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渥巴錫率部東歸後,留在俄羅斯的土爾扈特部命運如何?

作者:石頭說曆史

土爾扈特部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明末清初遷徙到伏爾加河下遊,建立了汗國。康熙時期,該部和清朝還有往來,但随着沙俄的迅速崛起,土爾扈特部淪為沙俄的附庸,領地被蠶食,部衆受到奴役,還要為沙俄當炮灰,日子過得非常凄慘。

渥巴錫率部東歸後,留在俄羅斯的土爾扈特部命運如何?

1771年1月,繼任汗位的渥巴錫決定改變部族的命運,他想率領部衆東歸,擺脫沙俄的壓迫,回到曾經的故鄉。由于消息洩露和伏爾加河未能封凍,留在西岸的2萬多人沒有成行,渥巴錫率領17萬人踏上了東歸的行程。

渥巴錫回家的路異常艱難,除了要應對惡劣的自然氣候,渥巴錫還要面對親俄哥薩克人的進攻。1771年4月,渥巴錫沖破重重圍堵終于達到伊犁地區,而此時他的部衆隻剩下不到6萬人,近10萬人倒在了回家的路上。東歸的土爾扈特部受到清朝的熱情款待,乾隆皇帝把他們分為兩部安置在天山南北,過上了平靜富足的生活。

但留下來的2萬多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俄國人把所有的怨氣都撒在了他們身上。

渥巴錫率部東歸後,留在俄羅斯的土爾扈特部命運如何?

沙俄人取消了土爾扈特汗國,降低了他們的地位,把他們稱作“卡爾梅克”人(俄語“留下來的人”之意),派出大批警察對他們進行嚴密監控。十月革命時,卡爾梅克人組建騎兵團,參加了紅色革命,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浴血奮戰,赢得了尊重。1920年,卡爾梅克建立自治州,1935年又升為卡爾梅克共和國,這是卡爾梅克人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渥巴錫率部東歸後,留在俄羅斯的土爾扈特部命運如何?

但在蘇俄集體化農莊的運動中,卡爾梅克人因拒絕交出馬匹充公,受到殘酷鎮壓。二戰時,蘇聯節節敗退,卡爾梅克被德軍占領,德軍強迫卡爾梅克人對抗蘇聯。1943年,蘇聯又奪回了這裡,但卡爾梅克人被扣上了奸細、叛國的罪名,共和國被取消,許多人被槍殺或者流放到西伯利亞。卡爾梅克人不甘忍受冤屈,他們經過長期的走訪、上告終于在15年後獲得平反。1958年,絕大多數被流放、關押的卡爾梅克人回到了故鄉,并重新恢複了自治共和國地位。蘇聯解體後,卡爾梅克成為俄羅斯聯邦内的共和國。

渥巴錫率部東歸後,留在俄羅斯的土爾扈特部命運如何?

現在的卡爾梅克共和國,面積76,100平方公裡,人口30多萬。首府埃利斯塔,被稱為國際象棋之城。經過數百年的滄桑巨變,卡爾梅克人至今還保留着傳統生活習俗,保留着佛教信仰,說着祖先流傳下來的衛拉特方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