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times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一、1941年3月18日,黄霑出生在广州一个普通家庭。命运的齿轮在1949年开始转动,8岁的黄霑随家人移居香港,开启了他传奇的人生篇章。

1951年,10岁的黄霑入读喇沙学院。在这里,他不仅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还流露出日后"风流才子"的特质。一次为堂弟打抱不平的争斗中,黄霑意外结识了同为五年级学生的李小龙。

这段经历不仅体现了他讲义气的性格,也为他日后广泛的人脉关系埋下了伏笔。青春期的黄霑已显露出风流倜傥的气质。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在喇沙学院读书期间,他曾为一位暗恋的女孩写情书,甚至冒昧造访对方家中,虽然遭到了女孩的婉拒,却也展现了他大胆追求爱情的一面。

初恋的失败并未打击到黄霑,反而让他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和音乐中。凭借超高的音乐天赋,他加入了学校口琴队,并连续五次摘得口琴大赛桂冠,成为了梁日昭先生的得意门生。

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也让他有机会接触到电台配音和电影配乐等工作。除了音乐才能,黄霑的文学天赋也在这时崭露头角。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他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甚至给当时香港流行的青少年刊物《中国学生周报》投稿,展现出卓越的文字功底。1960年,19岁的黄霑考入香港大学中文系,开启了他的大学生涯。

同年,香港《星岛晚报》举办第一届全港业余歌唱大赛,喜欢凑热闹却又怕丢脸的黄霑,用艺名"黄霑"报名参加。虽然比赛成绩平平,但这个艺名却被他沿用至今,成为了他闻名遐迩的代号。

更重要的是,在这场比赛中,黄霑邂逅了年仅13岁的女歌手华娃。这段相遇不仅为他的音乐生涯增添了灵感,也成为了他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的序章。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二、从此,才华与风流并存,成为了黄霑人生的主旋律。1962年,21岁的黄霑正式踏入音乐创作领域。他与师父一起为唱片公司写词,初试啼声就一口气创作了八首歌词。

虽然大部分作品反响平平,但其中一首由苏格兰曲调填词的《友谊万岁》却流传至今,成为他音乐生涯的开端。然而,黄霑的才华并不局限于音乐创作。

1963年,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他进入香港培圣中学担任国文和圣经老师。尽管这份工作看似稳定,但生性爱自由的黄霑内心却很不适应这种拘束的生活。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机缘巧合下,1965年的一次老同学聚会改变了黄霑的职业轨迹。在倾诉工作苦恼时,一位同学向他推荐了广告行业。尽管对广告一窍不通,黄霑还是大胆尝试,凭借出色的口才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就这样,他开始了在广告界的职业生涯,并留下了"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等脍炙人口的广告词,展现了他在文字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黄霑在广告界的发展如日中天,但他的野心并不止步于此。1973年,32岁的黄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国泰广告公司的工作,与好友一起创立了宝鼎电影公司。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这一举动标志着他正式进军电影界,展现了他勇于尝试新领域的魄力。1974年,黄霑自编自导的电影《天堂》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进入香港年度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

这一成就不仅证明了他在影视领域的才能,也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黄霑最辉煌的成就还是在音乐创作上。

1977年,他开始与作曲家顾嘉辉合作,为电视剧《家变》创作同名主题曲。这次合作开启了"辉煌"组合的传奇,在随后的20多年里,两人共同创作了无数经典作品,如《誓要入刀山》《上海滩》《狮子山下》《我的中国心》《一生有意义》《时间始终你好》等,这些歌曲至今仍在传唱。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三、黄霑的多栖发展充分展现了他多元化的才华,从教师到广告人,再到电影导演和音乐创作人,每一次转型都彰显了他勇于尝试、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

这种跨界的才华,使他成为了香港文化界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也奠定了他"才子"的美誉。黄霑的感情生活如同他的音乐创作一样丰富多彩,充满戏剧性。

1967年,26岁的黄霑迎娶了相恋多年的华娃,当时华娃已经是一位知名女歌手。新婚之夜,华娃将装满黄霑情书的红木箱子作为嫁妆送给了他,这个浪漫的场景仿佛预示着他们将有一段美满姻缘。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黄霑风流倜傥的性格似乎注定了他的感情生活不会平淡。1973年,当华娃怀上黄霑的第二个孩子时,黄霑却因工作原因与著名女作家林燕妮在迪士尼巡演中朝夕相处。

黄霑曾对朋友感叹:"从来没有见过林燕妮这么靓的女人,又高又白,中英文都好,才华横溢。"1974年,黄霑公开对林燕妮展开追求,完全不顾已有家室的事实。

他的追求方式可谓浪漫热烈:无论林燕妮去哪里、和谁吃饭,黄霑都会提前打听好,然后订好玫瑰花让服务员送到。他甚至陪林燕妮去美国看病,展现了对她的关心。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这段感情给黄霑带来了巨大的争议。媒体将他称为"负心汉"和"第一贱男",而林燕妮则被称为"狐狸精"。但黄霑似乎并不在意这些评价,他曾说:"和林燕妮在一起好刺激,每个细胞都在高潮之中。

最终,黄霑选择了与华娃离婚。1975年,他与林燕妮各自出资25000元,成立了"黄与林广告公司"。然而,这段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经营不善,两人经常因为琐事争吵。1988年,在金庸的见证下,黄霑与林燕妮正式结为夫妻。这段备受瞩目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就宣告结束。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四、据说林燕妮在结婚6小时后就后悔了,这让黄霑很不高兴。在经历了感情的起起落落后,1995年,54岁的黄霑最终与默默付出近十年的女人陈惠敏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

这一次,黄霑表示要收心修道,专一于妻子。他说:"我从未见过一个女人,像他的太太这样,爱一个男人。"黄霑的感情经历,就像一首跌宕起伏的情歌,充满了激情、矛盾和戏剧性。

这个曾经的风流才子,终于在晚年找到了心灵的港湾,为他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即便在感情生活跌宕起伏的时期,黄霑的艺术才华依然如日中天。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1990年,在经历了与林燕妮分手的低谷后,黄霑仿佛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到了音乐创作中。老友徐克邀请他为新片《笑傲江湖》谱曲,黄霑随即创作出了传唱至今的经典之作《沧海一声笑》。

紧接着,他又为多部电影创作了配乐,其中包括《男儿当自强》、《青蛇》和《梁祝》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黄霑深厚的音乐功底,也将他的音乐才华推向了新的高峰。

除了音乐创作,黄霑还在电视节目主持方面大显身手。他与"香港四大才子"中的另外两位倪匡、蔡澜一起策划并主持了《今夜不设防》节目。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这个可以喝酒、吸烟、讲黄段子的节目一经播出就收视率飙升,三人因此被香港观众评为"三大名嘴"。节目的成功不仅展现了黄霑的幽默感和机智,也体现了他在娱乐界的影响力。

1996年,为了迎接香港回归,黄霑和张延安一起主持的《江山如此多娇》正式在大陆开播。这档节目成为了沟通大陆和香港的重要平台,体现了黄霑作为文化使者的角色。

1998年,黄霑与老搭档顾嘉辉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演唱会。这场演唱会持续了三年,在香港、广州和东南亚地区共举办了29场音乐会,打破了纯创作人举办音乐会的场次纪录。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五、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黄霑在音乐界的地位,也体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即使在2001年被诊断出肺癌后,黄霑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

他与罗家英、麦嘉合作的《三个光头佬》节目,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他面对疾病的乐观态度,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欢乐。

这个节目的收视率一路飙升,成为了"亚洲第二"的访问类节目。2003年,黄霑创作了他生平最后一首曲《情常在》,由林夕作词。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这首歌仿佛是黄霑对自己丰富人生的总结,也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礼物。黄霑的艺术生涯,就像一首跌宕起伏的交响乐,以最动人的旋律,谱写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传奇。

黄霑的才华不仅限于音乐创作,他在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连接不同文化领域的桥梁。他的跨界才能,使他成为了香港文化界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在广告界,黄霑创作的广告词家喻户晓。从1965年进入广告行业开始,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字功底。"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等经典广告词,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他在五年内辗转了三家广告公司,每一次转换都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成就。在电影界,黄霑同样大展身手。1973年,他创立了宝鼎电影公司,开始了他的电影事业。

1974年,他自编自导的电影《天堂》进入香港年度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证明了他在影视领域的才能。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艺术阅历,也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在电视界,黄霑主持的节目收视长虹。《今夜不设防》让他与倪匡、蔡澜一起被誉为"三大名嘴"。2001年,即使在患癌后,他仍然与罗家英、麦嘉合作了《三个光头佬》节目,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他面对疾病的乐观态度,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欢乐。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六、1996年,为迎接香港回归,黄霑与张延安一起主持了《江山如此多娇》节目。这档节目成为了沟通大陆和香港的重要平台,体现了黄霑作为文化使者的角色。

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推动了两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黄霑的跨界才华,不仅丰富了香港的文化生活,也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树立了榜样。

他展示了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应该具备的广博视野和多元才能。无论是在音乐、电影、广告还是电视节目中,黄霑都以其独特的创意和才华,在香港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才子的传奇,更是香港那个时代的缩影。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的威胁,黄霑毅然决定在香港狮子山下举办了自己生平最后一场演唱会。

这场演唱会不仅是对他音乐生涯的总结,更是对抗疫情的一种精神鼓舞。谭咏麟、李克勤、叶倩文等香港乐坛大佬纷纷到场支持,场面感人至深。

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黄霑的社会责任感和对音乐的热爱。同年,黄霑创作了他生平最后一首歌曲《情常在》,由林夕作词。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这首歌是黄霑与林夕这两位香港乐坛才子难得的合作,也是黄霑对自己丰富人生的总结,更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礼物。

歌曲中蕴含了黄霑对生命、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仿佛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告别。2004年11月24日,这位"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风流才子走完了他精彩纷呈的一生,享年63岁。

黄霑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文化时代的结束,但他的音乐、他的才华、他的风流韵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虽然黄霑已经离开近20年,但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他创作的众多经典歌曲,如《上海滩》《狮子山下》《我的中国心》等,至今仍在传唱。他的广告词、他主持的节目、他参与的电影,都已经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黄霑的一生,就像是一首跌宕起伏的交响乐。他以自己的才华和个性,谱写了一曲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从音乐创作到广告创意,从电影制作到节目主持,黄霑在每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才子的传奇,更是香港那个时代的缩影。黄霑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才子,什么是活得精彩的人生。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romantic years of the "merry genius" Huang Zhan

他的离去,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的传奇,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黄霑的人生,正如他创作的歌曲一样,激情澎湃,余音绕梁,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Rea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