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厥拜辭晉悼公出宮,親自駕車,前往盂山去接趙武。
回來途中,程嬰坐在車上,想當初從绛城離開,現如今回來,城廓面貌皆非,自己感傷不已。
韓厥帶着趙武直接進宮,朝見悼公,悼公把趙武藏在宮中,外人不知是誰。
第二天,晉悼公詐稱有疾,韓厥率領百官入宮問安,屠岸賈也在其中。
悼公說:“愛卿們知道我為什麼病了嗎?隻因為功勞簿上有一件事不清楚,是以心裡不舒服!”
晉悼公這句話說完,屠岸賈就隐隐約約感覺不妙。
衆位大夫叩首詢問:“不知功勞簿上哪件事不明?”
晉悼公說:“趙衰、趙盾,兩世有功于國家,為什麼斷絕了他的宗祀?”
衆人齊聲回答:“趙氏滅族,已在十五年前,今日主公雖然追念他們的功勳,但已無人可立。”
屠岸賈此時已經吓得說不出話來,渾身發抖。
晉悼公說了一聲:“趙武出來。”
一位少年從晉悼公側面屏風後走出,拜見晉悼公以後,又向衆人行禮。
衆人一看,這位少年跟趙朔長得一般無二。
韓厥上前一步說道:“這就是趙氏孤兒,趙武。被殺的孤兒,乃是趙家門客程嬰之子!”
屠岸賈此時已經魂不附體,趴在地上,抖若篩糠,不能起身,口齒哆嗦地說不出一個字來。
晉悼公怒斥道:“此事皆屠岸賈所為,今日不誅殺岸賈,何以安慰趙氏冤魂?”
指令左右:“将岸賈綁出去斬首!”
再命韓厥同趙武一起,領兵圍屠岸賈之家,無論老少全部斬殺。
趙武請求用屠岸賈的首級,祭奠趙朔之墓,國人無不拍手稱快。
晉悼公殺了屠岸賈,召趙武來到朝堂,拜為司寇,取代屠岸賈的職位。把以前趙家的田産,全部歸還趙武。又聽說程嬰的行為,召見程嬰,準備加封官職.
程嬰拒絕說:“我開始沒有陪趙家一同赴死,是因為趙氏孤兒沒有成人。現在,趙武已經複官報仇,我豈能自己貪圖富貴,讓公孫杵臼獨死,我将去地下告訴公孫杵臼,趙家血仇已報,少主已經成人!”說完,拔出佩劍自刎而亡。
事發突然,程嬰決心一死,毫不猶豫自刎,大家沒有來得及阻攔。
趙武抱住程嬰的屍體痛哭,報請悼公,殡殓從厚,與公孫杵臼同葬于雲中山,稱為“二義”冢,趙武穿孝服守墓三年,來報答二人恩德。
晉悼公為趙家報了仇,從宋國召回趙勝,又把邯鄲那片地歸還給他。然後,整頓群臣,尊賢臣,任用有能力的人,追授以前有過功勳的人,赦免原來有過小罪的人,百官濟濟,各稱其職。
說幾個有名的官員:韓厥為中軍元帥,範匄(gài)副之;荀罃為上軍元帥,荀偃副之;栾黡(yǎn)為下軍元帥,士鲂副之;趙武為新軍元帥,魏相副之;祁奚為中軍尉,羊舌職副之;魏绛為中軍司馬,張老為候奄,韓無忌掌公族大夫,士渥濁為太傅,賈辛為司空,栾糾為親軍戎禦,荀賓為車右将軍,程鄭為贊仆,铎遏寇為輿尉,籍偃為輿司馬。
自從郤(què)錡、郤犨(chōu)、郤至被奸臣胥童迫害,郤家在晉國已經沒有了後人。
百官各司其職,大修國政,免除債務減輕賦稅,救濟貧困慰問負勞役的人,百廢俱興,老百姓安居樂業。
宋、魯等國紛紛前來祝賀。隻有有鄭成公因為楚共王為救鄭國,失去了一隻眼,深受感激,不肯依附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