征服欧洲的利剑——论加洛林王朝军事组织

图为斯科拉(scola),即高阶斯卡拉军官

除了这些职业士兵外,法兰克军队的绝对主力则由征召兵组成。与平时也接受训练的职业士兵不同,征召兵们只会在战争爆发时才会被叫上战场,组成步兵。这种征召方式被称作"兰特韦里"(lantweri),对征召兵的管理和招募,法令有着很严苛的规定。801年的《意大利敕令》中记载:"任何自由人若蔑视我的命令,拒不应召……依照法兰克法,将付六十索里达罚金。"另一条则是:"任何人若蔑视王法,不得国王准许,擅自离开军队,自行回家……应处死刑,财产没入国库。"征召兵们的装备和组织纪律多不如职业兵,但正是有了这些数量庞大的"炮灰"们,加洛林军队的正面阵线才得以维系。

中世纪的“罗马军团”,征服欧洲的利剑——论加洛林王朝军事组织

征召兵和带领他们的贵族

另一方面,法兰克军中也有着众多的外籍士兵,他们来自勃艮第、巴伐利亚、普罗旺斯、布列塔尼和伦巴第等诸多地区,这些人以他们家乡的方式作战,通常在战场上会被分派到需要他们的地方。譬如布列塔尼人和伦巴第人就会和法兰克骑兵一同冲击敌方阵线;而擅长游击战的阿基坦人和来自伊比利亚的哥特人则会充当散兵,诱使敌人进攻或在后方骚扰敌军。

中世纪的“罗马军团”,征服欧洲的利剑——论加洛林王朝军事组织

并肩作战的加斯科涅骑兵和斯卡拉卫士

· 战术和武备

由于中世纪早期马镫尚未普及,加洛林王朝的"重骑兵"们所扮演的角色和拜占庭帝国人马具甲的重骑兵并不相同。他们装备简单的锁子甲、投矛和长矛,战术多以突袭敌军弱点为主,而不是正面发起冲锋。作战时,骑兵们分为多个50-100人的,被称作"库雷"(cunei)的阵型,配合己方部队攻击敌人的侧翼。作为主力的征召步兵则组成庞大的密集方阵,在号角和旗帜的指挥下压向敌人。

中世纪的“罗马军团”,征服欧洲的利剑——论加洛林王朝军事组织

骑兵使用的旗帜

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法兰克式"进攻都会迅速冲垮任何敢于抵抗查理曼的宵小之辈,但为了面对从东方而来,行动迅速敏捷的马扎尔骑兵,法兰克军队也开始发展自己的弓箭手和骑射手。这些法兰克弓兵一般使用源自罗马时期的双曲复合弓,晚期多使用轻便灵活的短弓。而阿勒曼尼地区的辅助军则使用紫衫木制,威力巨大的长弓作为主要武器,比后世英格兰人建立的长弓军团要早上四百余年。骑射手们的装备与弓箭手差别不大,但为了配合军队整体的行动,他们通常下马作战,这倒是和17、18世纪欧洲军队中的"龙骑兵"颇为相似。

中世纪的“罗马军团”,征服欧洲的利剑——论加洛林王朝军事组织

马扎尔人

就加洛林王朝军队的总体来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它和罗马帝国盛期的军团组成有些许相似。它们不仅同样有着以己民族为主的生力军,治下的多民族辅助部队也给面对多种敌人时提供了丰富的战术选择。正是凭着这支强大的军队,查理曼才得以让整个欧洲臣服在他的脚下。但九世纪中叶,维京人的崛起给法兰克人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庞大臃肿的军队无法有效对抗维京人的长船,他们"抢了就跑"的海上机动性可不是海军尚未形成组织的法兰克人能够对付的。再加上加洛林一族的后代们争权夺利,爆发内战,这柄由丕平和查理曼锻造出的利剑终于崩碎,直到被王权集于一身的近代君主们所重铸,它才能继续在历史舞台上散发光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