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重回“芭交”执棒《红色娘子军》指挥家卞祖善:“回娘家”感到很亲切

作者:北青热点

4月10日晚7:30,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以下简称“芭交”)将登台第七届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在卞祖善、张艺两位指挥家的执棒下,携手钢琴演奏家谭小棠,共同奏响主题为“世纪: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精彩音乐会。这也是国家大剧院“第七届交响乐之春”的第三场音乐会。

重回“芭交”执棒《红色娘子军》指挥家卞祖善:“回娘家”感到很亲切

作为原芭交首席指挥,85岁高龄的著名指挥家卞祖善将在音乐会的最后再度执棒“芭交”,奏响永不褪色的《红色娘子军》。铿锵有力的“女战士操练”,轻盈灵动的“快乐的女战士”,气势磅礴的“排山倒海乘胜追击”,这些铭刻在几代观众记忆深处的旋律,将在“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上再一次带给观众感动与震撼。

4月9日,卞祖善在进团排练前接受了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采访。从艺60周年,再度回到自己熟悉的乐团,卞祖善亲切的将之比作“回娘家”。谈起他带领乐团无数次奏响的《红色娘子军》,这位一头银发的著名指挥家滔滔不绝,眼中闪烁着亮光。

重回“芭交”执棒《红色娘子军》指挥家卞祖善:“回娘家”感到很亲切

《红色娘子军》首演的指挥另有他人

卞祖善1961年,以优异成绩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后到中芭从事乐队指挥工作,曾担任首席指挥。60年来,卞祖善指挥“芭交”演出了芭蕾舞剧《吉赛尔》《天鹅湖》《红色娘子军》《林黛玉》等中外芭蕾舞剧;先后在我国首演了米雅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七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等。

这些作品中,《红色娘子军》可以说是卞祖善指挥多年的代表作。很多资料里甚至将卞祖善说成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首演指挥。对此,严谨的卞祖善表示并非如此:“我指挥的比较多一点,但并不是首演指挥,首演是在1964年9月底,指挥是黄飞立教授。还有一次重要的演出就是同年的10月8日,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欣赏了《红色娘子军》,并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当时的指挥是李华德,因为当年排演这部舞剧的时候,是芭蕾舞团邀请了中中央音音乐学院指挥系的主任黄飞立教授,他带的助手就是李怀德教授。”

卞祖善回忆自己是从1966年夏天开始指挥《红色娘子军》的:“我接黎国荃先生的班,他当年是中央歌剧舞剧院的副院长、首席指挥,《红色娘子军》在他的指挥下,不仅把整个音乐演奏的水准提高了,而且他在创作上也有顾及,但是现在几乎鲜为人知了。”

重回“芭交”执棒《红色娘子军》指挥家卞祖善:“回娘家”感到很亲切

目前演出的《红色娘子军》是1964年和1970年的混合版本

卞祖善执棒《红色娘子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66年到1968年4月,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恢复《红色娘子军》后的演出。“1992年恢复《红色娘子军》之后,指挥的场次就相当多了,光是1993年一年就指挥演出了53场。”

作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卞祖善透露,由于整部剧很受欢迎,所以在演出的过程中是有变化的。“这部剧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64年版,还有一个是1970年版。在1992年恢复演出的时候,就成了这两个版本的混合版。”

卞祖善回忆说,“在恢复这部剧的演出之前,吴祖强先生给我打电话说,我们能不能恢复1964年的版本,也就是为毛主席演出的时候形成的版本,而不是1970年的版本。但是因为急于要演出,如果恢复老版本的话,还要重新抄谱,乐队重新排练,还要重新和演员合光、合景、合舞,工程很大。当时因为急于和观众见面,时间特别紧,这个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还是采用1970年的版本。”但是蒋祖慧导演找到卞祖善,坚持要1964年的版本,“蒋祖慧导演是负责编导第一场、第二场和序幕的,她说别人的我不管,二场从琼花上场到整个二场结束,我一定要老版本的音乐。我说这个好办,因为只是其中的十二分之一。因此就成了一个新老混合的版本,一直演到现在。但是这不妨碍芭交的演出,也不妨碍广大的观众和听众对它的喜爱。”

重回“芭交”执棒《红色娘子军》指挥家卞祖善:“回娘家”感到很亲切

从艺60周年 每次回芭交都很亲切

从1961年到芭蕾舞团工作,到今年算起来正好是卞祖善从艺60周年。在排练之前,卞祖善从中芭的走廊走过,看到墙上贴着《吉赛尔》的海报,倍感亲切。“1961年我刚到芭团工作,第一部指挥的就是《吉赛尔》。每次回到这里对我来说都很亲切。一晃六十年过去了,再让我来指挥《红色娘子军》选曲,我是很兴奋的。”

这么多年,卞祖善一路看着中芭成长起来,对乐团充满感情。即便是退休之后,卞祖善也非常关注中芭和乐团,常回来跟大家沟通交流。“我看到了整个中央芭蕾舞团历年的成长,包括乐团的发展和成长,现在应该说有很大的提高。60年初,乐队也就是双管编制,现在乐团是国家级水平。在中国来说,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是中国一流的乐团。2013年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首演100周年,中芭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自己的《春之祭》版本,不仅体现了我们古典音乐发展的国际水平,也体现了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的世界水准。能够用五管编制的乐团在现场演出《春之祭》的芭蕾舞团,从世界的角度上来说都是屈指可数的。我仅仅举这么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60多年来,中央芭蕾舞团和中央芭蕾舞团的交响乐团的成长是举世瞩目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黑建军

编辑/贺梦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