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作者:齊魯壹點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暴龍類是非常經典的掠食性恐龍,尤其是晚期暴龍科的成員們,可謂是肉食性恐龍中将殺戮能力發揮到極緻的典範。曾有人說,“一談起霸王龍類我就會不由自主的和死亡聯系起來”。今年年初發表了一種暴龍科的新成員,更是直接被冠于了“死神”的名号。

恐龍化石的發現還要追溯到十年前的2010年。約翰·德格魯特(john de groot)是一位農民兼古生物愛好者,一天他在和自己的家人沿着艾伯塔省南部的弓河(bow river)河岸散步時,偶然發現了一些屬于大型肉食性恐龍的頭骨化石,于是他們趕緊聯系了皇家泰勒博物館(royal tyrrell museum)。博物館很快就派來了專業人員對化石進行發掘。化石殘骸具有很明顯的暴龍科恐龍的特征,有可能是屬于一頭懼龍(daspletosaurus),是以标本也就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就先堆放到了倉庫之中。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加拿大弓河沿岸的壯麗風景,圖檔來自網絡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約翰·德格魯特與他發現的化石,圖檔來自網絡

2018年,卡爾加裡大學的碩士生傑瑞德·沃裡斯(jared voris)正在做一些關于暴龍科的研究,當他造訪皇家泰勒博物館庫房的時候注意到了這些化石,他發現化石存在着與其他暴龍類不同的特征,很有可能是一個新的物種,便勾起了研究的興趣。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正在庫藏中檢查化石的傑瑞德·沃裡斯,圖檔來自網絡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沃裡斯(中)正在展示新品種的化石,圖檔來自網絡

經過了兩年的研究,沃裡斯發現這真的是一個全新的物種!這令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們都激動不已,因為這是50年來加拿大發現的第一種新暴龍科恐龍,也是加拿大發現的第五種暴龍科(此前發現了霸王龍,懼龍,艾伯塔龍和蛇發女怪龍)。“世界上很少能有國家一次性擁有五種暴龍科,這足夠讓我們吹好一陣子了!”皇家泰勒爾古生物學博物館的恐龍古生态學館長弗朗索瓦·塞裡恩(francoistherrien)非常自豪的說到。

沃裡斯将這種全新的暴龍科命名為“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翻譯成中文就是“德格魯特塔那托斯龍”。屬名源于希臘神話中的死神塔那托斯(thanatos)與收割者(theristes)。是以, 我們也可以稱呼它為死掠龍。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死掠龍已知的化石部分,圖檔來自網絡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死掠龍的化石部分,圖檔來自網絡

死掠龍的化石并不是很多,僅有部分殘缺的頭骨化石,不過這些化石也顯示出了它與其他暴龍科的不同之處。死掠龍的顴骨截面呈橢圓形,上颌骨有數道均勻分布、垂直突起的脊。眼眶周圍骨骼非常粗糙,是以推測死掠龍的上颌兩端以及眼睛周圍都有角質結構。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死掠龍的眼眶,周圍具有很多皺褶,圖檔來自網絡

盡管頭骨不完整,但根據齒槽大緻可以推斷出死掠龍上颌至少有14顆牙齒。這些牙齒非常粗壯,配合強壯的上下颌可以在獵物身上留下永久性的“記号”。正如同大部分的霸王龍類的化石上都有傷痕,死掠龍的颌骨上也留下一條大約4英寸長的傷疤,這應該就是它與同類或者其他掠食者搏鬥所留下的印記。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研究人員指出死掠龍化石上的傷痕,圖檔來自網絡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死掠龍颌骨上的傷(白色虛線)以及突起的脊(黑色箭頭)

根據近親複原推測,死掠龍的頭骨長約0.8米,全長估測8米。鑒于暴龍類頭部比例較大,可能死掠龍的實際全長在7米左右,而加拿大其他的暴龍類最大都可以長到10米甚至更大,是以死掠龍成為目前加拿大發現的體型最小的暴龍龍科恐龍,在整個霸王龍家族中體型也隻是屬于中等偏上的水準。

死掠龍生活在距今約7900萬年前的加拿大南部,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幾種暴龍科之一,比它的近親還早250萬年。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死掠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cisiopurple繪制

在分類上,死掠龍屬于懼龍族(daspletosaurini)。這個類群的成員除了死掠龍外,還包含了兩種懼龍(d.torosus,d. horneri)。懼龍看起就像是小一号的霸王龍,身體非常粗壯,有一個厚重強力的大腦袋,前肢比也普通的暴龍科更長、更健壯。盡管死掠龍的标本隻有部分頭骨殘骸,但根據它的近親懼龍推測它也應該擁有類似的身體結構。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懼龍。scotthartman繪制

與懼龍族生活在一起的另一群暴龍科就是艾伯塔龍亞科(albertosaurinae),包括艾伯塔龍和蛇發女妖龍。和粗壯的懼龍不同,艾伯塔龍亞科的成員們身體顯得更加纖細,頭部更加低矮細長,後腿比例也更長,艾伯塔龍亞科們更像是速度型的大型肉食性恐龍。兩種形态不同的暴龍科生活在一起,為了避免直接的競争,可能演化出了不同的捕食政策。懼龍主打力量,可能更擅長攻擊同樣強壯的角龍科;而艾伯塔龍更加靈活,應該更擅長追捕同樣擁有更快速度的鴨嘴龍類。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艾伯塔龍與蛇發女妖龍。getawaytrike繪制

懼龍族和艾伯塔龍亞科并非當時北美洲僅有的暴龍類。在北美洲拉臘米迪亞大陸南部,還存在着另外一些與衆不同的暴龍類:虐龍(bistahieversor),血王龍(lythronax)和怪獵龍(teratophoneus)。其中虐龍的體型很大,可達9米,血王龍和怪獵龍則更小。就目前的化石分布看,拉臘米迪亞大陸南北的暴龍類互相之間還沒有交集,可能是因為地理隔閡的緣故分布演化出了不同的類群。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拉臘米迪亞大陸南北不同的霸王龍類,圖檔來自網絡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虐龍。getawaytrike繪制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塵封十載的死神死神的真面目百花齊放,避免競争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圖注:血王龍。getawaytrike繪制

參考資料:

1.voris, jared t.; therrien, francois; zelenitzky, darla k.; brown, caleb m. (2020). "a new tyrannosaurine (theropoda:tyrannosauridae) from the campanian foremost formation of alberta,

2."thanatos, n." oed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ptember 2014.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14.

3.black, riley (february 10, 2020). "newly discovered tyrannosaur was key to the rise of giant meat-eaters". smithsonian.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0.

圖檔 / 網絡(侵删)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釋出,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