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軟兼并Linkedln的六大作用

納德拉的首要目标是重塑微軟生産力以及業務流程,顯然收購linkedln是實作這一目标的核心。兩者的結合不僅能夠為微軟客戶改進生産率以及重塑業務流程,也有利于微軟本身。

1.連接配接到每一個公司的it業務決策者

linkedln中包含每個公司的組織結構圖,但是一個科技公司的銷售團隊要想在其中尋找it業務決策者的名字需要翻遍整個網絡。通過此次收購,微軟也獲得了4.33億使用者的詳細資訊,其中不乏具有it業務決策能力的職場人士。現在微軟的銷售團隊可以很友善地通路這些it業務決策者的相關資訊。當微軟有面向企業的新服務或産品釋出時,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通路推送。此外,當亞馬遜、谷歌、甲骨文等競争對手需要通路這個資料庫時,微軟可以向其收取費用。

2.通過word或ppt通路每一位專業人士

不論你是何種職業,都需要使用word或者ppt進行相關的文字工作。通常,你需要在谷歌搜尋引擎上輸入文字對文中的觀點予以作證。現在,微軟與linkedln的服務進行整合之後,或許在office文檔中,使用者可以直接得到文中專業人士的背景資料和相關的統計資料。

筆者設想這個工具很簡單,在文檔中選中一組文字,單擊右鍵,就可以獲得與文字内容相關的專業人士資料

3.将linkedln的人力資源整合到微軟企業級平台microsoft dynamics

微軟企業級平台microsoft dynamics是一個适用于中小企業的雲服務,其包含客戶關系管理元件(crm)、企業資源管理元件(erp)。

但是,目前microsoft dynamics并未包含人力資源元件(hr)。這意味着微軟一直在這個總值約50億美元的軟體業務之外徘徊。作為一家為企業提高生産率以及整合協同關系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業務真空。

與此同時,linkedln在招聘領域已經做出了出色的工作。相關的企業教育訓練軟體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工具使其成為職場招聘業務的領跑者。在過去五年中,linkedln已經收購了不少人力資源公司,其中包括careerify,lynda.com以及connectifier。相關服務和工具與microsoft dynamics進行整合,可以幫助微軟成為市場上首屈一指的人力資源管理平台。

通過這些相關工具和服務,使用者可以便捷地招聘、跟蹤、管理求職者。

4.與facebook以及twitter進行競争

當然,linkedln并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網絡。當如果微軟将其整合進旗下的諸多裝置——surface books,surface tablets以及手機,或是整合進xbox和windows 10,linkedln的使用者數量就不僅僅是4.33億了。如果微軟再與戴爾、聯想、惠普等合作廠商達成協定,在他們的桌上型電腦、筆記本、平闆電腦、智能手機等裝置中預裝linkedln的相關應用,那對于linkedln來說就更不可同日而語。

更何況,linkedln還涉足了虛拟現實業務,是一個擁有虛拟現實技術的社交網絡。這就意味着其可以像facebook一樣,使用者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虛拟現實體驗。

5.skype和linkedln的整合

目前,skype是這個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視訊會議解決方案。即便如此,使用者也需要得知對方的電子郵件位址或者skype使用者名才能夠開始音視訊對話。随着二者的整合,在理論上使用者可以與linkedln社交網絡中的任意使用者進行連接配接對話。

使用者将不僅能夠建立即時的視訊通話,也能夠直接聯系到那些網絡上的陌生人(前提是他們接受請求)。銷售團隊可以直接向潛在客戶發送呼叫請求,售後服務團隊可以通過linkedln直接提供服務,而人力資源經理也可以直接與符合要求的求職者進行聯系而無需電郵介紹。linkedln将成為企業通信的有力工具。

6.上述功能的統一

所有上述的功能都将被整合在同一個軟體生态系統中,彙內建一個巨大的資料庫,為公司提供決策輔助、管理工具以及通信協作。生産、銷售、服務、市場營銷、視訊會議、人力資源、組織上司、業務規劃,所有這一切與linkedln的龐大使用者資料相結合,都将在微軟的軟體架構下實作。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