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输血”变“造血”!惠城医疗队在册亨县上演“生死竞速”

作者:南方plus客户端

胸部疼痛,伴发心跳增快、喘气费力、全身出冷汗……近日,贵州省册亨县的张先生发生了凶险的一幕。痛苦的张先生立即赶往册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通过医生诊断确定他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随时可能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必须尽快重建血运才能保存更多的心肌,否则将危及生命。

“输血”变“造血”!惠城医疗队在册亨县上演“生死竞速”

在惠城区驰援册亨县医疗专家黎德庆与胡良巧的指导下,册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与心血管内科紧密合作,通过溶栓治疗,成功将张先生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据了解,自惠城区医疗队驰援册亨县人民医院以来,不断发现技术薄弱点,努力提升当地医疗水平,真正做到技术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病情凶险,突发急性心肌梗死

两个月前,张先生在贵阳市进行冠脉cta检查,显示两条血管30%左右的狭窄。让张先生没想到的是,这给他日后埋下了隐患。近日,如往常一样工作的张先生在大约中午12点,突然感到胸部疼痛,起初仅仅是压迫感,后来迅速加重,伴发心跳增快、喘气费力、全身出冷汗等症状。

“输血”变“造血”!惠城医疗队在册亨县上演“生死竞速”

半小时后,张先生到达急诊科。该院急诊科医师苏根立即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初步诊断为心肌梗死,于是马上联系了黎德庆医生。

“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胸痛症状已超过半小时,心电图明显动态演变,为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病情十分危急,必须马上启动溶栓。” 心血管内科医生胡良巧赶到现场协助抢救后,发现情况十分危急。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要进行pci治疗(即“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但限于交通等因素,在册亨县最好的治疗方案为溶栓后尽早转运至上级医院进行pci治疗。

“必须尽快地重建血运才能保存更多的心肌,否则将危及生命。”黎德庆医生向患者解释了病情,同时告知张先生最大的风险是脑出血,但使用特异性溶栓药,出血风险会相对下降,需要尽快决定是否进行药物溶栓。

由于家人不在身边,仅有同事陪同,张先生还在犹豫不决。而就在此时,张先生胸痛加重,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

化险为夷,心脏功能未受到影响

“摇高床位,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快速控制血压!”胡良巧医生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抢救,血压逐步平稳,患者感觉胸痛感稍稍减轻,“血压控制平稳,开始静脉普通肝素化。”现场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在紧张有序地配合着抢救。

治疗迫在眉睫。在抢救的同时,黎德庆与胡良巧不断地向患者耐心做着解释工作。终于,张先生做出决定,自行签字同意接受溶栓治疗。

“你尽可能放松,有不舒服及时跟我们讲。”医生一边安慰患者,一边盯紧心电监护,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整个溶栓过程相对顺利。

溶栓开始10余分钟后,患者感觉胸痛明显缓解,溶栓很快得到起效;半小时后心电监护提示st段逐步下降;1小时后心电图提示st段较溶栓前下降50%,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心率在100-120次/分之间……很快,张先生病情稳定。

随后,册亨县人民医院立即联系了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派出120救护车,将张先生争分夺秒护送至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启动急诊冠脉造影并植入一枚支架。

值得高兴的是,张先生心脏彩超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不明显,且泵功能未受到影响。正是因为及时的溶栓治疗给后续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争取了时间。“今后回到册亨县一定找黎医生和胡医生复诊。”张先生表示。

技术帮扶,从“输血”向“造血”

据了解,册亨县是中国布依第一县,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交通不便利,少数民族群众对胸痛的相关医疗知识了解不足等原因,都为册亨县的心肌梗死治疗增加了难度。

“输血”变“造血”!惠城医疗队在册亨县上演“生死竞速”

惠城区医疗队驰援册亨县人民医院以来,黎德庆与胡良巧一起先后制作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筛查表、知情同意书及正确规范的溶栓流程图,制定了心血管疾病业务学习培训计划、教学查房制度、急救操作技能考核制度以及实习生带教制度。

同时,通过理论授课与实践能力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加深当地年轻医生对急危重胸痛患者的识别,熟知胸痛处理流程,掌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适应症及具体溶栓流程,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进青年基层医务人员的快速成长,建立起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除了手把手教学带动册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及心血管内科的发展,惠城区医疗专家黎德庆与胡良巧还将协助册亨县人民医院创建胸痛中心(基层版),继续配合医院大力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工作,促使册亨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胸痛中心考核。

惠城区医疗队努力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在当地老百姓中树立好口碑,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让当地百姓相信医务人员,放心在家门口诊治,真正做到技术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记者】卢慧

【通讯员】施晶 黎德庆 胡良巧

【作者】 卢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