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惡不赦的高俅結局如何?“現世報”在他這裡根本不起作用

從制度上來看,北宋負責調兵遣将的機構是三衙,在其中擔任長官的通常是武将。

北宋末期,三衙的最高長官是何許人也?

這人我們并不陌生,《水浒傳》開篇發迹的“大反派”高俅。

高俅是個沒有被寫進《奸臣傳》的奸臣,這是毋庸置疑的。《水浒傳》的作者施耐庵老爺子寫的諸多壞事,雖然未必都是高俅做的,但他也沒少結黨營私魚肉百姓。可即便是高俅高太尉,在“六賊”的評選中依舊落榜,可見,宋徽宗時期官僚階級裡的壞蛋有多密集。

十惡不赦的高俅結局如何?“現世報”在他這裡根本不起作用

高俅是怎麼發迹的呢?

答案大夥都清楚,踢球。

不過,真實的曆史與《水浒傳》中的說法有些出入。宋徽宗早年隻是個與皇儲順位八竿子打不着的王爺,要不是先帝無子,也輪不到他來兄終弟及。端王身邊有一衆狗黨,驸馬王晉卿便在其中。這王晉卿也是個浪蕩子弟,與端王的喜好差不多,是以兩人臭味相投。

宋徽宗當王爺時的那些劣迹,有不少都是在王晉卿教唆下完成的。作為神宗皇帝的驸馬爺,王晉卿守着金枝玉葉的公主仍不滿足,還要在外面三妻四妾,偏偏神宗皇帝對此視若無睹。若将王晉卿放在其他朝代,多半小命難保。

某次,兩人聚在一塊,端王想要梳頭,沒有帶梳子(另說是刮胡子的篦刀),于是,就向王晉卿借了一把。端王發現,即便是篦刀這種生活中常見的小玩意,王晉卿也十分講究。王晉卿的篦刀是用美玉雕琢的,做工相當精巧。

端王對這件小玩意愛不釋手,對王晉卿說道:“這玩意做得太漂亮了,能不能幫我做一件?”王晉卿當即應允道:“剛好我家還有不少料子,一會兒就讓人給你雕一套。”篦刀雕完了,該派誰送給端王呢?自然是王晉卿的碎催,高俅。

十惡不赦的高俅結局如何?“現世報”在他這裡根本不起作用

高俅帶着盒子來到端王府,管家讓他去院子裡稍候片刻,等端王踢完了球再說。當然,那時不叫踢球,足球的官名叫蹴鞠,玩法也和現代足球有較大差別,倒是和花式踢毽差不多。蹴鞠這玩意講究技巧,能玩出不少類似街頭足球的花活,極具觀賞性。

端王帶着一群小厮在踢球,高俅畢恭畢敬地站着,不敢上前打擾。不過,每次端王表演什麼絕招,如:街舞的“Powermove”時,高俅都會在一旁拍手叫好。王爺一看高俅每次都能恰到好處地叫好,覺得此人絕對是個行家裡手,于是,便問道:“你小子會踢球?”

高俅謙遜地說:“略懂略懂。”端王本來就是個玩心極重的人,踢球時也不講究什麼長幼尊卑,當即将蹴鞠遞給高俅,讓他耍兩手來瞧瞧。高俅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可他還是端着架子,對端王說道:“小人不敢。”端王寬慰道:“不用顧忌,你就踢吧。”

于是乎,高俅便向王爺展示了本朝蹴鞠的“最高水準”,讓端王看花了眼。這小子不但“略懂”,還很精通。起碼在端王認識的球星裡,沒人能像高俅一樣精通各種技巧了。端王是個相當爽快的人,當即命人給王晉卿帶個話,打今個起高俅這小子歸我了。

在王晉卿這裡,高俅的價值可能還比不上篦刀,送就送了。這一送,就送給了高俅一段大好前程。

十惡不赦的高俅結局如何?“現世報”在他這裡根本不起作用

在官僚制度不完善的古代,素來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慣例。先帝駕崩,端王平白無故地做了皇帝,他平日裡與朝中的文武百官來往較少,能信任的隻有身邊的一衆碎催。作為碎催裡最受端王待見的,高俅的政治生涯可謂坐上了直通車。

他先是成為節度使,後來又官拜太尉,成為武将中地位最高的一級。早年陪着端王打打鬧鬧的小碎催們見狀,紛紛向皇帝鳴不平:“高俅何德何能,怎能當此大任?”宋徽宗一闆一眼地說道:“你們也想當太尉?可誰讓你們球踢得不怎麼樣呢?”

高俅的同僚都覺得,高俅這小子隻會踢球,是靠腳法得到皇帝的榮寵,這才能在二十年内周遊三衙,成為大宋軍界的一把手。然而,他們看得太片面了,高俅球技高超不假,但“踢得好球”和“被人記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高俅的腦子絕不遜于他的球技。

高俅頗懂知人善用,在他負責招兵的時候,軍隊招募的全都是有一技之長的兵丁。有力氣的,去運花石綱;會手藝的,在軍隊裡從事手工業生産;家裡有錢的,領個肥差養老;沒錢沒勢又沒本事的,上前線玩命博戰功。總體來說,大家都有了“光明”的前程。

十惡不赦的高俅結局如何?“現世報”在他這裡根本不起作用

那麼,高俅的錢是怎麼賺的?

雖然與蔡京六賊同為A錢,但高俅的貪法卻比後者更加高明。高俅将軍隊裡生産出來的手工制品全都銷售出去,利潤就落到自己腰包裡了。是以,整個大宋軍營八十萬禁軍,都成了任由高俅調遣的“廠哥”,成了服務于高俅集團的打工仔。

關鍵在于,這些打工仔對于高俅而言都是免費的,朝廷會負責給他們開工資,養兵的糧草也不用自己出半點。高俅家裡的仆人、侍衛全都是禁軍,足有上千人。不論是掃廁所的、當廚師的、跑腿打雜的全都是大頭兵。

宋代重文輕武,武将的地位創造了曆史新低。是以,有宋一朝,當“軍漢”并不是什麼值得光榮的事。《水浒傳》的天罡星裡有個叫林沖的,在投奔梁山之前貴為“八十萬禁軍教頭”。這名号聽起來相當吓人,堂堂八十萬士兵的國術老師,怎麼還任由高俅這樣的人物拿捏?

實際上,林沖是國術老師不假,但像他這樣的教頭當時足有五千多個。《水浒傳》電視劇裡出現了一衆教頭雲集衙門,高俅高高在上的場面,現實裡多半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五千多人,就算集中在一個體育場上,高俅連數量都數不清,更别說是記住哪個不長眼的叫林沖了。如果朝着當時的軍營丢一塊磚頭,砸到教頭的機率是相當大的。

且看除林沖之外,《水浒傳》的世界裡不是還有洪教頭、王教頭嘛,連柴進的不法莊園裡都住着幾個躲禍的教頭。宋代的武将裡,地位較高的是都指揮使,從職級上來看有正五品。在其下的有虞候、虞候、都教頭,最後才是教頭。放到現在的軍隊裡來看,充其量相當于一個排級幹部。

在高俅組建的高氏集團裡,想要憑借本事晉升的可能性很低。大家都削尖了腦袋朝着上面擠,想要更快地晉升就隻能“走後門”了。高俅對那些肯為仕途花點錢的下級提供了一條龍服務,所有官爵都明碼标價。想要買個指揮使當當,多少多少銀兩;想要買個虞侯過把瘾,多少多少銀兩。隻要你能出錢,我就給你官做。當了官的若是想要賺回這筆投入,就得在當兵的身上榨取。

十惡不赦的高俅結局如何?“現世報”在他這裡根本不起作用

徽宗一朝,武官賺錢的方式大體有三種:

第一是瞞報人數,手底下的大頭兵明明隻有四千人,卻多寫三千個并不存在的名字,向朝廷索要七千人的糧饷。至于那三千空饷,一部分送給高俅這樣的“金字塔尖”,一部分堵住同僚的嘴巴,剩下的部分歸自己。宋朝的軍隊,動辄幾萬幾十萬,每次發兵都會讓人覺得聲勢浩大。實際上,“幾十萬”禁軍都隻是紙面上的數字,朝廷的确花了這麼多錢養兵,但最後被派到戰場上的士兵數量遠沒有這麼多。

除了吃空饷外,喝兵血也是一條軍官的撈錢之道。每個月士兵都能領到一筆饷銀,可這筆錢絕不會實打實地發放到士兵手裡。按照職務的高低,每一層都要克扣一點,發到士兵手裡的饷銀就十分有限了。

最後一種生财之道,就是像高俅一樣,将士兵當成集團的打工仔,讓他們從事體力勞動,賺取利潤。

這樣的将領,這樣的軍隊,能發揮出多少戰鬥力呢?

宋金之戰中,宋朝的騎兵根本不會騎馬,來到戰場上隻能抱住馬脖子,一旦馬尥蹶子騎兵就得摔跤。連騎馬都不會,更别說是沖鋒殺敵了。至于射箭這門本事,在北宋末期的軍營裡幾乎失傳,士兵們常年從事手工業勞動,連拉弓的力氣都沒有,弓箭的射程短得可憐。這樣的士兵,在遭遇強盛的遼兵、金兵時,根本不具備戰鬥力。

十惡不赦的高俅結局如何?“現世報”在他這裡根本不起作用

那麼,這個禍國的奸賊高俅,在真實的曆史中下場如何呢?

“靖康元年,為太學博士。開府儀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當挂服舉哀。”不得不說,高俅的運氣着實不錯。倘若靖康之難是對北宋末年一衆佞臣昏君的清算,高俅是為數不多能逃過這場現世報的幸運兒。即便在高俅死後,他的兒子高堯康、高堯輔也都得到南宋皇帝的重用。根據《宋史》的記載,高俅的另一個兒子高柄還成了紹興年間的昌國公。

參考資料:

【《宋史》、《蕩寇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