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巴黎八分钟:他在太空吹萨克斯

作者:南方周末
巴黎八分钟:他在太空吹萨克斯

纪录片《16次日出》中法国宇航员佩斯盖在空间站吹奏萨克斯的场景,成为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巴黎八分钟”的开场。 (资料图/图)

2021年8月8日晚,东京奥运会落幕,2024巴黎奥运会接棒。在“巴黎八分钟”宣传片中,43岁的法国宇航员托马斯·佩斯盖(thomas pesquet)在国际空间站的穹顶舱用萨克斯演奏了《马赛曲》的最后一段旋律,浩瀚的宇宙、静谧的空间和悠扬的音乐交织,惊艳世界。

同样的场景在2016年就曾出现过,并成为纪录片《16次日出》中的一段华彩。2016年11月18日,对佩斯盖来说是充满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他首次出任务,跟随nasa的资深太空人惠特森、俄罗斯太空人诺维茨基一起乘坐“联盟号”太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工作196天,执行第50和第51次探险任务。为此,他已经准备了七年。

纪录片导演皮埃尔-埃马纽埃尔·勒戈夫跟拍了佩斯盖一年,直到他前往拜努科尔航天发射场。佩斯盖的妻子时常出现在镜头里,他们不是同行,妻子任职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她评论佩斯盖做事的时候“永远平静专注”。谈起两人工作的区别时,佩斯盖说“她在拯救世界,我带给孩子梦想”。勒戈夫补充了一句:“也给童心未泯的大人带来梦想。”

纪录片名“16次日出”,指的是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可以看到的奇观——由于太空站的高度是450公里,飞行时速是28,000公里,每1.5小时绕行地球一圈,所以宇航员一天能看到16次日出和日落。

时长近两小时的纪录片《16次日出》,观众跟随佩斯盖的视角目睹惊心动魄的太空漫步,在壮美的宇宙风光大片中感受人类的渺小和命运与共。

镜头记录下出征前的佩斯盖。他的行李很精简,最心爱的乐器萨克斯由于有2.4公斤,超过了每位太空人被允许携带的行李重量(1.5公斤)而被留在了家中,他带走的是偶像圣埃克苏佩里的书——《南方邮航》《夜间飞行》《风沙星辰》。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法国著名飞行员和作家,《小王子》就是他的作品。他曾说过:“我想写的不只是小说或是单纯的回忆录,而是分享多年飞行员生涯点滴累积的见闻,透过这些回忆,呈现这个职业多彩多姿的影响、奇闻,中间的喜悦和痛苦,跟飞行员有关,也跟人有关。”圣埃克苏佩里一生爱冒险,1943年,在他本人的强烈要求下,这位已经43岁的飞行员回到法国在北非的抗战基地阿尔及尔。他的上级考虑到他的身体和年龄状况,只同意他执行五次飞行任务,他却要求执行八次。1944年7月31日,44岁的他出航执行第八次任务,最后神秘消失在地中海的上空,再也没有回来,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传奇。

导演勒戈夫送给佩斯盖的出征礼物,是一只小王子玩偶。佩斯盖把它包在圣诞袜里,答应导演,自己会带着小王子,一起在国际空间站看日出。

2016年11月18日,“联盟号”飞船经过六小时的漫长飞行,抵达国际空间站。“每一秒都沉重得令人晕眩,然后生命重新开始。但是起初他的感觉不是飞行,而是困在湿冷的洞穴里,引擎的轰隆声如海浪袭来。”佩斯盖后来在推特上引用了圣埃克苏佩里的文字来描述他最初飞行时的状态。

自进入国际空间站以来,佩斯盖每天都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他拍摄的地球美景和评论文字,成为受到法国人喜爱的名人,大家亲切称呼他“佩吉”,他的故事还被谱写成了法国儿歌,童声齐唱着“大家注意看,他们要升空了,牢牢绑在火箭上,托马斯·佩斯盖和他的队员,将在国际太空站生活六个月”。

佩斯盖经常会收到来自地球的孩子们的提问,有的问题是对他们太空探险安全性的担忧:“如果有小行星报警你们怎么办?”佩斯盖回答:“我们可以手动调整轨道,万一小行星靠得太近,就躲进‘联合号’,关上舱门,希望不要被它击中。万一被击中,我们就返回地球。”

更多的时候,孩子们好奇的是他在太空生活的小细节。圣诞节快到了,孩子们好奇他们圣诞会吃什么大餐,空间站里有没有圣诞树,佩斯盖一一回答:“我们会吃黄酒炖鸡佐羊肚菌菇,前菜是牛舌,甜点是苹果饼。我还帮同伴准备了写上他们名字的圣诞树彩球以及一些小装饰,还送他们巧克力和小礼物。”他从没有在太空站里做过噩梦,每天都睡得很好,“无重力状态睡起来很舒服,漂浮比睡在床上更舒服。”他说。

当然,大家都很关心他的萨克斯,问他有没有带到太空。佩斯盖说没有,原因是太占空间。

2017年2月27日,进入国际空间站工作四个月后,佩斯盖迎来了自己的39岁生日,他收到了家人送来的巨大惊喜——他心爱的萨克斯。这是经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安排,几天前由补给船从地球送来的,藏到了波士顿控制中心,直到他生日这天才送给他。“我都不知道它被藏起来,我的家人也参与了其中的策划。物资清单上没有列出来,因为我看过清单,它被隐藏了。我真的很开心。”佩斯盖说。

在为期六个月的空间站任务中,佩斯盖和同伴们只收到过一次“糟糕的消息”。一架俄罗斯太空补给船从拜科努尔基地升空,没想到太阳板未能顺利展开,六分钟后,这艘太空船爆炸,连线中断,最后消失在俄罗斯上空。这艘太空船原本预定要前往国际空间站,为佩斯盖和其他六名队员补给物资,有超过2.5吨的货品在爆炸中损毁,主要是科研器材和维修零件。所幸那只是货船,没有人员伤亡。“人命才是最重要的。”佩斯盖听到消息后,和队友们讨论说。

2017年1月13日,佩斯盖要进行他的第一次太空行走了,与他搭档的是国际空间站中执行任务的第50支远征队队长、美国宇航员肖恩·金布罗,他们的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的供电系统接入新的锂离子电池。这些新一代电池是通过日本宇航船htv到达国际空间站的,三块电池形如大冰箱,加起来重达两百公斤,由美国休斯顿控制中心的电子手臂和带手的机器人被搬运到安装位置,最后一步安装的程序,则需要宇航员出仓完成。

这次历时5小时58分的太空行走非常成功,金布罗和佩斯盖不仅提前完成了更换电池的任务,还为国际空间站更换了一架失灵的摄像机,将预防微细陨石雨的防护设备更换位置,并对空间站外部的设备进行摄像。

从镜头看过去,太空行走是浪漫的,它也成为科普宣传片中、各类科幻片中的经典场景。但其实太空行走并不是浪漫的表演,它需要好几个月的训练准备,需要宇航员与众多地面指挥员密切配合。临行前,佩斯盖和队友们就在休斯顿控制中心的游泳池里训练了多日,他们需要准确知道什么是最合适的动作,每个动作的顺序是什么,执行任务时,宇航员还要不断检查宇航服的状况,防热盾的状况、特别是手套的状况,因为在出仓后执行不同任务时,手套非常容易被工具刺穿。

与佩斯盖共同在国际空间站执行第50和第51次任务的队友们来自不同国家,唯一的一名女队员惠特森来自美国,她创下了美国太空人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记录,总共534天。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休斯顿控制中心与他们连线,他对惠特森说“为你感到骄傲”。特朗普也询问起刚刚与惠特森会合的美国太空人杰克·费雪抵达后的感受。

“非常壮观,”费雪说,“我和我的俄国朋友菲多·尤奇金从哈萨克斯坦搭乘俄国太空船上太空,一到达轨道,视野立刻改变,我看到环绕地球的蓝色生命线,六个钟头后,我们降落在太空站;第二天就开始在日本船做实验,我们在寻找新药,治疗肌肉萎缩症的药物;几个钟头后,我看着法国队员托马斯·佩斯盖驾驶加拿大的机械手臂,捕捉来自维吉尼亚的太空船……”

地球生活中,大家分属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阵营,但在国际空间站里,所有国家的概念都被模糊掉了,这六七名太空人共享物资,遇到危险相互支援,大家共同研究的,是找到对抗疾病、生态环境恶化的良药。在浩瀚的宇宙世界里,人类都显得渺小无比。圣埃克苏佩里在《夜间飞行》中这样描述:“一切显得如此平和,没有暴力、饥荒、没有气候变化,没有战争、没有动乱,只有蓝色的母舰,所有的飞行员在沉默中航行,界定着情势的严重性。在这上面,这遥远的上面,没有边界,没有国家,没有极限,创意不受限制。心智是个超级太空站,为了宇宙登高而设计,上升到250英里,他们上升、持续盘旋,挑战现实、改变视野,看着上下颠倒的世界,虚空的壮观美景,期待超乎预期的景象,保持包容接纳。海洋、平原与河流映入眼中……你成为万物的一部分,深深潜入太空,跟他们一起深深潜入太空,跟他们一起找到和平。”

没有任务的时候,佩斯盖喜欢待在驾驶舱里。纪录片里,他在黑夜里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他的驾驶舱,监控着仪表板飞进黑夜中,如同潜水一般,然后由于毫无摇晃或震动,陀螺仪不动,高度和引擎转速也固定,他稍微伸展身体,把头靠在皮椅背上,开始深刻的飞行冥想。“如果能从艰难的任务生还,我们能对人类说什么?”纪录片旁白问道。

佩斯盖没有回答,而是吹奏起萨克斯,悠扬的音乐在宇宙天际响起。这一幕与2021年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播放的“巴黎八分钟”开场如出一辙。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的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而这也是《16次日出》里,国际空间站上的太空人们传递的信号。

南方周末记者 李邑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