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戰略落地實施 上海資料中心交易系統開放

10月7日,上海資料交易中心正式宣布開放交易系統,實作24小時去中心化線上資料交易。同時,二十家首批會員也正式宣布入駐交易系統。

大資料戰略落地實施 上海資料中心交易系統開放

  上海資料交易中心

據了解,電信、聯通等公司作為資料供應方加入了交易平台。資料公司晶贊科技、星際大資料和東方航空、安耐特、遊族、建設銀行等有大量資料處理能力和資料互聯需求的公司也成為了第一批成員。

上海資料交易系統的開放,不但對企業自身的發展有重要意義,而且也是資料流通領域的裡程碑式成果。交易系統的開放,推進了國家大資料戰略的落地實施,并對合法合規的資料流通公開市場模式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力圖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上海經驗。

國家大資料戰略自上而下落地

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推進資料資源開放共享。不難發現,大資料不但是資訊社會重要資源,而且正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驅動力。

今年七月,政府釋出的《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中,又進一步提出了要開發資訊資源,釋放數字紅利。其中強調了提高資訊資源利用水準,發展資訊資源市場,促進資訊消費。并力圖引導和規範公共資訊資源增值開發利用,支援市場主體利用全球資訊資源開展業務創新。

在國家大資料戰略的大背景下,進一步使政策實施,建構良序的資料交易市場,已成為資料流通領域的待解之題。

面向應用的資料交易品組織設計:營銷應用&征信應用

本次開放的資料交易系統,即是對建構有序資料交易市場的重要創新。在資料交易品的組織設計上,上海資料交易中心開設了兩大應用闆塊——營銷應用與征信應用,并面向這兩大應用,對三十個資料單品進行挂牌。

對于營銷應用方向,其資料單品主要包括了性别推測、年齡段推測等基礎資訊推測和浏覽行為偏好清單、電商購買意向清單、應用使用偏好清單等清單。此外,營銷應用的資料交易品中也包含了汽車、母嬰、金融三大行業的特有資料單品,并且還将向其他行業推廣。在征信應用方面,交易平台主要的資料單品方向為身份要素驗證。目前交易系統主要支援三要素(身份證、姓名、手機)、四要素(身份證、姓名、手機、銀行卡)驗證,後續将擴充到五要素、六要素等加入多元度身份要素的驗證。

資料交易流程:會員注冊,需求對接,資料配送,賬務清算

在交易系統的資料互聯流程中,會員注冊是第一步。所有意向成員均需線上填寫成員注冊資訊,并送出所需注冊材料,通過稽核之後擷取交易賬号。

在需求對接部分,對于資料供應方而言,需要在資料标簽庫中選取可以提供的可供應标簽資料産品,添加主體辨別、次元主鍵、标簽指派、供應限度、時間限制、價格限制統六要素中對應的資料屬性描述,形成挂牌後的可供應資料産品。資料需求方可在交易大廳中查詢所有資料供應方已挂牌的可供應産品,并根據自身需求将所需産品加入購物車,系統将自動生成針對各資料供應方的購買訂單請求。經過供需雙方拟價确認之後,生成資料商品訂單。

生成訂單後,就進入了資料配送環節。這一環節中,交易系統根據資料交易雙方确認的訂單内容,生成配置檔案并将其部署至交易雙方的專用伺服器——資料配送前置機。此時,由前置機組成的資料配送子系統即可根據需求為交易雙方,提供資料的實時配送。

最後,在賬務清算方面,資料交易系統會自動記錄所有資料配送系統日志,結合對應訂單的内容,在結算周期内生成結算與清算日志,并在後續的結算清算環節中,向各成員定期發送結算清算結果。

交易系統以數控分離機制實作合規透明交易

在資料流通安全層面,上海資料交易中心以數控分離機制,對其平台上的交易進行全過程把控,不但從源頭上禁止所有不合法資料進入交易系統,在交易中實施大資料配套生态,聯合研究機構進行第三方評估,而且在交易結束後,還會依照資料使用許可協定監督進行審計,加強風控。

就交易系統的組織設計與技術而言,上海資料交易中心以其去中心化的實時互聯和獨特的資料組織方法,實作了利用計算機程式設計技術完成資料的快速甄别,進而分析與把控隐私安全等要素,使得資料流動的每個環節都做到可查詢和追溯。

在規則與技術的雙重保障下,上海資料交易中心力圖實作資料互聯生态的建設,使資料生态圈裡的成員達成共赢,并助力大資料産業發展,使資料通過互通互聯釋放更大的紅利,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新動能。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