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區塊鍊——資訊革命的新拐點

三年多前,貴陽率先開啟了大資料的神奇探索;三年多後,在人們對大資料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時,貴陽又提出了發展區塊鍊。很多人會問,貴陽搞區塊鍊是不是心血來潮?是不是跟風趕時髦?我要說,不是,我們之是以提發展區塊鍊,是基于對區塊鍊巨大價值的清醒判斷。

從社會發展史看,人類先後經曆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經曆資訊革命。進入資訊時代以來,摩爾定律、大資料和人工智能先後成為資訊革命的三大動力。摩爾定律揭示和保證了資訊技術進步的速度,帶來了人類社會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和資訊化成本的快速降低。大資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資料積累和資料加和,而是發生了從量到質的轉變,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日益深刻地改變着人類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帶來了社會效率的加速提升。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即将引爆新一輪科技變革、産業變革、社會變革,使得社會效率呈幾何倍數提升,以至于很多人擔心“奇點”的到來,擔心人工智能将來會控制、取代乃至毀滅人類。昨天圍棋人機大戰首盤,alphago戰勝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再次加深了人們對此的憂慮。就連大科學家斯蒂芬·霍金都在表示擔憂,認為人工智能的崛起也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

“奇點”真的會到來嗎?我認為并非如此,是到了該對“奇點”說“不”的時候了。在曆次科技革命的作用下,人類社會進步總是呈現出一個s型或波浪型、螺旋型上升的過程,而在每一次科技的重大突破發生後,人類都充滿智慧地發明了一些新的技術或社會制度予以制衡。同樣,人類不可能讓人工智能無限制發展下去,一定會出現一個“拐點”。而區塊鍊本質上正是這樣一種技術或制度,它的出現,為解決資訊革命伴生而來的問題帶來了契機。

我們正處于從工業文明邁向數字文明的程序中,要實作這一文明階段的跨越演進,信任普遍缺失、權力不受制約和社會參與不足始終是最大的梗阻點,不消除這“三大障礙”就無法到達數字文明。科技驅動文明,文明程序中的問題也要依靠技術進步消解,而且需要最前沿的技術才能勝任。目前而言,技術進步的制高點非區塊鍊莫屬,因為區塊鍊具有四大技術特征,一是去中心化,精髓是不允許出現不受限制的權力;二是分布式賬本,目的是讓誰都說了算、誰都說了不算;三是智能合約,核心是建構一套網上的規則和法律,把那些不守信的、違約的人以至于将來所謂不受管理的“超級機器”扔進虛拟世界的“監獄”,讓他們失去網際網路上存在的價值和自由;四是不可篡改的時間戳,既能把道德、規則和法律植入人腦,也能植入機器,做到可追溯、可信任,讓網絡空間的道德、規則和法律有一個可證明的載體。所有這些,讓區塊鍊先天具有傳遞信任和價值、重構價值體系和秩序規則的能力,在有效制約和規範技術的發展,為狂飙突進的人工智能踩下“刹車”的同時,推動解決信任危機、合理制約權力、推進更加廣泛公平的社會參與。

基于這四大特征,我們認為,區塊鍊将成為網際網路的2.0版,推動網際網路完成從資訊網際網路、到價值網際網路、再到秩序網際網路的梯度躍升。正是因為看準了這個方向,認識到區塊鍊的巨大價值,貴陽才慎重選擇了發展區塊鍊。在《貴陽區塊鍊發展和應用》白皮書中,我們已經系統闡述了貴陽發展區塊鍊的理論構想、總體設計和實施方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貴陽堅持把應用場景作為區塊鍊發展的重中之重,第一批推出了政用、民用、商用三大領域共12個場景,比如以精準扶貧為代表的民用場景,以資料交易與資料資産流通為代表的商用場景,以資料鐵籠監管為代表的政用場景。依托這些應用場景,貴陽形成了區塊鍊發展的良好産業生态,目前已吸引上百家區塊鍊公司集聚貴陽,開展區塊鍊的創新創業,成為全國矚目的區塊鍊熱土。

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途遙遠。下一步,我們将堅持以應用場景為關鍵,加快促進技術與場景結合,更加注重協同創新,全力把區塊鍊發展的産業生态鍊做長、做強、做好,為區塊鍊企業、機構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環境,并以此為動力,促進越來越多的區塊鍊技術平台、應用平台以及技術産品率先從貴陽誕生。

“爽爽的貴陽,築夢的地方”。如果說三年前我們有幸趕上了一趟名叫大資料的“火箭”,這個“火箭”在讓我們感到快速的同時,也對安全産生了擔憂;那麼三年後我們同樣有幸能夠搭乘區塊鍊這趟“高鐵”,這個“高鐵”既快速又安全。我們衷心期待,與全國乃至全球的區塊鍊企業、機構以及業内人士攜手并進、合作共赢,以區塊鍊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