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嘻哈讀三國:輕騎兵出盧龍塞,郭嘉的兵行險着,連曹操都後怕

作者:曆史都付笑談中

曹操平定河北四州,袁譚陣亡,而袁尚、袁熙兄弟兩個,逃往烏桓。

烏桓是北疆異族,又名烏丸,袁紹在位時,對烏桓有恩,是以如果袁家這兩個小子去烏桓搬請救兵,烏桓人很有可能會發兵,一方面是報答袁紹的恩情,另一方面,這遊牧民族擄掠成性,這等機會焉能錯過。

嘻哈讀三國:輕騎兵出盧龍塞,郭嘉的兵行險着,連曹操都後怕

是以,曹操必須要斬草除根。烏桓勢力強大,曹操帶大軍遠征,光辎重車就上千輛。行軍路上,但見黃沙漠漠,狂風暗起,山谷崎岖,曹操的部隊一直在中原作戰,哪裡見過這麼惡劣的環境?

曹操打起了退堂鼓,問計于郭嘉。此時郭嘉不服水土,已經病倒,但郭嘉仍然堅持進兵,《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

嘉曰:“兵貴神速。今千裡襲人,辎重多而難以趨利;不如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備,虜可擒也。須得曾識徑路者以引之。”

在郭嘉看來,兵貴神速、攻其不備,是這場戰鬥得勝的關鍵,建議曹操大膽地抛棄辎重,帶輕騎兵突襲,畢其功于一役。

嘻哈讀三國:輕騎兵出盧龍塞,郭嘉的兵行險着,連曹操都後怕

曹操找到了一個向導,此人名叫田疇,右北平人,熟知本地地理。田疇也認為,攻其不備,可以一戰得勝,他給曹操指了一條廢棄了兩百年的古路。

能得到田疇,也算是曹操的福分,這等廢棄的道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哇!

在田疇的引導下,曹操輕騎兵出盧龍塞,往柳城前進。在白狼山一帶,和烏桓軍隊猝然遭遇,烏桓首領蹋頓,袁尚、袁熙二兄弟都在軍中,并且有數萬名烏桓騎兵,雙方實力懸殊。

不過,烏桓人很顯然沒有料到曹操會出現在這裡,有如神兵天降一般,是以沒有做好戰鬥準備。曹操登高一望,見敵衆我寡,隻能趁着對方陣型不整,速戰速決,便以張遼為指揮官,張遼、許褚、于禁、徐晃四路下山,奮力急戰,烏桓軍果然大亂,張遼斬殺蹋頓,而袁尚兄弟又溜掉了。

嘻哈讀三國:輕騎兵出盧龍塞,郭嘉的兵行險着,連曹操都後怕

果然如郭嘉、田疇預測的那樣,攻其不備,以少勝多,一戰定乾坤,獲得駿馬上萬,曹操馬上回兵,路上斷糧,殺上千匹馬為食,鑿地三四十丈打井出水。

是以說,曹操這仗雖然是打赢了,但是風險極高,曹操自己都承認,是上天保佑,班師回去以後,告誡别人不可以效仿:

操回至易州,重賞先曾谏者。操曰:“孤前者乘危遠征,僥幸成功。雖得之,天所佑也,故不可以為法。諸君之谏,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後勿難言之。”
嘻哈讀三國:輕騎兵出盧龍塞,郭嘉的兵行險着,連曹操都後怕

可見,連曹操自己都後怕,雖然兵法講究出奇制勝,但這一仗可不是出奇,完全是賭命。現在回頭看,這一仗都有哪些風險?

首先,自絕後路。項羽破釜沉舟,起碼敵人在眼前,打赢了就能活;曹操抛棄辎重時,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見,荒無人煙的地帶,大自然是最大的敵人,如果有什麼意外,當真是要全軍覆沒了。後來仗都打完了,回軍路上,二百裡無水,又斷糧,經曆了生死考驗。

其次,不占地利。走一條廢棄了兩百年的老路,充分說明了“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更主要的是烏桓人大意,和鄧艾偷渡陰平小路一個道理。

最後,兵力問題。哪怕是繞路成功了,但是在開戰前,曹操估計心裡都是忐忑的。區區幾千名輕騎兵,面對數萬弓馬娴熟的烏桓人,怎麼就能保證打赢呢?曹操在之前應該沒有和烏桓人交手的經驗。

盡管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賭一把,但征讨烏桓,我認為曹操至少賭了三把:賭郭嘉的政策、賭田疇的地理熟悉度、賭張遼的戰鬥力,這三把,他都賭赢了……

嘻哈讀三國:輕騎兵出盧龍塞,郭嘉的兵行險着,連曹操都後怕

在笑談君看來,這有一種以大博小的感覺,笑談君的觀點是:優勢求穩,劣勢求拼。曹操在起兵初期,實力不強,那時候進行一些賭博性的選擇,情有可原;但如今的曹操,平定河北四州,實力冠絕群雄,萬事應該求穩,為了剿除袁氏兄弟的後患,就輕身深入險地,怎麼看都不合适,就算下決心遠征,也完全可以遣一上将代勞,何必自己如此呢?是不是因為計策是郭嘉出的,不想傷了郭嘉的心呢~~

嘻哈讀三國:輕騎兵出盧龍塞,郭嘉的兵行險着,連曹操都後怕

不知盆友們怎麼看待這一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