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下一代融合是雲計算和資料中心的未來

在雲計算和現代資料中心中,新的資源管理水準正在引入新的挑戰。人們看到不同種類的應用程式、使用者,甚至整個業務機關通路資料中心資源,而且資料中心的使用率和雲計算使用率沒有放緩的迹象。

企業采用雲計算日益增長,并将在2016年成為新的it支出費用的大頭,根據調查機構gartner公司的調查,2016年對于雲計算将是一個決定性的一年,因為私有雲開始讓位給混合雲,而将近一半的大型企業将在2017年底部署混合雲。

“總體而言,目前有着向雲平台、大規模可擴充的處理、虛拟化服務,網際網路的融合等現象這些非常真實的趨勢,使個人和企業能夠選擇他們所獲得或提供的服務,以減少傳統的硬體和軟體許可模式的限制。”gartner公司研究副總裁克裡斯·霍華德說,“從存儲到計算再到視訊服務,都通過雲計算進行傳遞。”

如今,資料中心的任務是支援正在通路更多的應用和資源的更多的使用者。所有這一切轉化成可以更好地控制資料中心,提高多租戶的更高水準。

但是,什麼類型的架構能夠維持這一增長水準?什麼樣的生态系統可以聚集資源,讓整個資料中心真正達到靈活?哪些選項是可以重新定義資料中心經濟,并提高管理和自動化,甚至雲內建的水準?

答案很可能是圍繞各種融合和hyperconverged架構的新技術。根據gartner最近的報告,“hyperconverged內建系統将在2019年占整個內建系統市場收入的35%以上”這使得其在當今業界增長最快,最具價值的科技領域之一。

這種增長有很好的理由。讓我們研究一下融合技術将如何影響資料中心和雲架構的未來:

·融合将創造資源控制的新水準。這背後還有一些虛拟化技術,包括vdi,應用傳遞和使用者管理。正因為如此,資源管理已成為許多組織的重要舉措。人們面臨的挑戰是圍繞這些孤立的資源,很難找到,或者不會正确使用。這就是融合基礎設施的用武之地。記住,這個将會跨越融合的邏輯和實體部署。融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作為對資源控制的中央點;它就是這麼簡單。資料中心和雲計算管理者有較少的管理點和對他們的關鍵(且昂貴)的資源控制的更高水準。展望未來,将會有更多的虛拟技術和雲計算進行整合。企業應對增長和資源管理的挑戰,需要實施融合架構解決方案,以簡化管理。

·融合的基礎設施內建的api接口,并建立一個更開放的架構。有兩種方法可以檢視融合基礎設施:無論是實體架構還是擁有資源的虛拟裝置,兩者都将建立一個更互連友好的架構,并允許第三方解決方案的內建。這可以監控、安全、網絡服務、應用管理、雲服務等。一個良好的融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最大目标就是實際建立一個開放的體系結構,能夠與其他資料中心和雲資源整合。所有這些都允許管理者快速整合工具,幫助保持整體架構運作健康。它也有助于防止基礎設施鎖定。即使企業選擇了一個融合的基礎設施供應商,最好還是融入其他生态系統元件。這是許多雲計算和資料中心環境的一大舉措-建立一個可以支援業務強大的架構,同時還與一些外部資源整合的能力。

·融合的基礎設施可以更好促進資料中心經濟。資料中心環境變量一直是資料中心效率的關鍵問題。融合的基礎設施系統實際上有助于提高資料中心的整體足迹、電源使用率,甚至是冷卻效率。當企業建構下一代資料中心或雲平台,融合基礎設施有助于重新定義資料中心經濟學。在硬體更新時,組織可以了解其使用情況危急的情況,們的業務是怎麼回事,以及企業将如何支援這些目标。此外,他們需要看看周圍的生态系統建立的效率。融合的基礎設施可以删除陳舊的、分離的元件,并允許企業聚合關鍵資源。類似地,企業可以建立多個級别的多租戶,在這裡可以細分使用者群和應用程式,同時還提供強大的使用者體驗。

·融合将允許資料中心和業務靈活性。融合基礎設施将完全适合業務靈活性的更高水準。企業可以根據環境、應用程式、桌面及業務部門提供和取消配置資源。這意味着企業能夠适應迅速變化的業務動态。最終,由于能夠做到真正的靈活性,融合有助于創造非常真實的競争優勢。通過支援更多的業務用例和允許更大的資源靈活性,企業可以快速地支援一個非常多元化的使用者群和不斷增長的業務。對市場變化的反應能力絕對是企業雲和資料中心生态系統的功能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它們能夠快速部署大規模和業務支援的元件如此重要的原因。

·融合架構将影響安全性設計。随着虛拟化技術的興起和内容傳遞的新層面,圍繞安全性的話題逐漸升溫。融合基礎設施在建立新一代安全體系結構中起着重要作用。企業可以聚合資源,設定非常具體的控制和管理政策,并且允許基于使用者上下文來通路工作負載。失去的資源可能是非常現實的安全問題。通過在應用程式、桌面和内容傳遞上聚集資料,企業可以建立控制敏感資料點的控件。從這個融合的架構,企業可以控制這些資源去哪裡,以及他們如何與雲技術的互動。展望未來,組織将争取消除一些進階持續性威脅(apt)。融合的基礎設施引入了新的管理水準,工作量控制,以及雲內建。現在,組織可以在多個用例中部署融合,尤其是在安全性可能是優先級的情況下。從那裡,企業可以建立嚴格的多租賃政策和管理通路的一些細化的管理控制措施。

新的融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以實體和邏輯形式出現。企業可以擁有一個虛拟裝置,用來聚集分布資源或實體融合的基礎設施部署。這可以是一個多機架的生态系統,甚至是一個較小的支援一個特定的用例的以節點為基礎的架構。而重要的是融合基礎設施有助于将關鍵資源整合到一個邏輯管理層中。

有一點要記住的是,圍繞“融合基礎設施”的概念并不完全是新的。許多人會認為,融合系統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然而,主要的不同點是,主要的優化,管理工具,甚至是api的整合點,現在構成了現代融合的生态系統。

是以,雖然這些概念已經出現,新一代融合環境正在幫助重新定義企業如何部署雲和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企業未來的資料中心和雲生态系統很可能是一個功能強大的融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一部分。無論哪種方式,這些類型的系統(邏輯和實體)可能将影響許多不同的組織和許多不同的行業的發展。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