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澳洲孔子學院教師安娜:文化交流凝結成異國師生情誼的紐帶

作者:國際線上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費菲):在神州大地歡慶佳節、萬家團圓的日子裡,卻有這麼一批中國人在異國他鄉堅守崗位,無法趕赴這場與親人歡聚的新春之約,他們是在海外重大工程的施勞工員、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援外醫療隊的醫生、教授中文的老師……,他們像一滴水,一縷陽光,一顆小小的螺絲釘,用自己的雙手和熱情,搭起了中國與世界交往的友誼橋梁。

安娜是一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講師。兩年前她離開了熟悉的工作崗位和城市來到了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孔子學院,成為了一名中文教師。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她更加感受到了做教師的快樂:文化交流凝結成異國師生情誼的紐帶。

對于中文教師安娜來說,每周三晚上6點半,學生們準時坐在教室等待“商務漢語”開課。這也是她這一天最具挑戰和最興奮的時刻。

語言學專業出身的安娜,為了上好這門兩個小時的課,每次都要花4個小時甚至更久的時間來備課。安娜不僅需要了解經濟、環境等很多她陌生的專業領域,而且還要能夠舉出鮮活的例子,激發學生們讨論交流的興趣。安娜說,“這些學生一般是大學法律(專業)的老師,還有政界的人士,然後還有華裔。他們水準相對來說比較高。商務漢語課在備課的時候,可能需要準備的材料比較多。我們有兩冊書,上冊是宏觀經濟,會講一些比如說民生、環保、本土化、國際貿易以及區域經濟等等。”

安娜說,上這堂課是一種挑戰,但同時,她從學生身上也學習到了許多。安娜說,“因為我上課會讓他們舉很多例子,讓他們用一個詞(去造句)。每個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這就很有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背景,比如學建築、政界的同學給出的答案都不同。”

除了這堂“商務漢語”外,安娜也負責其他初級中文教學以及組織孔子學院的各種文化活動,此外她還在網絡上開設了中級中文的線上教學課堂。

在空閑之餘,安娜也很喜歡去合作的中國小觀摩當地教師授課。在當地課堂中特别流行的一種叫做“卡胡”的遊戲,令她印象深刻。安娜說,“對于初級課堂來講,最重要的就是遊戲,主要以競賽式的遊戲為主。我們試過這種遊戲,從六歲的小孩到三十幾歲的大人,沒有一個人不喜歡的。在音樂的配合下,讓人心跳加速,激發了人的競争意識。那個遊戲大家都百玩不厭。”

她說,這一點非常值得中方老師借鑒,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可以提高外國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

新的一年,安娜和孔子學院其他老師們計劃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宣傳中國文化。安娜說,“我把文化告訴你,我有這麼一個節日,這個節日它的由來是什麼,然後我們在節日做什麼,會有什麼樣的形式去慶祝。(比如七夕節的主角)就是牛郎織女,然後搞一個皮影。然後在端午節,我們做香包和五彩繩。就跟他們這兒賽馬的時候會給小孩搞一個攤子,然後讓小孩去敲敲石頭,然後騎個馬,其實完全一樣的。”

在祖國各地歡慶新春佳節之際,孔子學院也要舉辦鼠年春節慶祝活動。2月中下旬,澳洲學校将迎來開學季,安娜老師的課堂上也會坐滿又一批新學生。

安娜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老師要跟學生一起進步跟成長。新的一年她希望不斷充實自己,讓更多的學生感受中文的魅力,了解中國文化的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