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蘭州故事】北涼沮渠蒙遜:古老民族和他的傳奇英雄

作者:蕭峥向你展示了潮流

北涼沮渠蒙遜:古老民族和他的傳奇英雄

【蘭州故事】北涼沮渠蒙遜:古老民族和他的傳奇英雄

講述人:張智,本土曆史文化研究者

【蘭州故事】北涼沮渠蒙遜:古老民族和他的傳奇英雄

高台後涼建康城(今高台駱駝城)遺址

自古河西多豪傑。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重要路段,也是多民族交彙的地域,更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段。這樣的地方注定要成為英雄豪傑的舞台。

北涼政權的建立者沮渠蒙遜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就讓我們聆聽一段千年前金戈鐵馬的英雄往事。

盧水胡,一個帶着些許神秘的民族

我們的故事要從一個神秘的民族講起,這個民族就是盧水胡。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有些繞口,可要說清楚其來龍去脈卻不是那麼容易。

聽這個名字,似乎像是東胡的遺存,或者他們的一支。實際上,盧水胡是匈奴人的一支。有人考證過這個民族組成: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遣霍去病,兩次遠征河西走廊的匈奴,河西匈奴的主力被擊敗,降漢,但原地仍留有不少部族,這些人就是盧水胡的起源。其實,盧水胡人不僅有匈奴人,還有河西的月氏、羯族、氐羌乃至漢族等其他民族。可以說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聯盟更為确切一些。

不過,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見,他們認為盧水胡的曆史更為久遠。據考證,盧水胡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商代,源自商代的盧方。殷商時代的西戎盧方,是一個以平涼崆峒山為中心的小方國。周武王伐纣前後,為安定後方,周人對西北親近商人的部族給予打壓,阮、共、密須等方國就此滅國,盧方的主力也慘遭打擊。後來,他們的殘部又遭受義渠戎的攻擊。

随着匈奴等北方少數民族勢力空前強大,盧方殘存勢力依附于匈奴,并逐漸發展壯大。《後漢書》記載,盧水胡除了占據甘肅以外,在陝西等地亦有他們的足迹,為集中安置盧水胡,漢朝在張掖設定了盧水屬國,盧水胡才逐漸壯大了起來。

史書記載,到三國魏晉時期,盧水胡逐漸發展為三支,他們是泾渭流域的安定盧水胡、河西走廊的臨松盧水胡、河湟谷地的湟中盧水胡。盧水胡主要活動在河西走廊的張掖地區。也有人考證,盧的意思,是黑色的意思,盧水也就是黑河的另一種稱呼。

七千盧水胡騎兵,遭曹魏重臣伏擊

不過,這時剛剛膨脹起來的盧水胡,遭受了一次慘敗。魏國重臣張既給他們當頭一棒。張既字德容,馮翊高陵(今陝西西安市高陵區)人,三國時期曹魏名臣。曾聯合夏侯淵平定?罕(今臨夏)軍閥宋建之亂,定臨洮(今岷縣),取狄道(今臨洮),安郡民,遷徙氐人。曾任涼州刺史,封西鄉侯。

魏國建立之初,河西四郡被當地豪強所把持,處于半獨立狀态。魏文帝曹丕先派大臣鄒岐治理河西四郡,結果當地豪強不僅聯合反對,而且鼓動盧水胡發動叛亂。曹丕無奈,隻好派遣重臣張既前往。

張既揮出的當頭一棒,發生在甘肅白銀平川的?陰渡。張既的渡河之戰,可謂是一場經典之戰,典型的聲東擊西,将盧水胡的主力吸引住;然後,率軍從金城悄然渡過黃河,然後從揖次(漢代縣名)繞過洪池嶺(今烏鞘嶺),輕松奪取了姑臧城(武威)。盧水胡騎兵匆忙追擊,結果張既伏兵四起,七千盧水胡騎兵全軍覆沒。涼州盧水胡總算消停了一段時間。

不過,臨松盧水胡卻儲存了一定的實力。後來,河西走廊的臨松(今肅北縣北部)盧水胡人,勢力再次強大起來。在河西走廊西部建立了一個政權——北涼。北涼的創始人是臨松盧水胡人沮渠蒙遜。沮渠蒙遜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沮渠是匈奴的一個官職名稱,匈奴曾經有左、右沮渠的官職,蒙遜則是他的姓氏,其祖先任過匈奴的左沮渠。

沮渠蒙遜,善于權變的豪傑

臨松盧水胡長期在河西走廊生活。沮渠蒙遜本人“博涉群史,頗曉天文,雄傑有英略,滑稽善權變。”

沮渠蒙遜先是被後涼的呂光拉攏,進而依附于後涼。沮渠蒙遜率部來到姑臧城,守衛呂光的宮城。

公元397年三月,沮渠蒙遜的兩個伯父,因為呂光之子兵敗而成為替罪羊被殺,沮渠蒙遜和堂兄沮渠男成聚衆造反,推後涼建康(今高台駱駝城)太守段業為涼州牧、建康公,建元神玺。蒙遜為張掖太守。這一年是北涼的建立之年,沮渠蒙遜為鎮西将軍。

不過,沮渠蒙遜還是很有手段,他采用一石三鳥之計,除掉了沮渠男成和段業。事情的大體經過是這樣的:沮渠蒙遜約沮渠男成去祭蘭門山,可是卻悄悄讓人向段業告密,說是沮渠男成要造反。段業輕信了告密者的謊言,在沮渠男成祭拜蘭門山時将其收捕,令其自殺。這就是北涼的蘭門山事件。沮渠蒙遜利用人們對段業的不滿,鼓動盧水胡人起兵殺了段業,奪了王位。

東晉安帝隆安五年(401年),沮渠蒙遜自稱大都督、大将軍、涼州牧、張掖公,當了北涼國王,定都于張掖,改年号永安。東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蒙遜驅逐南涼,奪取姑臧,統一了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蒙遜由張掖遷都姑臧,改元玄始,自稱河西王。

蒙遜的文化水準很高,而且懂得權變,一方面他充分利用河西各地的各民族人才,另一個方面在他的政權架構中采用了大量漢魏王朝的管理架構。宋繇是當時西涼的著名學者,被任命為北涼尚書吏部郎中。蒙遜甚至說: “我并不因戰勝了李歆(西涼第二代國主)而高興,高興的是得到了宋繇。”他還把著名學者劉?任命為秘書郎,尊為國師。公元408年,蒙遜從南涼手中奪回了西郡,俘虜了有文武之才的太守楊統,後來委任他為右長史。

北涼崇尚佛教,他們出巨資在姑臧南面的天梯山開鑿了佛窟,這就是絲綢之路上的天梯山石窟群,在佛教東漸中,涼州起着中轉站的作用。他們在敦煌也修建了洞窟,至今人們還能看到北涼時期敦煌的交腳菩薩。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年),北魏滅北涼。北涼(公元397—公元439年)傳三主,共43年。

值得一提的是,北涼的工匠将石窟開鑿和佛像雕塑技藝帶到了北魏首都平城,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多是北涼工匠及他們的傳人所修建,促進了佛教的東傳。

一個王國就此煙消雲散,至今人們在武威天梯山、敦煌莫高窟還能看到北涼工匠們留下的藝術精品。

文/圖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 王文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