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些商朝人(下):商为什么也叫殷?内忧外患中的搬迁之旅

作者:想米多

太戊死后,商朝的王位传到了其子仲丁手中,他在位时期,东边的夷族崛起,这是个对之后的商朝有很大影响的势力,商朝之后的历代君主皆在与其对战,或者准备与其对战。仲丁打败了夷族中进攻商朝的兰夷一支,并把都城迁到了敖。仲丁死后,其诸位弟弟争夺王位,造成了商朝内部的长期动荡,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在此期间再次衰弱。

首先在仲丁死后,外壬成功争夺王位,但这是由他向其他王弟妥协而取得的结果。其在位十年后病死,其弟河亶甲继位,由于商的统治力已经衰落,他不得已再次迁都到北方的内黄。其次,他发动了征讨兰夷(东夷一支)的战争,兰夷逃到了班方,他便让继续进攻班方,最终使班方臣服。河亶甲在位九年,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商朝的统治,其死后由其子祖乙继位。

祖乙继位后,便将商都频繁迁址,先从内黄迁都到耿,次年因为耿这个地方受水患影响便又将都城迁到邢,在邢期间稳定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将都城从邢迁到庇。他在位期间继续对兰夷和班方用兵,几次征伐,解除了东夷对商的威胁,商朝在此期间短暂恢复了一些统治力。

祖乙死后,其子祖辛继位,在位期间比较平稳,后病死,王位传到了他的弟弟沃甲手中。沃甲死后,王位又传回了祖辛之子祖丁手中。祖丁在位九年后,王位又传回了沃甲之子南庚手中。由于商朝王位传承方式的不稳定性,导致其统治也极为不稳定,在南庚时期,商朝的统治力已经再度衰弱,其将国都再次由庇迁都至奄。

南庚死后,王位由祖丁之子阳甲继承。阳甲在位时期,商王室内部已经内乱不止,贵族间相互征杀,作为商王的阳甲已经无法控制局面,对外上,四方诸侯已经不再来朝,其西征山戎的战争亦不算成功。商王朝的统治危机已经十分明显。

商王朝的统治至此已经岌岌可危,在一片风雨飘摇中,阳甲病死,王位由其弟盘庚继承。盘庚继承王位后,决定将都城由奄迁到殷(河南安阳)。旧贵族对此极为反对,盘庚以强硬手段处理。对于朝政混乱、贵族穷凶极奢的局面,其开启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提倡改良风气,节俭以养德,减少剥削等等,最终商朝的衰落得到复兴,殷都也变的十分繁荣,至此之后,商朝的都城稳定于殷,故商朝也叫殷商,殷。此事件史称盘庚迁殷。

盘庚死后,王位由盘庚之弟小辛继位,他放弃了盘庚的国策,商朝又一次衰弱。小辛死后,其弟小乙继位,小乙死后,王位由其子武丁继承。

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三位君主,其在年幼时曾在民间行役,故了解下层人民的辛苦。其继位后,任命本是刑徒的傅说为大臣并加以重用,又任用甘盘为大臣,使得国家大治,增强国力。其又不断对威胁中原商王朝统治的南方虎方、东方的东夷、北方的鬼方等势力进行大规模用兵,征服了四周许多小方国,扩大了商王朝的统治疆域。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了极盛,被称为中兴之主,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在继承人方面,最开始很器重长子祖己(传说妇好之子,亦有传言妇好是其后母),并立为继承人。但在其母死后,由于后母的离间武丁父子关系渐渐疏远,最终祖已被流放,并在流放之路上郁郁而终。在祖己死后,武丁比较偏爱小儿子祖甲,欲把继承人由次子祖庚(武丁始终不看好祖庚)改为小儿子祖甲,但祖甲推辞说这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可能会再次导致九世之乱,并从此离开商都去到民间生活,这使得商朝的王位得以稳定继承。

武丁死后,其次子祖庚继位,他继承了武丁的国策,积极治理国家,统治期间商朝得以稳定发展。因为在武丁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弟弟祖甲的识大体,祖庚十分欣慰,便立祖甲为王位继承人。祖庚死后,其弟祖甲继位。祖甲在位早期,仍继承其父兄的国策,使得商朝的强盛得以继续,但在统治晚期,其加重了繁苛的刑法,造成了商王朝一定程度的衰弱。

祖甲死后,其子廪辛继位,其在位期间西方的方国部落不断侵扰商朝,廪辛多次出兵攻打,但收效甚微。其在位四年后病死,王位由其弟康丁继承。康丁在位期间继续对西方作战,虽有胜利,但始终未根本解除西方的威胁。其晚年信奉巫教,使教权势力大增,威胁王权。

康丁死后,其子武乙继位。武乙是商后期一位重要君主,对于外部日益增长的威胁(西方威胁未解除,东方夷族再次强盛起来)和内部王朝统治的衰弱,武乙力图有所作为,但收效不大。但他在神权政治向王权政治转变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其不太敬神,曾辱神射天,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神权至上),但传说他生性残暴,耽于享乐,最终戏剧性的被雷劈死(但更有可能是在战争中死亡),其在位三十五年后死去。

武乙死后,其子太丁继位。为了解除西方周人的威胁,其转而采取怀柔政策,却也因此使周国做大(周候季历趁此机会征伐余吾戎、呼戎、翳徒戎等)。

太丁死后,其子帝乙继位,此时商朝已经趋于没落,其迁都于沫(朝歌),在位期间其继续征讨诸夷,虽取得了胜利但已经无法挽回商朝颓势。

帝乙去世后,其少子帝辛继位,即商纣王。其在位期间,对内加重赋税,推行严刑峻法,营建都城;对外多次出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最终使来自西方的周人联合诸国东征商朝,双方在牧野对战,商纣王战败,逃回鹿台(商纣王营建的宫苑)后自焚而死,商朝自此灭亡。

商朝自公元前约1600年建立,到公元前1046年被周朝所灭,共经历三十位君主(称为帝),约五百五十余年。总体上讲,商朝是国家文明和体制日渐完善的时期,也是中国目前考古所能发现的最早的朝代,虽然其在统治上仍然有许多原始社会的影子,比如通过占卜来做许多决定,但无论从制度,经济,文化和社会构建方面,其都已经到达了高度国家文明,其青铜制造等工艺已经十分精湛,城池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可以说此时中国已经步入青铜时代。其把奴隶制国家文明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