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與鈣行業的“邂逅”

一提到大資料,人們多數會把它和軟體企業、網際網路公司聯系在一起,但是其實在傳統行業中,也有不少已經與大資料“激情碰撞”。作為國内傳統鈣行業登陸新三闆的公司,博廣熱能(831507)就與大資料來了一場“邂逅”。

大資料是如何在博廣熱能與傳統的鈣行業融合的?大資料與鈣行業的融合怎麼實作盈利?作為傳統鈣行業的一員,博廣熱能的商業模式如何突圍?近日,博廣熱能董事長宋軍保接受了筆者專訪,分享了博廣熱能的大資料戰略、商業模式轉型等一些引人關注的熱點。

大資料戰略:

目标降本增效

作為傳統行業中少有的引入大資料戰略的公司,博廣熱能的大資料系統已經上線,很快吸引了多家行業内企業的入駐。

宋軍保表示,公司今年的大資料系統雖然處在逐漸推廣的階段,但是明顯已經對公司的産業生産與經營産生了效益,年内市場佔有率将成倍增長。博廣熱能的大資料平台未來要把單一生産方面的大資料推廣到生産、銷售、采購的全産業鍊,與鈣行業有關的資料都融入其中,目前公司也正在積極與各個行業協會進行合作,例如碳酸鈣協會、石灰協會等都将進行大資料的深度融合,在協會的資料支援下,公司的資料資源與客戶資源就能進一步豐富與完善,盡可能大地實作大資料資源的優勢。

宋軍保形象地舉例,氧化鈣一套裝置年産量20萬噸,銷售額7000-8000萬之間,把這些資料拿到大資料平台上對每個生産企業進行橫向與縱向的分析。橫向上,把平台上所有的氧化鈣企業之間的優劣勢進行資料對比分析,找到一種更加合理的生産工藝與模式,再把這些新的工藝與模式分享給平台上各家企業,這樣就實作了平台内的優勢互補。在縱向上,分析企業曆時性的資料,截取最佳的生産量細緻研究原因,加以普及降本增效。

據技術人員的專門核算發現,通過平台大資料分析,最保守計算也能在行業内有效降低5%的成本,也就是說大約能降低40萬左右的成本,據統計,全國目前約有1000-2000台智能化環保氧化鈣裝置,僅通過大資料平台就至少能為全國氧化鈣企業降低成本4億-8億,這就是大資料平台的價值之一。

商業模式:

商業聯盟是未來方向

據悉,目前鈣行業一個項目上馬投入資金量都十分巨大,有的甚至需要上億的資金規模,任何一家企業都難以承受如此龐大的持續性投入。

應對這樣的境況,宋軍保表示,“雖然現在行業中占比最大的還是epc模式,不過博廣熱能已經領先一步從epc轉向boo模式,而且公司還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商業聯盟”。

商業聯盟由博廣熱能作為建設方牽頭,組織業主、投資者、金融優先級資金以項目為基礎,共同成立商業聯盟,為業主提供資金、建設、營運、服務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博廣熱能作為項目建設方和營運方,不僅能節約投資資金還能兼得業績增長。原來采用boo的商業模式做項目,一相對投資建設規模小,市場拓展慢,而通過商業聯盟的方式,一年能做數個項目,因為在聯盟的配套資金中目前就已經有十幾億的資金,以這樣的資金規模一年完成幾個項目顯得十分輕松。

産品更新:

不斷創新防止觸頂

傳統材料行業,經常會發生某一種材料在初興起之時利潤很高,各大企業紛紛上馬項目,結果産能過剩,材料淘汰,企業大批虧損甚至倒閉的現象。不過,博廣熱能卻能夠在保持業績不觸頂,宋軍保認為,這得益于公司在一項業務類别盛極一時之時能夠保持清醒,仍然不斷更新業務品類,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

宋軍保說,“公司不可能固守一個業務,在這一項業務上一家獨大地永遠下去,因為行業内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需要不斷推陳出新,這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來源”。他認為博廣熱能今年的業績快速增長僅隻是開始,按照目前的形勢做預判,未來幾年的業績增長會進一步加快,公司也會不斷更新業務品類,諸如推出納米新材料,脫硫廢水等新産品,防止出現業績觸頂的可能。

在具體的産品更新上,宋保軍解釋,從2016年開始的五年内,公司的納米碳酸鈣國内市場佔有率力争達到10%以上。五年以後,公司産業重點延伸到鈣産業鍊的後端,開發與鈣有關的藥品和食品等産業。

節能環保:

颠覆原有觀念與模式

目前國内企業上馬一項節能環保項目,通常随之而來的就是企業成本的提高,負擔加重。而宋軍保表示,博廣熱能将颠覆原有的節能環保觀念與模式,即讓企業滿足節能環保要求,也不給企業“加擔子”。

他說,博廣熱能力圖打造的循環生産體系達到三廢零排放,沒有廢渣、廢水和廢氣,不僅實作廢物回收,而且将其資源化利用生産高值化産品。目前公司的脫硫廢水項目已經實作了轉變廢物處理方式,從原來的處理廢水每噸收取一定費用的boo模式,轉變為不僅不收取廢水處理費用,而且将處理後的廢水供業主循環使用使用。博廣熱能則從廢水中提取高附加值的物質,例如高品位的硫磺、硫酸铵、硫代硫酸铵等推向市場,在市場銷售中盈利,徹底實作變廢為寶。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