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家莊市新華區:父母抗疫上“前線”子女關愛不“缺席”

長城網訊(記者武新傑 通訊員陳璐)自石家莊、邢台、廊坊等地突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廣大醫護工作者沖鋒在前,用小家别離換萬家團圓。為解除一線工作者後顧之憂,石家莊市新華區制定專門工作方案,實施一系列關愛幫扶防疫一線人員子女的舉措,為奮戰在一線的“逆行者”送去溫暖關懷。

因戶施策 一對一重點幫扶

“今天的生活小任務完成了嗎?”1月15日,周怡龍再次接到了張晶老師的視訊連線。

周怡龍是市莊路國小二年級學生,母親從事核酸檢測工作,父親在外地,他經常一個人在家,無人照看。針對這種情況,市莊路國小迅速建立了副校長高立輝、主任張晶、班主任陳霞“三包一”的包聯方式,并詳細制定了線上幫扶計劃。分别由陳霞每天對周怡龍進行學習輔導;由張晶幫助孩子制定科學有序的假期計劃,指導孩子居家生活;同時,副校長高立輝每兩天和周怡龍媽媽聯系一次,了解實際需要,及時調整幫扶方案,真正做到為一線醫護人員排憂解難。

“我們都會對學校的一線醫護工作者包括子女的資訊進行一個情況摸底,拿到資訊即刻就會結合家庭情況,選擇最合适的對接老師,做到一人一案。”新華區教育局介紹。周怡龍并非特例,目前新華區教育系統已全面展開建檔立冊包聯,迅速摸清本機關醫護人員子女底數,逐一了解和掌握其子女居家情況,并制定關愛幫扶方案。同時各中國小、幼稚園積極響應,組織校上司、教師與本校醫護人員子女建立“一對一”重點幫扶,通過電話溝通、視訊連線、網絡交流、社群服務等方式對一線子女進行生活、學習指導,開展語言、心理關懷。

石家莊市新華區:父母抗疫上“前線”子女關愛不“缺席”

馬浚軒寫給前往藁城抗疫的母親的一封信。街道供圖

心理關懷 傳遞防疫“心力量”

“藁城,這次我把媽媽借給你,希望藁城的疫情盡快結束,也希望媽媽平安歸來!您不在家的日子裡,我已經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合理安排時間,請您不要為我操心……”這是馬浚軒寫給前往藁城抗疫的母親的一封信中的内容,母親将這封信儲存下來,通過微信發給了女兒所在學校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李靜老師。

馬浚軒是石家莊合作路國小一名四年級學生,她的母親是石家莊市中醫院支援藁城區醫療隊伍中的一員。在合作路國小内,父母是醫護人員的學生共208人,為解除一線人員的後顧之憂,合作路國小迅速成立關愛醫護人員子女工作組。

“現階段我們更重視孩子在家的心理疏導,”李靜表示。為此,合作路國小以《緻醫護人員子女的一封信》的形式,發出關愛倡議,建立“合作大家庭”微信群,号召班級其他同學通過繪畫、錄暖心視訊等多種形式對醫護人員表達敬意,為其子女加油鼓勁。同時,加大心理調節動力,不間斷的線上上發送防疫小知識、生活小妙招以及家務指南,鍛煉學生特殊時期對家庭的責任感。

看着馬浚軒的信,李靜眼圈紅了,“醫護人員冒着生命危險沖在一線,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怕自己長期不在身邊孩子産生壞情緒,現階段我們會特别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及時進行疏導,從心靈上讓他們變得強大起來。”

石家莊市新華區:父母抗疫上“前線”子女關愛不“缺席”

合作路國小楊一可為抗疫一線工作者做的畫。街道供圖

特殊陪伴 “臨時家庭”在行動

1月11日,一張“偷拍”的照片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争相轉載,照片上一個孩子正睡在拼湊的椅子上,身旁是仍在不停接打電話的媽媽。睡着的孩子叫王宇同,今年6歲,他的媽媽王會欣是鐘南路社群的一名工作者,由于孩子太小不放心他人照料,自石家莊市實行閉環管控以來,她始終帶孩子堅守在一線。

1月15日,淩晨回到家中的王會欣習慣性的打開了手機留言,今日未讀留言又新增了幾條,均來自宇同所在大地幼稚園,這樣的關懷問候已經持續了近兩周。

“我們想在不打擾家長工作的前提下,盡我們所能的給予他們一些溫暖和幫助,”大地幼稚園園長李慶蓮說。她同時向記者介紹,幼稚園内以3-6歲的孩子為主,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低,父母短暫的缺席都會引發他們情緒上的波動,這需要老師及時填補家庭的空缺,給予更多的關愛。為此,班主任為孩子制作了包括繪圖、音樂以及益智類小遊戲在内的小程式,不定時線上發送,增強孩子的陪伴感。此外,班級的小朋友和家長自發錄制視訊,為宇同和王會欣送上祝福。

“我們就是一個 “大家庭”,大家都想伸出援助的手,不僅是上級上司、幼稚園老師的關心,還有很多家長和小朋友,”李慶蓮表示自己深受感動,“疫情讓我們這個家庭更有凝聚力了,老師也想利用這個機會讓包括宇同在内的一線子女,最大地感受到家庭溫暖。”

石家莊市新華區:父母抗疫上“前線”子女關愛不“缺席”

網上授課。街道供圖

線上輔導 學習生活兩不誤

李長熙是石家莊市第28中學九年級9班學生,父母均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特殊時期“雙醫家庭”的李長熙如何合理規劃學習,成為了父母此刻最大的擔憂。

28中學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刻周密安排老師線上答疑解惑,并在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由各科老師和孩子組成“寶貝專享”微信群,随時為孩子解答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同時,為勉勵孩子好好學習,28中學董羊城校長向一線子女提出了“硬性規定”,讓孩子每天堅持多提問題,多思考,每天堅持三個一:每一天每一科至少問一個問題,做到“早計劃,晚反思”,多方面做好孩子的後勤保障工作。

疫情目前,每一位抗疫一線人員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在采訪過程中,許多人不約而同的向記者提到“共同守護”,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愛從未缺席,關懷一線子女,用愛守望相助,是我們對英雄最好的緻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