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節目裡,主持人問李敖,胡因夢那麼美,你怎麼舍得和她離婚?
隻見李敖沉思片刻,随後平靜地說:“ 有一次,我無意間推開衛生間未反鎖的門。
迎面就撞見蹲在馬桶上的胡因夢,因為便秘,而憋得通紅的面容和扭曲的五官。
那一刻,實在太不堪了。”
還有一次,别人問他最崇拜誰?
誰知他竟十分自然地說:“每當我要崇拜誰,我就自己照照鏡子。”
因為這樣的言辭犀利,性格不羁,李敖被很多人視為異類,揚言要聲讨他。
然而,他隻是笑道:“樽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如狂。”
2018年3月18日,83歲的“狂李”與世長辭。
孰是孰非,皆由後人各自評說。
說起李敖,人們總會第一時間想到“台灣情聖”。
因為他前前後後,正牌女友就多達15個,還不算那些露水姻緣。
他的擇偶标準:廋高白秀幼。
似乎李敖的每一任女友,都符合他審美标準。
然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與台灣第一美女胡因夢的一段姻緣。
當年,45歲的李敖,在朋友蕭孟能家客廳,見到26歲的胡因夢時,就被對方的美貌,驚豔得語無倫次。
他連忙向胡因夢和她的母親,鞠了一個90度的躬。
對美人怦然心動的李敖,回去立馬就和當時的女友,劉會雲分了手。
随即,他便對胡因夢展開猛烈的攻勢。
他請胡因夢喝咖啡,帶她參觀自己90平米的書房,然後侃侃而談,潇灑肆意。
胡因夢被李敖的博學多才深深吸引。
很快,熱戀的他們,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
但是,由于李敖年紀太大,加上他之前交了好幾任女朋友,外頭對他的風評也不好。
胡的母親覺得這人不靠譜,于是堅決反對這段婚事。
為了斬斷二人的聯系,胡母甚至不惜把胡因夢鎖在家裡。
不過,胡因夢最後還是從家裡面逃出來,并且穿着睡衣,就和李敖舉行了婚禮。
起初,李敖每天早上都會為胡因夢準備牛奶面包。
胡因夢也會為李敖唱自己的新歌,跳自己編排的舞蹈。
那時,他們是真的幸福快樂。
然而,這段被旁觀者視為佳話的婚姻,卻因為磨合不來的性格沖突,婚後的一地雞毛,而隻維持了115天。
受盡情傷的李敖,終于在50歲那年,邂逅了真正的歸屬,遇見了18歲的王小屯。
于是,風流多情蛻變成深情專一。
八年長跑,終成良緣,佳人在旁,兒女繞膝。
李敖的情史,實在夠寫一本傳奇。
有人罵他風流花心,有人調侃他是情場聖手。
但其實,他在每一段感情裡,都愛得濃烈,也散得潇灑,
卻從不優柔寡斷,腳踏兩隻船。
李敖為什麼會征服那麼多美女?
就是因為他不僅是情聖,還是一位讓人歎服學識的鬼才。
在學校裡,他是不用畢業答辯的台大高材生,在部隊裡,他是優秀的年輕軍官。
1967年,李敖在《文星》期刊上發表《老年人和棒子》《為自由招魂》。
隻借兩三篇文章,就帶動了島内思想文化的論戰。
如火如荼的文化論戰,很快引起了島内特務組織的注意。
他們翻出了李敖曾經的國中老師是地下黨的事實,給李敖扣上莫須有的罪名,将他投進監獄,判了十年有期徒刑。
那段時間,李敖徹底失去了人格尊嚴。
特務們輪番監視他,連上廁所都被迫變成當衆表演。
不給看書,不給洗澡,也不準和獄友交頭接耳。
還任由獄中混混克扣他的飯菜,隻允許他待在一平方多的單人牢房。
身處至暗,他也同時體會到了世态炎涼。
昔日稱兄道弟的朋友,如今對他避之不及。
原本和他感情深厚的女友,也果斷地撇清關系。
李敖的身體和靈魂,都飽受摧殘。
好不容易熬到大赦出獄,卻又因為看不慣曾經的合作者蕭孟能抛棄發妻,要帶着情婦捐款逃跑的舉動,而打抱不平。
沒想到,卻被蕭孟能反咬一口,說他侵占别人的财産。
再加上胡因夢做了對他不利的僞證。
島内的司法,素來不看公平,看人情。
是以,他又被關了一年多的冤獄。
即便這樣,他也沒有屈服于當局的淫威。
他開始每月出版一冊《李敖千秋評論叢書》,旨在揭露島内司法黑暗,監獄黑暗。
因為言辭犀利,思想激進,李敖出版過一百多本書籍,但其中90多本,都被先後列為禁書。
但他并沒有停筆,反而越挫越勇。
他每天堅持寫作十幾個小時,就算被禁也無所畏懼。
見到看不慣的人和事,開口就怼,有理有據有節,被罵對象隻能啞巴吃黃連。
其實,李敖的可貴,就在于他足夠真誠,敢說敢做,從無傲氣,但有一身浩然正氣。
他說:“ 我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久的正義。”
性格不羁的李敖是獨特的,他是一個真正的君子。
既狂又真,既善且柔。
1995年,日本為了掩蓋自己在二戰時期,對中國台灣犯下的罪惡,願意給予台灣慰安婦,200萬日元的撫恤費。
條件是希望慰安婦能從此閉口不提,那段慘絕人寰的暴行。
很多人隻是一邊罵日本人禽獸,一邊讓那些貧弱的阿婆,不要領這筆侮辱人格的撫恤。
然而,李敖卻立馬着手,拍賣了自己多年的藏品,包括偶像胡适送給他的字畫。
而所得的籌款,他全部捐給了台灣的慰安婦們,共計一百多萬美金。
傾家蕩産,也隻為了讓受盡傷害與屈辱的阿婆們,不要放棄控訴日本。
李敖是嚴肅的,也是風趣的。
當被問道會給自己寫什麼樣的墓志銘時,他竟然雲淡風輕地說:“我将死無葬身”。
原來他打算把自己的遺體捐給醫學院,受千刀萬剮。
最後他還饒有興緻地說:最後剩下一副骨骼,可以擺在骨科門診做展示。
最好旁邊放一副猿猴的骨架,以此相映成趣。
這就是李敖,為了民族大義,即使傾家蕩産也在所不惜。
“自嘲”式捐獻遺體,幽默的老頭卻有深沉的愛心。
縱觀李敖快意的一生,你會發現:
滾滾紅塵裡,他愛得轟轟烈烈;
是非沉浮裡,他特立獨行,追求真理與光明;
冷暖人世裡,他飽經滄桑,卻依然深明大義,樂于奉獻。
有人罵他狂妄自大,有人說他荒淫無度,有人責他冥頑不靈。
但其實,一千個看客眼中就有一千個李敖。
斯人已逝,是非對錯,恩怨情仇,也都終将随着歲月流逝,煙消雲散。
留下的,不過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愛情傳奇,及他寫下的傳世經典。
在那裡,我們會看見一個完整的李敖。
一個真實可信,有血有肉的傳奇人物。
*注:本文部分圖檔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作者 |漫數歸期】
【編輯 | 桑梓】
【排版 | 梵高】
點選右上角"關注",帶你走進名人情感故事,看盡人生百态,照亮心路旅程。
歡迎廣大讀者朋友投稿,加入寫作變現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