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國家智慧城市标準化總體組2017年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有關機構在會議上全面彙報了2016年在國内标準研制、評價工作、國際标準化等方面的工作進展和成果。
總體組秘書長、總體組評價組組長機關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的劉棠麗全面彙報了2016年國家智慧城市評價工作的整體情況。她表示,目前已完成了國标gb/t 33356-2016《新型智慧城市評價名額》的研制和推廣應用,下一步将制訂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評價方法。
國内标準體系建設方面,總體組副組長機關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的臧磊詳細介紹了33項在研标準的進展情況,着重說明了智慧城市技術參考模型、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名額體系、資料融合、跨系統互動等多項重點标準研制情況。他表示,多項标準将于年内完成。
總體組副組長機關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的萬碧玉重點介紹了制訂iso/tc 268/sc 1的進展情況。他表示,今年2月,中國主導的首個iso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資料标準iso 37156已成功立項,并開始專家召集;iso/tc 268/sc 1也成立了新tg(task group),啟動iso智慧城市标準的試點測試工作。
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二部副主任王莉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兩點期望,一是總體組的管理模式要進一步創新,在國内形成合力,在國際上發出一緻的聲音;二是在相關标準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要高度重視标準間的協調關系,充分發揮好總體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從标準角度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支撐。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