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體》丁儀之死—前進是我們的唯一的方向和終極宿命

丁儀死了,在那個遙遠的外太空,水滴還沒開始進攻,隻是稍微啟動了一下,“螳螂号”上的地球使者就全部被氣化了。死之前,丁儀已經敏銳的察覺到,對于一個弱小的文明,在強大的文明面前是不具備對等談判條件的。作為一個在地球上享譽盛名的科學家,能死在外太空地外文明的第一次相遇上,應該是死得其所了。那句“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幹”聽起來讓人後背那麼發涼。奔向太陽的水滴看上去那麼人畜無害,以至于除了丁儀,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危險,居然把水滴傻傻地形容成“聖母的眼淚”。

《三體》丁儀之死—前進是我們的唯一的方向和終極宿命
《三體》丁儀之死—前進是我們的唯一的方向和終極宿命

丁儀是《三體》中一個容易被人遺忘的人,作為一個實體學家,在地球實體被三體文明智子鎖死之後,還能堅定的一直待在北京大學教實體。每每看到死之前他的陳述就有種莫名的心酸。

“孩子們,你們知道我這些年都在幹什麼嗎?在大學裡教實體,還帶博士生。孩子們啊,我這兩個世紀前的人了,現在居然還能在大學裡教實體。”

讓一個科學家,一直重複做着相同的事情,所做的理論研究所帶的學生一直停留在基礎水準,而且科學家本人也知道自己做的這些沒有任何意義。這樣的事情在小說中讀起來未免有點悲涼,但是反觀現實,我們确實正在經曆這樣的悲涼。人類科學近100年來,基礎實體學一直停留在上世紀50年代。相對論,量子力學,都是一個世紀前發明的理論,指導了這一百年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這一點理科生可能感觸更深一點,文科生不了解可以想想中國曆史上的清朝,那時候的文人埋首故紙堆,一味的考據古文,文壇學術水準嚴重滞後。

丁儀在上太空之前,對這趟出行就隐隐有些許擔心。在看到水滴的外觀後就直言感覺不好,随即就做好慷慨赴死的準備,不願意别人陪自己上太空。在他的提醒下,“量子号”和“青銅時代号”進入了深海狀态,這才有了後邊的地外文明黑暗之戰中,人類的這兩艘戰艦幸運的逃脫,為人類保留了文明火種。在後邊的故事中,地球文明對三體文明建立了黑暗森林威懾,青銅時代選擇了相信,重返地球家園,回來後等到的卻是一場審判。而在另外一個方向上的藍色空間号也在逃離地球,如果沒有青銅時代艦員史耐德,地球文明很有可能會利用各種騙局,誘騙藍色空間号也返航,這個叫史耐德的艦員沖破地球憲兵羁押,在臨死前悲壯的呼叫藍色空間号:不要返航,這裡不是家。藍色空間号聽到這個提醒後馬上加速逃離,避免了覆滅。

丁儀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現實中大劉對人類科學的絕望,在一個獲得不了科學技術長足發展的文明社會中,科學探索精神将會被輕視,人類會越來越走向醉生夢死,娛樂至上的道路上。還有人會關注星辰大海嗎?還有人會像維德一樣時刻心裡呐喊着“前進,不折手段的前進”嗎?當整個人類集體選擇沉默,人類文明同地球上的螞蟻文明無異!

《三體》丁儀之死—前進是我們的唯一的方向和終極宿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