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e被廣泛接受的評價資料中心能源效率的名額。該名額可以衡量支援資料中心it負載的實體基礎設施系統的效率。pue值是資料中心總的能量消耗與it系統裝置(it負載)的能源消耗的比值,它可以幫助管理人員對資料中心能效進行評估,通過此公式可以衡量未來資料中心能效管理的有效度。
事實上,有很多原因能證明計算pue值是有意義的,從經濟的常遠性來看,基礎設施運作時能效比越低,越能節省能耗成本。
如何測量pue值?
有幾種測量或報告pue值的方法。一種方法,可以根據對容量,it負載和功率以及冷卻系統特性進行假設的模型進行估算。另一種方法是,可以采用“時間點”測量來計算pue的單個值,或者可以捕獲連續測量值,以了解pue随時間變化如何變化,如天氣條件,it負載和冷卻裝置性能等變量。
想要得到最準确的計算結果,後者是最有效的方法,盡管它可能比其他方法費用要高。該方法需要進行預先規劃和準備,為所有資料中心裝置安裝監控傳感器(如果沒有内置傳感器)同時運作監控管理軟體,彙總分析收集到來自各種傳感器的資料,進而為pue計算,定期提供精确依據。
除了it本身的電力消耗之外,資料中心最大電力消耗是滿足冷卻系統供電需求。是以,盡量降低制冷系統能耗是改善pue值的首要任務。
精度分級
在計算pue值時,重要的對整個裝置中的電氣裝置負載以及熱量進行監測。the green grid組織将pue分為四個等級,這四個等級在不同的精度、成本及計量的複雜性方面有一定的差異。
第一等級與第三等級關注持續監控,1是最基本的,隻對需要對ups進行監測,進而知曉it裝置的負載,以及市電總輸入,進而監測整體裝置負載。監測頻率最低為一個月。
第二等級中級是中間階段,要求每天進行監測。通過在配電單元(pdus)的輸出端或配電櫃輸出端(櫃内帶監測裝置)監測it裝置能耗。
這兩種方式監測資料所需費用相對較低。ups、pdus以及rpps通常都内置傳感器,無需添加額外裝置進行監測。
如果是非it負載通過ups供電,則需要用第二級測量方法進行監控,提高精度。如果ups隻為it供電,那麼其内置的測量儀器的顯示的是it裝置,則可以用第一級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後提供的資料,計算pue。
但是,如果像空氣淨化器這樣的裝置也是由ups供電,那麼這個假定就不再有效,而且将會導緻pue值的計算是不準确的。是以,第二級的測量方法,隻是限于通過pdu監測得來的資料。
第三等級是最先進的測量方法,測量時間為15分鐘一次,獲得的電力監測資料更為精确。對it裝置負載監測通過pdu内置傳感器獲得。
粒度測量
此外,如果資料中心設施共用,計算的實體基礎設施所消耗的功率可能需要更多的粒度測量,這是因為對公共設施總輸入功率的測量隻是通過簡單監測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冷卻系統以及空氣淨化器等裝置上安裝傳感器,擷取監測資料。
另一個考慮因素是資料中心在負載和布局方面都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改變,支援它們的電氣基礎設施也是如此。 是以,需要有最新的檔案來記錄設施中的改動過電路部分,它們所服務的裝置以及如何配置設定,以此算出精确的pue。 記錄電路安裝路由是安裝任何用于擷取準确資料所需的測量儀器的重要前提。
要彙總來自所有儀表的資料并定期計算pue,需要使用良好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監控(dcim)系統。 一旦部署dcim,dcim将支援連續側監測各類裝置能耗,計算pue,進而幫助資料中心營運商了解目前的pue,而且還能夠看到pue随着時間,it負載,天氣和冷卻系統的變化而變化。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