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羅氏制藥總經理周虹:我有三個“中國夢”

作者:追趕小天才

新華網北京8月3日電(劉映)近日,首個黑色素瘤靶向新藥佐博伏在中國上市,推動中國的黑色素瘤治療邁入靶向時代。雖然比美國晚了6年,但上海羅氏制藥總經理周虹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此次佐博伏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加速準許,提前兩年上市,還是非常令人振奮,“我有三個‘中國夢’,第一個就是新藥全球同步在中國上市,這個夢想就要實作了。”

上海羅氏制藥總經理周虹:我有三個“中國夢”

上海羅氏制藥總經理周虹

第一個“夢”:新藥全球同步在中國上市

被稱為“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是一種來源于黑色素細胞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死亡率高、轉移率高、治療難度大。

中國黑色素瘤發病率為0.6/10萬,屬于罕見病。近年來,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與西方國家不同,我國多發的黑色素瘤特殊類型惡性程度更高。中國黑色素瘤患者中約有26%的患者存在braf基因突變,出現轉移後的braf突變患者,平均生存期僅有3-4個月。由羅氏制藥研發的全球首個用于治療brafv600突變陽性的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的靶向新藥佐博伏(維莫非尼,vemurafenib)在中國上市後,患者的生存獲益将得到顯著提高。

不過作為罕見病,黑色素瘤在中國的發病率總體較低,這意味着佐博伏未必會為羅氏帶來高額的銷售收入。

對此,周虹表示,羅氏的使命是“先患者之需而行”。“這有兩層意思,一是患者為先;二是跟随科學,佐博伏對黑色素瘤治療就是重大級的發現。一種疾病雖然發病率很低,病人人數很少,但不表示這就不是我們應該去努力的方向。是以對于佐博伏這樣的創新藥物,羅氏全球都是積極推動的。”周虹透露,在羅氏的全球創新藥物産品線中,針對黑色素瘤治療的還有mek抑制劑(cobimetinib)和pdl1單克隆抗體(atezolizumab),也在加速引進中。

“近兩年,國家在加速創新藥進入中國、提高仿制品品質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我對第一個夢‘新藥全球同步在中國上市’,讓中國患者能第一時間用上全球新藥,充滿了信心。”周虹說。

第二個“夢”:在中國創造更多惠及全球患者的藥品

周虹介紹,作為20年前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之一,羅氏率先在中國建成了包括研究、開發、生産、營銷等環節在内的完整醫藥價值産業鍊。目前,羅氏的兩款藥物,經典免疫抑制劑骁悉,以及口服化療藥希羅達已實作中國制造,供應全球。

“但我希望有一天,不單單是中國制造,還能在中國創造更多惠及全球患者的藥品,從中國研發出藥物,在中國完成臨床實驗,并在全球上市,這是我的第二個夢想。”周虹說。

目前,羅氏正在建設中的上海創新中心正在加速她的這一夢想。2015年底,羅氏啟動的上海創新中心項目,共投資8.63億元人民币,預計2019年竣工,屆時将擁有220個子產品化工作區,這是羅氏将上海打造成為繼全球總部巴塞爾、美國舊金山之後,第三個戰略中心的重要裡程碑。未來,這個創新中心将聚焦研究與早期開發免疫、發炎及抗感染疾病領域的創新型藥物,以期持續不斷滿足中國乃至全世界患者的未盡需求。

周虹說,羅氏上海創新中心将推動羅氏和本地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同時吸引世界頂尖的研究人才來到中國。“我們的目标是為亞洲乃至全球的患者開發優秀的創新藥,并加強我們對中國研發的長期承諾。”周虹說,目前創新中心正在進行B肝藥物研發,有幾個藥已進入一期研究,希望不久的将來,這些藥物,可以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并能在全球上市。

第三個“夢”:中國人才的國際化

周虹說,她的第三個夢是中國人才的國際化,“我希望我們不僅給本土打造人才,更希望本土的人才能走向世界。”周虹說,就在今年,上海羅氏制藥的一位副總裁被任命為羅氏馬來西亞的總經理,成為羅氏制藥中國為全球培養出來的第一位總經理。

周虹表示,中國擁有巨大的潛力,持續增長的經濟讓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大醫藥健康市場,政府正在積極進行醫療改革,不但給廣大患者帶來很多益處,也給像羅氏這樣的跨國藥企帶來很多機會。

近日,國家醫保目錄談判藥品名單釋出,将36種談判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乙類範圍,很多創新的靶向藥被納入醫保目錄。羅氏的四個靶向藥包括治療乳腺癌、胃癌的赫賽汀,治療肺癌、結直腸癌的安維汀,治療淋巴瘤的美羅華,還有肺癌的特羅凱,全都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将靶向藥納入醫保,不但可以減輕患者負擔,更可以讓每個患者都有機會得到規範治療。我希望慢慢地像黑色素瘤這樣的罕見病藥物也能納入醫保。我想佐博伏肯定不用像赫賽汀等那麼多年才能進入醫保。”周虹說,羅氏将通過“四個更”來提高藥物可及性:一是更深的滲透,希望通過讓更多醫生、患者知曉标準化治療的益處;二是更完整的療程,必須有正規的療程才可以獲益;三是更廣的覆寫,“我們的目标不是每個城市每個鄉村有我們的醫藥資訊顧問,而是每個患者不管他在哪兒,都有管道知道這個藥,可以獲得這個藥,不管是醫聯體,還是名醫下基層,或者通過網際網路,都可以讓患者獲得标準化的資訊與治療”;四是更快的上市,“任何一個産品過了專利期之後都會面臨大量仿制品的競争,是以要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有更多創新産品早日上市,滿足患者的未盡之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