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的美好,從塑造自己開始

作者:有書共讀

雕塑大師劉開渠曾言:

“我願以我走過的全部道路證明一句話,人生是可以雕塑的。”

人字是平面的,人生則是立體的。

出彩的人生,如同一件精美的雕塑作品,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用心的雕琢形成的。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雕塑家,然而有的人生卻是破敗的,立不住的,有的人生是熠熠生輝的,頂天立地的。

之是以有了這樣的差别,正是因為優秀的人都會從不同的方向活出自己的“立體人生”。

人生的美好,從塑造自己開始

健康,決定人生的長度

有人說,生命的價值不是用壽命的長短來衡量的。

可仔細想一下,人隻有先健康地活着,才能擁有更多的可能性,不然就隻能“虛負淩雲萬丈才”了。

《唐才子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身患癰疽的孟浩然正卧病在襄陽家中,經過一些治療後,病情開始好轉。

郎中囑咐他不可飲酒、吃魚,千萬要忌口,不然後患無窮。

正巧昔日的好友王昌齡路過襄陽,便來看望孟浩然。

孟浩然自是設宴款待王昌齡,可當他一見到桌上的美酒,便難以自持,再看到宴席上有一道難得的魚鮮,更是忘了醫囑,食指大動。

最後舊病複發,一命嗚呼。

貪圖口腹之欲,不顧身體健康。

孟浩然在知天命的年紀,卻糊塗行事,着實令人惋惜。

相比之下,範仲淹則顯得更具智慧。

範仲淹在求學時,便十分重視鍛煉身體。

不論春夏秋冬,每天早晨,他都能起來練上一套劍術。

他也是以獲得了強健的體魄。

範仲淹還非常重視家人的健康,在《教子家書》裡勸告家人要愛惜身體。

範仲淹用健康讓自己走過花甲,更是讓健康的觀念在家族中生根發芽,延綿後世800年而不絕。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

“忽略健康的人,等于在與自己生命開玩笑。”

一個人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拿健康來賭身外之物,如是這樣,那你從一開始就注定是輸家。

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生的美滿,都需要用健康的身體去創造。

沒有時間“投資”健康,一定有時間得病。

堅持鍛煉身體,合理飲食,保證睡眠,勞逸結合,總能讓自己收獲安然無恙的幸福感。

人生的美好,從塑造自己開始
人生的美好,從塑造自己開始

心态,決定人生的寬度

宋代慧開禅師有一首耳熟能詳的名句:

“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生命中的得失與悲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的心态。

放寬心态,方得自在。

韓愈從小刻苦努力,立志科舉,但他一連考了三次都失敗了。

然而他不以為意,一直努力準備。

第四次科舉,韓愈終于中了進士,入朝為官。

做了國子監四門博士的韓愈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小小的官職并不能讓韓愈養家糊口。

為了能夠改善生活,韓愈做起了“兼職”——寫墓志銘。

謀生的手段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韓愈寫墓志銘的事情卻成了大唐官場的一個笑話。

許多人說韓愈丢了讀書人的氣節,更丢了官場的臉面。

韓愈對此不以為然,相反,他更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每一位顧客。

認真的态度加上超凡的才華,讓他成為墓志銘行業中頂尖的精英。

韓愈寫墓志銘的價格也被越炒越高,收費動不動就是“馬一匹,并鞍、銜及白玉腰帶一條”。

這可比原來一年的工資還多。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凡事看開,用自己的寬闊心胸,釋懷了命運的捉弄。

豐子恺在《豁然開朗》中寫道: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清心。 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人生過的是心情,生活活的是心态。

正如“費斯汀格”法則所說:

“人生中10%的事件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90%則是你對事情如何反應決定的。”

物随心轉,境由心造。一個寬廣的心态,便是能夠面對苦難的“定盤針”。

在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

讓自己心胸豁達一些,内心的郁結也就随之消散,心寬了,人生也就寬敞明亮了。

人生的美好,從塑造自己開始
人生的美好,從塑造自己開始

閱讀,決定人生的深度

葉聖陶先生曾說:

“讀書,讓生活有溫度,讓靈魂有濕度,讓生命有深度。”

閱讀可以讓我們在有限的人生裡,體會更多的人生百态,讓我們的人生得以沉澱,獲得深厚的底蘊。

“捷克文學的悲傷之王”赫拉巴爾便是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大學未畢業的赫拉巴爾就開始了艱苦的謀生之路。

他先後當過公證處的抄寫員、倉庫管理者、鋪鐵路的小工、火車排程員,最後成為一名廢品資源回收筒打包工。

然而他依舊沒有放棄閱讀。

在廢品資源回收筒陰暗潮濕的地下室中,他把别人丢棄的書籍拿來閱讀,在書籍裡深耕自己。

閱讀讓他暗無天日的生活,多了一絲溫暖與慰藉。

在之後的五年時光裡,他從被别人視為廢紙的書籍中獲得知識,他的“身上蹭滿了文字,俨然成了一本百科辭典”。

這些成了他文學創作的動力與源泉,使他最終成為了備受矚目的作家。

林語堂先生曾說:

“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曆人生。”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不置可否,想要成為一個有深度的人,閱讀是最簡單、投資最少的辦法。

閱讀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成長之路的階梯,可以在無形之中,深化你的知識,你的思考,更能深化你的人格。

不以讀書唯功論,當以讀書通世事。

閱讀雖然不能給你帶來直接利益,但可以滋養你的養成樂于閱讀的習慣,可以讓我們擺脫浮躁,獲得沉澱,讓自己更具深厚内涵。

人生的美好,從塑造自己開始
人生的美好,從塑造自己開始

格局,決定人生的高度

國學大師翟鴻燊說:

“生命取向要高,格局不高,說不出高雅的話,成不了大事。”

格局越大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懂得取舍,也就能夠收獲更多美好。

《說苑》中有“楚王絕纓”的故事:

有一次,楚莊王打勝仗回來,和将士們一起開慶功會,席間還讓愛姬許姬出來跳舞助興。

宴會上,一陣怪風把燈火吹滅,而有人喝醉酒趁黑燈瞎火之際調戲許姬。

慌亂之中,許姬摘下了那人的帽纓,并将此事告知楚莊王,想要楚莊王處理那個無禮的家夥。

可楚莊王認為自己之是以打勝仗,離不開這些将士的奮戰,如果處置那人,肯定會打擊将士的情緒。

于是,他不僅沒有處理那人,反而說為了助興,讓大家把帽纓都摘了。

那人也明白楚莊王的用意,從心底感激他的寬宏大量。

七年之後,楚莊王大舉讨伐鄭國,此時一位名叫唐狡的将軍主動請纓打頭陣。

唐狡不負衆望,以少勝多,打到鄭國國都。

楚莊王十分高興,準備論功行賞,可唐狡卻拒絕了。

他對楚莊王說:

“大王,您在七年前的宴會上就已經賞賜過我了,我怎麼還敢接受封賞呢?”

原來,他就是當年醉酒調戲許姬的那個人。

楚莊王并沒有是以而懲罰唐狡,因為唐狡能征善戰,對自己的争霸事業是助一臂之力。

是以,楚莊王不僅沒有懲罰唐狡,還将許姬許配給唐狡。

此後,唐狡更是奮戰不懈,為楚莊王的逐鹿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楚莊王那非凡的格局。

曾國藩說:

“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大格局是一種不拘小節的境界,更是一種舍得之間的智慧。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瑣碎小事上沉陷,他們會站在更高的位置,全面地看到問題,更懂得統籌安排,提綱挈領。

一個人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在于他的格局,而格局裡也藏着他的結局。

人生的起點多是相同的,但每個人的活法卻大不相同。

人和人之是以活得不一樣,原因就在這四個次元上。

珍惜健康的人,擁有長壽;懂得寬心的人,享受自在;

堅持閱讀的人,收獲沉澱;提升格局的人,赢得成就。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總有一個生命次元,是改變生命的杠杆,生涯平衡點就在其後面。

正如王蒙先生所說:

“也許你不能留名青史,但至少應該對得起自己的這僅有的幾十年。 也許你未能立德立功立言,但至少是充分發揮出了自己一生的能量。 也許你的諸多努力未能奏效…… 但是最後‘結賬’的那一天,你至少可以說我已盡力了。”

人生的開始是美好的,結局是自己塑造的。

雖然難求完美,但隻要把握好這四個次元,便不會虛度。

如此,足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