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蓋世太保-一段恐怖的曆史(50)

作者:39号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the gestapo:a history of horror》by jacques delarue

希姆萊塑造隊伍(2)

在指定的時間,攻擊開始了。按照安排,海德裡希所編撰的資訊是用波蘭語在一個應急發射機上讀出來的,總共隻用了三四分鐘。然後,瑙約克斯和他的手下撤退了,隻把“罐頭食品”留在了現場。

第二天,9月1日,當德國軍隊從黎明開始向波蘭領土挺進時,希特勒在國會大廈前發表了講話,列舉了波蘭人的一些越境侵略行為(自8月23日起,德國人的挑釁行為逐漸增加),并提到了格萊維茨廣播電台“遭波蘭正規軍攻擊”的事件。裡賓特洛甫在一份公報中通知德國駐外使館,提到國防軍被迫采取行動”回應”波蘭的進攻,而同樣的話在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的公報中得到了重申。德國和某些外國報紙公布了廣播電台遭到襲擊的細節,而這件事的真相過了六年才被揭露出來。至于參與這次行動的黨衛隊保安處人員,黨衛隊進階突擊隊領袖伯克爾堅稱除了瑙約克斯,其他人都被“清理”了。

納粹分子經常使用同樣的手法,利用敵人的制服和物資,實施違反國際法的行動。最後也是最有名的一次是“獅鹫行動”,1944年12月,由武裝黨衛隊的斯科爾茲内率領的特種部隊被派往阿登地區,他們的任務是支援馮·倫德施泰特發動的孤注一擲的進攻。“獅鹫行動”使用了三千多名士兵,他們身穿美軍制服,配備謝爾曼坦克、美式卡車和吉普車。他們的計劃是在盟軍防線後面制造混亂,設法深入敵後并實施破壞行動。

蓋世太保-一段恐怖的曆史(50)

奧托·斯科爾茲内,納粹德國特種部隊指揮官。

不管怎麼樣,在格萊維茨進行的“希姆萊行動”顯示了這段時期黨衛隊與國防軍之間建立的合作關系。事實上,黨衛隊保安處、蓋世太保和阿勃維爾,都是按照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的指令,同時參加了這次行動。

戰争爆發的第三天,德國軍隊已經占領了波蘭的大片領土。裝甲部隊于8日進入華沙,希特勒決定将他的指揮部轉移到靠近前線的地方。三輛專列從距格萊維茨不遠的卡托維茲地區越過波蘭邊境,一路向北在索波特停了下來。這個前但澤自由市的小港口,在9月1日的法令中正式重新歸屬于德意志帝國,希特勒在那裡一直呆到9月底。至于那三輛專列,第一輛是希特勒的,第二輛屬于戈林,希姆萊則坐在第三輛裡。

希姆萊是最早進入波蘭的人之一,就像在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樣。他忠實的副官-黨衛隊上級集團領袖沃爾夫-一直緊随在他身後。他參加了所有重要的參謀會議,并對被占領土上的相關工作進行了監督和指導。每個部門都派了一名代表,瓦爾特·舒倫堡便是其中的名人。這個選擇并非偶然,因為舒倫堡早先曾被海德裡希委托與軍隊進行協商,并為希姆萊在前線後方的部隊制定行動計劃。蓋世太保的特别突擊小隊和黨衛隊保安處在第一波進攻部隊之後進入波蘭,以“確定後方的安全”,但最重要的是開始執行希姆萊早就安排好的針對波蘭人的措施。

蓋世太保-一段恐怖的曆史(50)

1944年12月,“獅鹫行動”中在比利時馬爾梅迪被擊毀的德軍150裝甲旅豹式坦克g型僞裝的m10坦克殲擊車。

以蓋世太保和黨衛隊保安處的人為成員的安全警察組成了别動隊,下轄别動隊突擊隊。士兵們詳細了解了希特勒為消滅波蘭而制定的措施,無不感到震驚。希特勒決定轟炸華沙,盡管這在軍事上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遭難的隻會是普通人。同時他下令對波蘭進行政治“清理”,而将軍們很清楚這将帶來什麼後果。最後德國人還制定了各種挑釁計劃,特别是裡賓特洛甫已經通知卡納裡斯,烏克蘭少數民族正在組織一場針對波蘭人的假暴動,這将導緻那些地區的所有農場和房屋被燒成灰燼。

卡納裡斯曾警告凱特爾這些活動将給軍隊帶來風險。一些将軍同意卡納裡斯的觀點,他感歎道:“世界總有一天會追究德國國防軍的責任,因為這些事都是在後者的縱容下發生的。”在這些将軍的壓力下,凱特爾和布勞希奇親自通知希特勒,他們反對在部隊後方使用希姆萊的突擊隊。他們堅稱自身安全已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令将軍們吃驚的是,希特勒起初同意了他們的意見,但後來又改變了決定,指令凱特爾接受希姆萊的人的存在。凱特爾照例默許了,并告知将軍們,他不能做任何事來影響事态的發展,因為這是元首的指令。是以,轟炸華沙和大規模處決某些特定人群-知識分子、貴族、神職人員,當然還有猶太人-都被接受了。希姆萊和海德裡希認為前三類人非常危險,因為他們是唯一能夠組織内部抵抗的人-而組織這種行動對于失去了知識和道德力量的普通人來說要困難得多。至于猶太人,在波蘭滅絕他們的指令是“最終解決方案”的開始。

在希特勒所乘專列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曾制定了進攻波蘭計劃并親自指揮戰鬥的約翰内斯·馮·布拉斯科維茨将軍強烈反對黨衛隊和别動隊突擊隊在波蘭對猶太人和波蘭精英犯下的暴行,并對此做出了詳細的報告。他把報告直接交給了希特勒,但除了成功地讓後者大發雷霆外沒起到任何效果。随後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和希姆萊達成了一份書面協定,雙方同意在對蘇作戰中使用别動隊。在此過程中,這些部隊的行動超越了以往所有的恐怖程度。

蓋世太保-一段恐怖的曆史(50)

約翰内斯·馮·布拉斯科維茨,納粹德國國防軍大将。

在1939年9月,敢于抗議的将軍寥寥無幾。卡納裡斯、布拉斯科維茨和稍遜一籌的布勞希奇費了好大勁才成功地操縱了凱特爾,但是這次嘗試最終還是失敗了。

總的來說,軍隊贊成并支援希特勒。将軍們希望“輕松取勝”,而在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以及随後在波蘭的閃電戰,似乎證明他們是對的。他們害怕與法國和英國軍隊較量,但希特勒堅持認為法國戰役同樣容易。1939年秋,将軍們在納粹國家中占據顯赫地位。他們在東方赢得了榮譽,正準備面對西方的民主國家。在國内,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戰時經濟中擔任要職。被占領土的偏遠,以及他們必須在那裡執行的職責,本應給他們一個獨立環境,并幫助他們擺脫黨的監視以及蓋世太保和黨衛隊保安處的控制。

面對這種情況,希姆萊和蓋世太保是什麼态度?起初他們采取了一些預防措施來限制軍隊的自治權。例如,軍隊的大部分運輸任務都委托給了黨的機動部隊-國家社會主義汽車軍團。如果沒有運輸工具和司機,軍隊将無法自行確定充足的供給。這樣黨就保留了一種控制士兵的簡便方法。

另一方面,在希特勒的要求下,無論在捷克斯洛伐克還是在波蘭,士兵都沒有被賦予警察權力,這是違反慣例的。這些權力從一開始就由希姆萊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的機構所接管。在波蘭,一旦實際戰鬥停止,國家被占領,它們馬上就被奪走了。

黨衛隊保安處和蓋世太保特工組成的别動隊突擊隊緊跟在作戰部隊的後方,這對希姆萊來說是一種新鮮事物和“大膽的創舉”。這一創造使他所轄的兩大機構能夠一起工作,反映了正在進行的重要變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