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定公繼位時,趙簡子問史墨,季氏會不會亡?史墨說:“不會”。因為季氏為魯國立過大功,世代都有功業。魯文公去世後,魯國殺嫡立庶,魯國國君喪失權力。

權力都在季氏手中,已有四代了。魯國的人不知道他們的國君,這樣的國君能掌管國家嗎?做國君的要遵守禮器和封号,不能給别人的。
魯定公第五年,季平子去世。陽虎因個人恩怨囚禁了季桓子,後來季桓子與他訂立盟約,他才釋放了季桓子。第七年,齊國伐魯國,占領郓邑,陽虎住在郓邑并把郓邑作為自己的奉邑,在那裡處理政務。
第八年,陽虎想除掉三桓家族的嫡子,而立與他關系較好的庶子。于是陽虎就派車接季桓子要殺掉他,季桓子用計脫身。然後三桓共攻陽虎,陽虎就跑到陽關。
第九年,魯國派軍讨伐陽虎,陽虎又跑到齊國,然後又逃到晉國趙氏管轄區域。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在夾谷相會,孔子主持禮儀。
齊國想襲擊魯定公,孔子按禮儀斥責了齊國,齊景公害怕了,就沒敢加害魯定公,而且歸還了侵占的魯國汶陽土地來謝罪。
之後,魯定公就很信任孔子,讓他做了大司寇,負責國内治安。孔子終于獲得機會,開始推行他的政治主張,講求孝道,穩定家庭,安定社會。
使魯國社會和諧,經濟蒸蒸日上,國富民強起來。第十二年,魯國派仲由拆毀三桓家族的城牆,沒收他們的铠甲武器。孟氏不肯拆毀城牆,魯定公派兵攻伐他,但沒能戰勝。
齊國聽說孔子把魯國治理得很好,就害怕魯國會威脅到齊國,于是設計陷害魯國,齊國把許多美女和馬匹送給魯國,季桓子接受了齊國的美女和馬匹,使得魯定公不理朝政,孔子見狀被迫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
第十五年,魯定公去世,其子将繼位,就是魯哀公。
(ps:魯哀公繼位後,魯國又會怎樣,請看下篇文章)
文字:肖邦
圖檔: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連結:
魯國的平穩過渡時期
齊魯兩國之間的長期沖突導緻了長勺之戰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