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玉皇廟:元史記載 師從尼泊爾貴族 古代雕塑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作者:亦文亦物

晉城國寶:府城玉皇廟傳奇之(九)神乎其技

文/韓靜

牛叉的作品背後,通常藏着一個更牛叉的創作者。

國寶檔案 名稱:府城玉皇廟 位址:山西省晉城市府城村 文物級别:全國重點文保 批次:1988年(第三批入選) 始建年代:宋代

這次,我們要講的藝術家叫劉元(銮),是一位元代雕塑名家。

玉皇廟:元史記載 師從尼泊爾貴族 古代雕塑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一 誰是劉銮?

劉元,又稱劉銮,字秉元,現今天津寶坻縣劉蘭莊人。

玉皇廟:元史記載 師從尼泊爾貴族 古代雕塑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這個人是元代忽必烈時期的一位雕塑家,生于公元1240年,卒于公元1324年,享年84年,算是得享高壽。

他很厲害,尤其是繪畫和彩塑技藝更是一絕,據說在元朝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當時的典範。

《日下舊聞》曾經這樣稱贊他的技藝:

京師像設之奇古者日劉銮塑;玄都勝境在弘仁寺西,建于元,相傳為劉元塑像。正殿乃玉皇大帝,右殿塑三清,儀容肅穆,道氣深沉,左殿塑三元帝君,上元持簿側首而問,若有所疑,一吏跪而答,甚戰栗,一堂之中皆若悚聽嚴肅者。神情動止,真稱絕藝

據考證,他曾任職供奉大夫,是以又稱劉供奉。

玉皇廟:元史記載 師從尼泊爾貴族 古代雕塑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元史》在方技列傳中甚至還專門留有介紹的文字,可見厲害之處:

有劉元者,嘗從阿爾尼格學西天梵相,亦稱絕藝

二 宮廷供奉

他本是民間人士,年紀輕輕就當了道士,四處遊曆;由于酷愛藝術,他就拜了一位當時掌管朝廷圖谶的杞道錄為師,潛心學習了多年。

這個人天賦極好,悟性極高,很快就成為暫露頭角的角色。到了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要修北京護國仁王廟,将這工程指派給了阿尼哥,建廟容易但塑像難啊?

于是有人就舉薦了劉銮,這樣一來,劉銮在皇家面前展露了自己的漢傳彩塑技藝,更有了向一代藝術大師阿尼哥學習的機會,并是以而學到了西方尤其是印度塑像的一些手法。

那麼,這位阿尼哥又是誰呢?

玉皇廟:元史記載 師從尼泊爾貴族 古代雕塑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這個人更厲害,他其實是尼泊爾人,家裡本來是皇室。

忽必烈請國師八思巴(創蒙古文字那位國師)在吐蕃(西藏)造黃金塔,就是由他領銜監制。

塔建好了,八思巴也舍不得放他回去了,索性就讓他出家收為入室弟子,後來就被舉薦到忽必烈跟前。

玉皇廟:元史記載 師從尼泊爾貴族 古代雕塑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他進入中國45年,當時北京的皇家建築幾乎全部出自他手,迄今為止最有名的便是北京白塔寺的白塔;在他之前,前朝塑像來自印度,成為漢式造像;他帶來了尼波羅法,稱梵式造像,此後盛行中華。

2010年,上海召開世博會,尼泊爾館的名字就被冠名為“阿尼哥中心”。

玉皇廟:元史記載 師從尼泊爾貴族 古代雕塑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劉元跟着這位藝術大師耳濡目染,也學會了不少異邦的造像手法,技藝大成。

據說,皇帝非常喜愛他的彩塑,還曾經兩次賜宮女給他做妾,官封“昭文館大學士”,皇上巡行出遊,身邊必須要由他陪同,仁宗皇帝更是留有敕令:

非有皇旨,不準劉元擅自為民間造像。

為了銘記他神乎其神的造像技藝,在北京西安門裡府右街北,曾經有一個小胡同,就被命名為劉蘭(銮)塑胡同,這裡是元代天慶觀舊址所在,其彩塑均出自他手。

三 經典作品

劉元活的比較長,人也喜歡雲遊四方,是以在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都留下了足記和作品,比較有名的就是北京白雲觀、廣濟寺、香山和翠微寺;

天津寶坻縣劉元的老家,尚有廣濟寺,其中三大士像和東關外東嶽廟都是出自他。

玉皇廟:元史記載 師從尼泊爾貴族 古代雕塑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當然,這其中最有名、規模最大的還屬山西晉城玉皇廟二十八星宿,而且儲存的實在是太完好了,人像、動物都留存的完整,令人叫絕。

四 為什麼他的塑像那麼有名?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都比較奇怪:國内彩塑存世量并不小,僅僅就山西而言尚有唐代彩塑三處共計70餘尊,宋元作品更是不計其數,以數千計量,為什麼偏偏是它玉皇觀的元代二十八星宿就拔了頭籌呢?

首先,劉元塑像在技法上有獨特之處;他有自己的獨特的塑造流程,俗稱“脫活兒”,工序極其複雜,成型品質自然也較佳;

其次,他視野開闊,年紀輕輕就接觸到一代宗師,将西方密教技術和東方傳統審美完美結合,不僅僅是當時,對後世如明清的彩塑藝術發展走向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的彩塑藝術特點是什麼?二十四字而已。

造型優美,比例精當;表情有神,内涵無限;腰部細長,鼻子西化

五 元朝藝術

在宋代,彩塑作品是有裝飾性意味的,但那就是展現在衣紋的處理上,對于人的刻畫是高度寫實的,不搞虛幻那一套,是以我們今天看長治縣崇慶寺的宋代十八羅漢就覺得像是真人一般,包括神情、舉止。

玉皇廟:元史記載 師從尼泊爾貴族 古代雕塑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到了元代就不同了,開始向人的五官方向轉移,也就是說不那麼寫實了,甚至為了表現一種理念就犧牲了原來的生理結構,越來越不真實,成了更純粹的藝術想象作品。

在山西,彩塑是有着寫實的傳統的,而且整體上都比較大氣;但是劉元還是通過寫意化實作了自己表達象征的意味。

比如,晉城玉皇廟中有虎的屬相彩塑,人物就變的剛毅果斷;設計到羊的時候,人物就清瘦慈愛。

這種面貌的誇張是有意的,而且很明确,這是一種在當時非常獨特的造像手法,之前從來都沒有出現過。

蒙古人征服西藏時,藏傳佛教已經有500年的曆史了,他們隻能選擇妥協,皈依當時的薩迦派;薩迦派的第五代祖師是八思巴,後來被尊為國師;而八思巴又為元朝皇家帶來了阿尼哥,帶來了尼泊爾的帕拉王朝梵式造像,劉元在北京日夜侵染,掌握了這一系列技巧,從此開始這類較為誇張的造像就流傳開了。

這樣的造像,和佛教的寶相莊嚴那種沒有性格的彩塑是截然不同的。

佛像也不追求五官的逼真程度,姿勢都是盤腿之類,講求穩重;

玉皇廟:元史記載 師從尼泊爾貴族 古代雕塑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而反觀晉城玉皇廟的二十八星宿,則是以“動”為主,才使得它在彩塑海洋的山西顯得格外鶴立雞群,别開生面(韓靜)。

ps.若你看到有意思或喜歡的山西古建,也可以發我,我們一起關注山西文物,大美山西,等你來看 【馬上訂閱 關注山西珍稀文物 觸摸古中國之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