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亨利四世》剧照
莎士比亚编的都是历史剧而非写史,所以对舞台上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是不在意的。作者在意的是大众的喜好而非正史。在《亨利四世》这里截取几区与《编年史》不同之处:
(一)在剧中,继位一年的亨利四世刚一出场,便要誓师远征,进行十字军东征,杀向圣城耶路撒冷。而在正史中这是发生在亨利四世死前一年(1412)准备航海去圣城,把耶路撒冷从异教徒手中夺过来。
亨利四世画像
(二)在剧中,放浪不羁,成天与福斯塔夫混在一起的亨利王子,有一个少年老成、智勇双全,会领兵打仗的弟弟。而在正史中,这位少亲王作为亨利四世活下来的第三儿子,生于1389年6月20日,而什鲁斯伯里之战发生在1403年7月21日。所以从年龄上看这位少年亲王并没有参战。
与福斯塔夫混在一起的亨利王子
(三)在剧中,霍茨波和莫蒂默当晚率军出征前都与自己的夫人泪别,但是在正史中并没有出现这两位夫人,这里的更多的是作者把女性柔情和大战前夫妻难舍的话别插入剧情,既从女性视角凸显了两位将军将领的不失儿女情长的豪勇血性,更从人性层面书写了战争的冷酷视角。
战前的国王
(四)尽管此剧名为亨利四世,但在剧中,亨利王子的角色作用显然在国王之上,先后杀死了霍茨波,奠定胜局,并把身陷危境的国王救出,但在正史中这场战斗完全归功于亨利四世,据说这场战斗中先后杀死了36个叛军。情节这样的安排只是为了未来的英格兰之星更加的耀眼。
国王与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