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聊一聊古代漢人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态度一、戰争混亂的側面:促進曆史上四次民族大融合二、當權統治者的态度:直接影響漢人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三、少數民族文化傳入中原,與漢文化互相融合,成就了當代燦爛的華夏文化

作者:文史盛宴

​ “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包括漢民族在内的所有民族都團結在一起,合力擰成一股繩,大家都是中國人,不分你我他。這種現象在古代封建主義社會是根本不會出現的,各民族之間文化交流與傳播到後面的互相通婚、融合血緣關系,這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以維護自己的安穩統治為訴求的皇權統治者的統治下,上層貴族與底層的漢族老百姓們對于其他少數民族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古代漢人對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的态度。

中國曆史上前前後後一共經曆了4次大規模的各民族融合,嬴政建立大秦,第一次打破了各個諸侯小國之間的壁壘,實作了各民族各個血緣宗族的一次大融合。東漢末年天下分裂成三個國家,各地區戰争不斷,人們流離失所,一直到兩晉時期才出現了暫時穩定的社會環境,生活在北邊的遊牧民族包括匈奴在内不斷開始往黃河流域以南遷移,民族沖突的不斷激化最後直接導緻了晉朝的加速滅亡,北魏孝文帝登上帝位後一直緻力于化解各民族之間的沖突,倡導少數民族學習漢話,與漢族老百姓通婚等,這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聊一聊古代漢人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态度一、戰争混亂的側面:促進曆史上四次民族大融合二、當權統治者的态度:直接影響漢人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三、少數民族文化傳入中原,與漢文化互相融合,成就了當代燦爛的華夏文化

中國古代的人口遷移蒙古人離開大草原南下建立大了大元朝,北方的地區穩定的社會環境吸引了無數中原以及南方老百姓前去,經商或者定居,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現在的回族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形成的新的少數民族。第四次民族大融合出現在清朝,朱明王朝是曆史上最後的由漢族人民建立的統治政權,這個國家最開始就同北邊的少數民族處于敵對狀态,在邊界線附近設立了多個基地駐紮軍隊,自然災害、統治階層的沖突等因素導緻明王朝政權不斷南移,清軍步步緊逼,最後滅亡明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各民族再次出現大融合的局面。

漢人建立的政權中,上層統治者對于漢以外其他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主要有兩種鮮明的處理方式,一類是回避式的明令禁止,杜絕老百姓和少數民族的交流甚至貿易交往。就像在宋遼的交鋒中,宋朝統治者禁止老百姓使用一切與外族有關的事物;另一類是開放包容的,統治者樂見其成。大唐可以說是曆史上所有漢人建立的政權中對少數民族态度最友好的朝代了,全國上下穿漢胡服、吃胡食,俨然成了一股全社會風靡的潮流時尚。

司馬炎建立晉朝後,朝廷的世家大族們就很喜歡少數民族用的床具以及洗漱用具等等,在飲食方面,家裡也都有他們煮飯或者烤肉用的廚房用具,不光是自己吃,在舉辦宴會的時候還會拿出來和親朋好友分享,這時候首先上桌的一定是用少數民族的碗具裝的他們常吃的食物,當時的人都覺得這樣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酷的,以能擁有這樣的裝備為榮,人們甚至将毛氈裹在頭上。于是有人就開玩笑,“中國必為胡所破。”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聊一聊古代漢人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态度一、戰争混亂的側面:促進曆史上四次民族大融合二、當權統治者的态度:直接影響漢人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三、少數民族文化傳入中原,與漢文化互相融合,成就了當代燦爛的華夏文化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天下形勢

混亂的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流着少數民族血脈、骨子裡早已經習慣了自家生活方式的統治者不得不面對統治範圍内漢人和族人的關系,為了長久的統治必須要将兩方的沖突降到最低。有的統治者要求漢人必須要穿戴少數民族的衣着服飾,有的漢人拒絕服從,仍然按照以前的習慣生活,有的漢人則主動接受朝廷的指令,開始欣賞别族的衣裝打扮。

在《南齊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前中原士庶,雖淪懾殊俗,至於婚葬之晨,猶巾褠為禮。而禁令苛刻,動加誅轘。”朝廷指令要求漢人百姓按照鮮卑族人的衣着打扮、生活習慣等,雖然漢人因為畏懼于朝廷的怪罪而暫時有所服從,但完全服從國家指令的隻有少數漢人,大部分人都隻是在一些無傷大雅的習慣中有所改變,其他地方依然同以前一樣,這種情況下你能閉着眼睛強硬的說他們這樣不對,必須改過來嗎?顯然不能。在古人眼中,婚喪嫁娶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這種場合漢人仍舊是按照自己本來的習慣穿戴配飾。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聊一聊古代漢人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态度一、戰争混亂的側面:促進曆史上四次民族大融合二、當權統治者的态度:直接影響漢人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三、少數民族文化傳入中原,與漢文化互相融合,成就了當代燦爛的華夏文化

清朝統治者強制要求男子剃發

這樣看來似乎也覺得沒什麼,少數民族統治者強硬規定漢人的生活方式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還要是清朝時男子都必須剃掉腦門兒前面的頭發,統治者直接向全國釋出指令,所有男子必須剃頭,朝廷官員不準再跑我面前讨論這件事,就問你一句話,“要命還是要頭發?”漢人尊崇孔子,學習儒家經典,主張“身體膚受之父”,自己沒有權利傷害一絲一毫,顯然将頭發和自己的命看的一樣重,統治者一個指令下來,所有漢人都完全不能接受,落發隻是個人選擇,嚴重一點是對父母的不孝,何時演變成了生死抉擇的政治問題了?于是有了後來的“江陰十日,嘉定三屠”,無數漢人在這場反抗中失去了生命。

宋遼是一對死敵,在兩家的對抗中,宋朝似乎一直處于不利的局面,然而當時社會有的宋人就覺得遼人的衣服挺好看、器具也很好用,其他人就很看不慣,在國家大義面前,怎麼能崇拜敵國的東西呢!一定要禁止。于是,公元1048年,統治者明令禁止百姓穿着遼人的衣服、使用遼人打造的馬具。

蒙古人南下建立了元,強硬要求漢人必須按照他們的生活習慣來,無論是衣着打扮、交流語言甚至是喪葬習慣上都要摒棄從前的習慣,這樣的情況直到朱明王朝建立才有所改變。公元1368年,國家統治者正式下令,禁止所有人穿胡服、說少數民族話以及,遵從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規定所有在明王朝的少數民族變更姓氏,一律采用漢人的姓氏命名,日常穿戴也是必須要按照漢人的習慣。漢人和少數民族不斷互相通婚,接受儒家禮儀文化的熏陶,日子一久,誰還記得以前的血統,看起來和漢人都差不多。

唐朝皇帝有少數民族的血統,但卻并沒有強硬的要求漢人步調一緻的向少數民族看齊,而是主動謀求和睦相處。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聊一聊古代漢人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态度一、戰争混亂的側面:促進曆史上四次民族大融合二、當權統治者的态度:直接影響漢人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三、少數民族文化傳入中原,與漢文化互相融合,成就了當代燦爛的華夏文化

唐朝穿胡服的女子唐朝是華夏世上的一顆瑰麗的明珠,經濟、文化、政治都呈現出開放、包容的态度,國外的商人将外面的生活習慣、風俗事物帶進國内,人們也都帶着好奇的心态去了解甚至接受了。比如在女子的服飾上,不同于漢服的穿着程式複雜,走動也不友善,與現代人幹脆利落的打扮相似的胡服被女子所喜愛,世家小姐們可以穿着胡服騎着駿馬外出打獵郊遊,英姿飒爽也不用擔心儀态不雅的問題。當時胡人大多男子和女子穿着差别不大,這種習慣也影響到了唐朝女子,她們換下複雜的襦裙,穿着胡服走動、學習跳胡人的舞蹈,甚至可以扮作男子在大街上行走,足以見當時的社會風氣之包容。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不僅僅是服飾,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同樣影響着漢人,例如奶酪、易于長時間儲存的胡餅等等在國内大範圍流行起來,很多人以吃胡人的食物為榮。

多個民族的相遇必然會産生文化的碰撞,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優秀的值得人稱道的地方。古時候人們的科技水準、經濟發展水準普遍較低,文化相遇必然會産生諸多沖突,要較個高下,但我們站在今天回望曆史洪流,會發現即使期間爆發了無數次戰争,統治者頒布了無數條禁令,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甚至文化習俗都呈現出互相融合的趨勢,從一個個獨立的封閉小團體逐漸縮小彼此之間的距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至今被很多人贊揚,他的舉措我們在國中曆史課本上就學習過,不但将漢族的通用語定位國家的通用語,還召集人手修典籍,組織官員學習漢族的文化,學習儒家的忠孝思想,甚至将儒家思想定位自己的治國理念。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聊一聊古代漢人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态度一、戰争混亂的側面:促進曆史上四次民族大融合二、當權統治者的态度:直接影響漢人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三、少數民族文化傳入中原,與漢文化互相融合,成就了當代燦爛的華夏文化

北魏孝文帝的儒家治國同後來的元朝統治者不一樣的,他尊重漢人的文化傳統,鼓勵少數民族官員了解漢人,走進漢人,主動讓鮮卑族人漢化,縮小兩族之間的文化差異,讓鮮卑人加深對漢族的認同感、責任感、歸屬感,直到兩族最終成為一族。這在統治者之中是非常少見的,曆史也證明了孝文帝漢化政策的正确性,我們也暫且不提個中考量,統治者的這些政策的确是擴大了儒家文化的影響範圍,提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是我國古代傳統農業學上的巨著,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這本書上記載了很多從北方少數民族那邊傳過來的種植方法,比如麥、胡粟等,牲畜飼養方法,比如驢子和騾子,以及大量美食的做法,比如奶酪、胡餅等等,并且其中的占比相當大,這本書也是在各民族文化融合中,少數民族對現今華夏悠久燦爛的文化莫大貢獻的最好證明。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聊一聊古代漢人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态度一、戰争混亂的側面:促進曆史上四次民族大融合二、當權統治者的态度:直接影響漢人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三、少數民族文化傳入中原,與漢文化互相融合,成就了當代燦爛的華夏文化

《齊民要術》第十卷——美食制作方法

我們知道,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大部分都是遊牧民族,狗在他們看來是看家護院,保護羊群的,是幫助他們更友善打獵的幫手,草原人是拒絕吃狗肉的,而在以種植業為主的南方地區,專門以打獵為生的人很少,更多的是下田種地,他們将狗看做和豬一樣的可以端上桌吃的食物。《禮記内則》裡面描寫了秦時老百姓的飲食習慣,認為“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麥”,不少人像養豬一樣養狗,而《齊民要術》中卻将狗直接從牲畜裡面剔除了。少數民族喜歡狗,他們大多吃羊肉,拒絕飼養狗殺狗吃肉,不得不說這改變了不少漢人的菜單。

酪與乳酪制品是兩種不同的食物,前者在我們早就有的,而乳酪制品卻是實實在在北方遊牧民族發明的,随着曆史大融合,乳酪制品被帶到中原地區,并受到上至貴族階層下至平民老百姓的喜愛。唐朝時期,人們将乳酪中最美味的部分稱為“醍醐”,用它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足以看出這東西的珍貴程度以及受歡迎的程度了。

不僅是乳酪,還有來自印度的輕高面、曼陀羅花樣的夾餅,都是唐朝官員大夫們很喜歡的食物,“貴人禦馔盡供胡食”,世家大族、朝廷權貴們吃的飯大多都效仿胡人的飲食習慣,這是《舊唐書》裡面記載的唐人的飲食習慣,我們今天尚可以窺見當時少數民族的美食文化對大唐上層階級的影響。而老百姓一向以喜歡在有限的條件内跟風貴族,上層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底層的老百姓了。

古代封建社會下,控制欲極強的當權統治者對少數民族的政策很容易影響到底層老百姓,無論是出于哪個角度的考慮,無外乎都是為了鞏固對天下老百姓的統治,而不是一心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長此以往必然會産生不可調和的沖突。古人常說“天下大勢,和久必分,分久必合”,封建統治階級政權的變更必然伴随着人口的大量遷徙、戰争帶來的人口消減,同時也大規模的促進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不斷豐富着漢族人自己的曆史文化,在為人們帶來别樣的精神以及物質體驗的同時,也增強了各民族人的活力以及生命力,間接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大進步,經過長久的曆史發展與不斷融合,才有了我們今天悠久的華夏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