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性格|陸啟明:我很自豪,我是中國共産黨黨員

作者:新民晚報

今天,在人民大會堂,91歲的陸啟明領受了國家頒發的"七一勳章",他一生都在履行入黨誓言。

性格|陸啟明:我很自豪,我是中國共産黨黨員

  1945年8月,15歲的盧啟明光榮加入中國共産黨。繼承父親的遺産,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人民,獻給祖國,獻給老共産黨員陸啟明不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種崇高的職業,神聖的使命。

  父親是光,跟着我前進

  10歲參軍,15歲入黨,35歲寫《紅旗歌》,90歲寫《金超貝通》,91歲寫《犧牲》......作為烈士的孩子,陸啟明說,他的父親陸惠生是他的鏡子,也是一道不可磨滅的光芒。

  盧惠生是安徽省受人尊敬的教育職業者,在抗日戰争期間積極參與抗日救贖運動,曾擔任新四軍第7師防日基地行政辦公室主任。十歲的陸啟明随父親參軍,成為反敵劇團的小演員,随劇團巡視鄉村,唱歌、演戲、教歌、推廣。1942年春夏之交,一位中等身材瘦弱、身穿藍衣的紳士來到團裡,手裡拿着一匹紅馬,立刻挂着一個小提琴盒,就是音樂家、教育家何格林甯。在飽受戰争蹂躏的歲月裡,一歲老一年輕,音樂之火被播下。那些歲月,是陸啟明童年難得的溫暖回憶,期待戰争的早日結束,期待擁有自己的小提琴......但殘酷的現實是,1945年,他的父親陸惠生随第7師北上時病重,不得不秘密從長江撤退,被叛徒逮捕。

性格|陸啟明:我很自豪,我是中國共産黨黨員

  盧啟明的父親,盧慧生

  呂慧生在折磨下忠貞不渝,43歲寫了《死亡詩》:熊看山河斷?可能有紅血流。煙霧和灰塵向敵人敞開後,擾亂了人民。八年的毅力,忠誠為國家回報。和快樂的一天黎明,甚至死了我為什麼!父親的慷慨,對陸啟明的一生産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同年8月,小新四軍的盧啟明光榮加入中國共産黨。在他的家鄉,油燈照耀着15歲的年輕人,他向黨發誓,他将為共産主義而奮鬥,并獻出自己的生命。繼承父親的遺産,始終懷着一顆紅心,全心全意地奉獻給祖國,從此,陸啟明的心樹立了堅定的人生信條。

性格|陸啟明:我很自豪,我是中國共産黨黨員

  在軍隊中,陸啟明堅持追求音樂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作為一名文學戰士,陸啟明跟随華東軍區工藝美術兵團進入上海。軍隊整齊地行軍在上海街頭,同樣的黃布制服,厚厚的白色襪子,上千層的布鞋,扛着槍的士兵,陸啟明背着小提琴。新中國,無數人夢想的實作,呂啟明就是其中之一,他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交響樂作家。

  1997年,陸啟明離境後,受邀為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創作背景音樂。沒有一分錢,陸啟明把所有關于父親的思緒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在一次回上海的實地考察中,他每天花十多個小時,持續了六個月,并寫下了一首60分鐘,15件管弦樂作品"雨花節"。什麼是第一顆心,陸啟明回答。

音樂是心之聲,願意把旋律寫成一體

  6月29-30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海愛樂樂團将演出兩場《紅愛》音樂會,作為老領隊,陸啟明的經典作品《紅旗之歌》,以及兩首原創創新曲——歌曲《金超的貝通》、弦樂合奏《犧牲》等,均有演出。盧啟明一生高效運轉,"我是一張白紙,一切美麗的圖畫都是黨和人民畫的。"

性格|陸啟明:我很自豪,我是中國共産黨黨員

《新民晚報》刊登的對陸啟明的專訪

1956年,26歲的陸啟明應導演趙明的邀請,為電影《鐵道遊擊隊》作曲,仿佛把幾年的記憶變成了一幅畫面,擺在陸啟明面前。1943年,在一次行軍中,抗日戰區連遇見了日軍敵人,并喪生。在老百姓的掩護下,陸啟明和幾名戰友住在山洞裡,手裡拿着茶壺撿雨水喝。敵人逼着村民們問山上有沒有新的四軍,村民們堅持說沒有。七天七夜過後,陸啟明他們獲救,什麼是"軍民魚水情況",他已經沒有牙齒難忘了。"太陽即将在西邊落山,湖水靜靜地播放着我心愛的泥土,唱着那首動人的民謠......"用山東省南部的民間音樂素材,僅僅一天,陸啟明就寫下了這首歌,後來傳遍了江南北,沒有任何技巧,靠的是作曲家的一拳之心。

  除了大型交響樂,在幾十年的電影、電視音樂、器樂作品和聲樂作品中,他還曾為《鐵道遊擊隊》、《白求恩醫生》、《玉山之戀》、《城南》《雷雨》《焦雨路》等200多部(套)影視劇,這些作品如翺翔的雄鷹,飛越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陸啟明說,他寫下自己與共和國的這七十年人生,"懂、傳播、留,是我對音樂的最高追求。"

為我的國家感到驕傲,我是一個快樂的當代老人

  去年,就在陸啟明90歲生日前幾天,他收到了最新版《紅旗之歌》的最終版,老人喜極而泣。西貝柳斯寫了《芬蘭頌歌》,斯美塔那用《我的祖國》贊美了捷克的每一個國家,需要有自己的祖國和民族,以寬廣的胸懷熱愛國情,用人類情懷的藝術家來記錄時代,歌唱英雄。陸啟明特别自豪地為祖國寫贊美詩。

性格|陸啟明:我很自豪,我是中國共産黨黨員

  那麼一個90歲的共産黨人呢?陸啟明再次用自己的行動履行了"永遠跟黨走"的誓言。新歌《金超白求恩》寫于2020年新冠疫情高峰期。每天在電視新聞中感受白色天使無所畏懼,拯救生命和傷痛的精神,呂啟明以電影《白求恩博士》音樂為素材,半年打磨和推廣,創作出17分鐘的單曲音樂。

  2021年春節,老人看到有報道稱中國已經戰勝疫情,又一人脫貧,心中一片激動。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父親犧牲,多少人倒下,沒有千百萬革命烈士,就不會有新中國的誕生。今天,正如他們所希望的那樣,"當我們所有人都慶祝勝利時,我們絕不能忘記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老人寫了弦樂合奏"犧牲"。

  他是一個真正的紅音樂家,人生一定是深情的,他用自己的生命踐行着他當初的誓言:"我是中國共産黨員,我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和人民。(吳南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