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9年創造204倍回報的傳媒大亨:大都會老闆湯姆.墨菲

大都會廣播公司擁有非同一般的優質資産,同時擁有非同一般的優秀管理層,管理者的高超的管理能力既展現在業務經營上,同樣也表現在資本配置上,我已經持續觀察大都會經營多年,我認為這是美國最優秀的上市公司,CEO湯姆.墨菲和總裁丹.伯克這二人的組合,是我見過商界最佳拍檔,他們不僅僅是傑出的經理人,我甚至都想把女兒嫁給他。我在管理上學到的東西很多來自墨菲,我已經開始為自己沒有早一些用上這些管理精華而自責。”----巴菲特如是說

1925年墨菲出生于紐約,二戰中加入海軍,戰後根據榮民福利進入哈佛商學院,畢業後在消費品巨頭利華開始他的企業生涯,1954年,墨菲在他法官父親的朋友介紹下,去獨立管理一家苦苦掙紮的電視台,毫無傳媒經驗的他從此在傳媒行業開始嶄露頭角。墨菲對付虧損的方法是激進控制成本,改進節目,他說:你無法控制控制電視台的收益,但是你能控制它的成本。在第一家獲利後,墨菲連續收購第二家,第三家電視台,将它們組成了大都會廣播公司。

1961年墨菲将大都會廣播公司的日常工作交給丹.伯克,對于經營要求,隻有八個字:精簡機構,去中心化。要求丹按照這八個字嚴格執行。而他自己專注于收購整合和資本配置,墨菲的資本配置之是以受到巴菲特的強烈推崇,因為他有以下三個特立獨行的做法:

其一,專注媒體行業内的并購,拒絕多元化,拒絕隻為做大,拒絕協同效應,大都會的目标不是擁有一個航母艦隊,而是要消耗最少的彈藥赢下每次戰役。他利用自身現金流和杠杆,專注買入廣播電視台,然後控制成本,改善經營,清償債務,不斷重複,直到小魚吃大鲨魚,破記錄的買下業内巨頭ABC美國廣播公司。觀察國内近十年陷入危機的資本巨頭,無論是地産系的恒大,萬達,泛海,還是零售的蘇甯,運輸的海航,玩家系的,樂視,明天,先鋒,方正,基本有一個共同點,利用銀行和股票杠杆進行多元化收購,少則5-8個行業,多則20個行業,國内老闆的收購速度驚人,但低估了整合業務和改善經營的困難,最終拖累主業,陷入債務危機。

其二,極端去中心化經營,大都會的經營哲學就是雇的好,管得少,找最優秀的經理人,然後放手,因為墨菲自己承認,公司總部并不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老闆也不知道所有的問題所在,是以讓聽見炮聲的年輕經理人去完成工作,去控制成本,去銷售節目。而作為老闆的作用是創造出相應的文化。比如丹在初做總裁時,按照慣例每周給墨菲寫周報,幾個月後,墨菲告訴他,你寫的周報我把它們當做廁所手紙。之後丹明白要把全部時間專注營運,而不是給上司彙報。在1986年并購巨頭ABC美廣後,墨菲第一次到ABC檢視,公司派了勞斯萊斯來接老闆,墨菲到達公司第一個指令,就是賣掉公司所有接待車輛,高管隻能坐計程車,關閉高管電梯,高管餐廳,高管娛樂休閑廳,最後還把豪華辦公大樓高價賣給當時全球土豪日本人。墨菲說: 永遠不要忘記我們還負債累累,嚴格控制成本永遠是我們頭上的一把利劍。

其三,理性并購,專注低于内在價值的并購,如果沒有便宜貨,那就大量購買公司股票然後登出。收購是墨菲本人的獨裁地盤,在這個範圍内,他是自大獨裁的國王,因為他知道依靠舉手表決是無法做出最佳投資。他在30年收購了30多家廣播電視台報紙,他的評估标準是收購的公司剔除杠杆後,ROE要超過兩位數,如果達不到标準,就無限期等待。收購資金來源是内部現金流和收購資産的抵押杠杆,而避免發行股票稀釋自己的股權,他的口頭禅是發行新股就好像挖我的祖墳。唯一一次破例是為了完成世紀最大交易,用35億收購ABC 美國廣播巨頭,墨菲忍痛發行300萬新股給巴菲特,借了5.17億美元,而在收購後3年墨菲就清償了收購債務,并且開始大量回購股票,最終他登出了53%的流通股。

1995年墨菲70歲,他接受巴菲特建議,将ABC公司用天價賣給了迪士尼的老闆艾斯納,成交價格達190億美元,估值是現金流的13.5倍,市銷率高達28倍,這個價格比如今的股王茅台估值還高,茅台市銷率在最近僅20倍,依靠并購和整合的管理天賦,墨菲給股東創造了驚人的回報,在1966年投資1美元,到墨菲退休賣掉公司,可以拿回204美元,29年的年化收益率幾乎20%,是标普指數的18倍,接近巴菲特同期的回報率。

29年創造204倍回報的傳媒大亨:大都會老闆湯姆.墨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