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周前,美國一家法院披露的資料顯示,谷歌(微網誌)為了保住ios預設搜尋引擎的地位而向蘋果支付了10億美元費用。當時的資料沒有披露太多細節,但“10億美元”這個數字還是令諸多市場人士紛紛猜測,谷歌對蘋果的營收依賴究竟有多大?10億美元表明,谷歌當時有13.5%的營收來自蘋果使用者,主要是當他們通過safari浏覽器使用谷歌浏覽器時獲得的。
這也令蘋果成為為數不多的幾家足以對谷歌構成财務破壞的公司——隻要它願意。
外界也紛紛猜測,既然雙方的競争如此激烈,蘋果為何仍然能夠容忍谷歌成為自家産品的預設服務。蘋果和alphabet(谷歌母公司)正在手機銷量、作業系統和科技人才領域展開正面沖突。
如果願意,蘋果完全可以從iphone中取消谷歌的預設搜尋引擎地位。通常而言,iphone使用者都是手機行業最有價值、最有利可圖的客戶,是以這肯定會對谷歌的廣告業務構成傷害。一位部落格作者甚至認為,蘋果可能會“利用自己在硬體市場的重要地位邊緣化谷歌的核心産品。”
但倫敦enders analysis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給出了相反的結論。根據該公司分析師馬蒂·力圖甯(matti littunen)和約瑟芬·伊萬斯(joseph evans)的分析,這10億美元遠低于之前的測算:
“通過營收分享比例便可看出谷歌從中獲得的優待。”權威分析師之前認為,谷歌的流量擷取成本超過其通過safari搜尋欄獲得的營收的60%,也就是說,蘋果2014年的營收份額遠超20億美元。但10億美元表明比例隻有34%,說明蘋果在談判中的地位并不像之前想象得那麼強。考慮到蘋果那些慷慨的移動使用者給谷歌帶來的價值,這一價格其實已經很低了。”
事實上,谷歌的流量擷取成本(即該公司要求其他媒體服務提供商選擇谷歌的搜尋服務時所需支付的費用)已經越來越低
蘋果一直在不遺餘力地複制大量谷歌應用,希望說服iphone使用者不再使用谷歌。蘋果也有自己的搜尋、地圖、電郵、月曆和雲照片備份應用。從理論上講,iphone使用者無需打開任何谷歌應用便可順利完成各種任務。
但實際上卻很難實作。雖然蘋果已經在地圖和搜尋等領域取得了明顯進步,但谷歌的基礎應用仍然遠好于蘋果。力圖甯和伊萬斯表示,正因如此,蘋果才沒有在談判中獲得強勢地位。即便蘋果剝奪谷歌的預設應用地位,iphone使用者仍然會自行安裝:
“谷歌之是以獲得超出預期的強勢地位,是因為谷歌搜尋使用者有着極強的品牌忠誠度,而即使蘋果剝奪谷歌的預設搜尋提供商地位,他們也很有可能是手動調回。這一理論也得到了2015年的一項調查的支撐。高盛和瑞士銀行當時進行的那項調查顯示,有多達一半的ios safari使用者可能會采取這種做法。”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