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事:甜面醬的傳說

作者:在亮說春秋

晚飯,和家銘分享了西瓜醬豆,外婆說今年給炒一些西瓜醬吃,我欣欣然接受了。

“你吃過甜面醬嗎?”我問家銘,家銘搖頭,搖頭也許是沒有,也許是忘記了。甜面醬,顧名思義是帶有甜味的、用面為原料發酵的醬。殊不知這個面起初并不是用指面粉、面糕,而是指面條。就像面館老闆問客人你吃的什麼面?指的就是吃的什麼面條,而不是問吃的什麼面粉。

閑言碎語不多講,說到甜面醬的由來,可得從濟甯的玉堂醬園講起。

故事:甜面醬的傳說

玉堂醬園可是魯西南的老字号了,我學會打醬油的那年紀,打的就是玉堂醬園的大缸的醬油。清朝末年,玉堂醬園的老闆卸下門闆,準備開張營業,他坐在櫃台裡邊,搭眼往外一望,也,當街有個明晃晃的東西,映着太陽的光輝,像是一塊銀元。玉堂醬園的老闆趕緊從屋裡走到大街上,走到明晃晃的東西跟前,低頭準備撿寶貝,再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坨黃不拉幾的狗屎。玉堂醬園老闆悻悻的回到櫃台後邊,坐那裡往外看,一看還是個明晃晃的東西,像塊銀元,他不死心,就又走到大街上去撿,低頭一看,還是那坨黃不拉幾的狗屎。玉堂醬元老闆心裡很納悶,坐到櫃台裡邊盯着大街中間那明晃晃的東西。

這時,有一對要飯的娘倆,娘倆穿的破破爛爛的,當娘的拄着個棍,端着個破碗,七八歲的孩子牽着他娘的衣角,見人給點個頭。要飯的娘倆走過大街,孩子彎腰從明晃晃的一坨裡邊撿出個東西,順手塞在了衣兜裡。玉堂醬園老闆一看,他愣了,趕緊又跑到大街上,問那要飯的孩子,你剛才拾個啥。小孩從兜裡掏出一塊銀元,說這是他剛才撿的。玉堂醬園老闆心裡尋思,我怎麼看怎麼是坨狗屎,這小孩神了,他就能狗屎裡撿銀元,将來肯定不一般。

于是,玉堂醬園老闆把要飯的娘倆叫到店裡,問小孩願意不願意在店裡幹活,小孩搖搖頭說,不行,我在店裡幹活,俺娘咋辦。玉堂醬園老闆說,這還不好辦,你娘倆我都留下了。于是,小孩當了玉堂醬園的小夥計,他娘零來零去的幹點輕活。玉堂醬園一直養着要飯的娘倆,直到小夥計長成大小夥子。

玉堂醬園老闆尋思該讓小夥計出去鍛煉鍛煉了,于是給了他幾百兩銀子,讓他順着運河上南方做生意。小夥計雇了幾隻船,請了一幫人下江南了,船開啊開啊,開到蘇州停靠了岸。這南方的天啊,真熱,熱的一群人下了船到涼快地找飯此,可惜,南方人吃米飯,這幫跟着來的人都是粗人,吃飯吃不飽,正巧,有一家開面館的。小夥計安排人去買面喝,這個面好喝的啊,一人吃了好幾碗還沒吃夠。

吃完飯,小夥計繼續南下,到了杭州,看看這生意不好幹,那生意不好幹,調轉船頭就又往回開了,一路開,一路想,這蘇州的面條子真好喝,進一批面條回去一定好賣,于是,到了蘇州上次吃面的地方,雇人用壇子裝了兩船面條。

小夥計回到家,興緻勃勃的給老闆說一路上發生的事,還說進了一批最好吃的面條,醬園老闆心想,南方的面條再好吃也沒咱北方的面條好喝啊,可是這做生意是他讓小夥計去的,說随便買啥都行,是以,醬園老闆也沒說啥,讓人把盛面條的壇子搬到後院裡放起來了。

過了幾天,山西的貨主來進貨,醬園的夥計慌亂之中,把盛面條的壇子一塊裝車拉山西去了。醬園老闆一看,完了,完了,這面條放那麼多天,早瞎完了,過幾天,人家非來找咱算賬。

果然,過了沒幾天,山西的買賣人來了濟甯,醬園老闆做好了被人家說的準備,迎上去想解釋這事,陪個不是。不想,山西的貨主遠遠的看見醬園老闆,高興的打招呼,問醬園老闆,上次進的貨還有不,再進幾車。醬園老闆一看這情況,心裡大緻有數了,他穩住山西的貨主,把小夥計叫過來,問他在哪買的面條,小夥計說在哪在哪,醬園老闆這次給了他一大筆銀子,讓他裝啞巴去蘇州學面條的做法。

後來的事,我們就都知道了。再後來,小夥計成了玉堂醬園的總經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